1、错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情感目标: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启迪 我们要把握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教学重点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体会生活的哲理。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周星驰大话西游电影中的一段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摆在眼前,可是我没有好好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
2、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跟那个女孩子说我爱她,如果非要把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电影中的孙大圣,因为错过了一段纯洁美好的爱情而后悔不已,当代作家刘心武对错过这一现象也有他独特的感受。二、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强调重要的生字词。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再读课文,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写作思路、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让学生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回忆学过的议论文的三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判断本文是否也采用这三步骤呢?明确:全文共15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问题,摆出事实:大
3、小错过真不少。第二部分(第36段),分析问题,论述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第三部分(第713段),解决问题,具体论述怎样正确对待错过。第四部分(第1415段),总结全文,强调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终点站。结论: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反复三、品读欣赏教师可从以下几句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
4、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2)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
5、,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作者的这段话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描写保尔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目碌碌羌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此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抓住人生的机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车站奋进。)四、拓展延伸1、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你有过“错过的经历吗?请用“从到”说一说。2、面对“错过”你是怎样
6、表现的呢?找寻课文中的话语来概括它或勉励自己。小组探究交流,集体研讨 。五、小结结语:错过,一切是过去,卢梭的忏悔录记录着一切错过,记录着他迷惘中的醒悟。错过,一切是过去,顾炎武的日知录记录着一切的过错,记录着他心灵的光彩。我们或许错过了流星划过时的许愿,或许错过了浪花打在礁石时的祝福,或许错过了聆听只说一遍的故事,但是一个人生只走一回,我们错过的一切是过去,这世上有无数流星。无数浪花,只要我们细细咀嚼错过,我们错过的不会是每一个。老师寄语:错过河流那就要收获高山错过森林那就要收获草原错过了书写人生的第一页那就要在下一页记下最美的篇章板书设计: 提出问题:大小错过之多 把握关键机会分析问题:产生错过原因含笑到达终点 解决问题:怎样对待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