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怒江的来历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行动的词句,能够对故事有所感悟。3了解民间故事的相关知识,培养对中国民间文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行动的词句,能够对故事有所感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唐古拉山麓,上游叫黑水河,藏族人民叫它“卡拉曲”。怒江在青藏高原上流淌,宛如一条绿地毯上的蓝飘带。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一左一右,紧紧护卫着怒江,于是,两山一江尤如三条巨蟒,由北向南,扶摇而下。这种景象是何等的壮观啊!但你知道这怒江是怎么来的吗?让我们看一看怒江的来历吧!二、预习检查1重点字词注音检查青稞(k) 氆氇(p)
2、 糟蹋(t) 酥油(s) 扯断(ch)2解词驯服:使驯从。氆氇: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兴妖作怪:比喻坏人进行捣乱,坏思想扩大影响。酥油:从牛奶或羊奶内提取出来的脂肪。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用勺搅动,冷却后凝结在上面的一层就是酥油。三、整体感知本文脉络结构:第一部分(1-5段),遭抢。扎西平措和玉琼梅朵是天生的一对情侣。不料恶魔看上了玉琼梅朵,用旋风把她卷走了。第二部分(6-8段),追救。扎西平措乘上飞龙驹追赶,营救恋人。恶魔阻挡。扎西平措越雪山。过草原,赶上恶魔,抓住了玉琼梅朵带着的半截氆氇。第三部分(9-12段),遭隔。恶魔抛下哈达,哈达变成了大江。扎西平措和玉琼梅朵隔江呼喊,不得团聚。有
3、情人变成了两座石山,永远隔江相望。那条大江就是怒江。四、合作探究1你能为大家讲述怒江的来历吗? 指导:(1)叙事要清楚,交待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可以脱离课文,自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书上的词句。(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2你还读过哪些感人的民间故事?讲给大家听吧!多媒体孟姜女3民间故事的特点有哪些呢?(1)故事性强,情节生动。(2)口语化,朴素明快。(3)想象奇特丰富。(4)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4应该如何去理解这些民间故事?为了搭救恋人,为了保护乡亲,为了创造光明世界,敢于同邪恶斗争,自觉创造光明,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民间故事讴歌的主题思想。人们对这些
4、英雄是崇敬的、怀念的。对海力布,人们把他变的石头放在山顶上,“好让子子孙孙都念这个牺牲自己保全大家的英雄”;对小仙女,虽然变成了石峰,在人们心中她还是一个祈祷光明的“优美善良的少女”,并且“被满族的祖先推崇为神峰”。人民群众在民间故事中表现自己崇高的理想,讴歌为人们做好事的英雄,创造真善美的幸福生活。五、本文写作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扎西平措是个牧马的能手,能驯服最烈性的骑马,他骑的飞龙驹在每年的赛马会上都得第一。他要是吹起笛子来,能使人们忘记疲劳。课文首先塑造了扎西平措英俊勇敢的形象。当自己心爱的姑娘被恶魔卷走时,扎西平措毫无惧色,勇敢地乘上飞龙驹追赶,营救恋人。面对恶魔的施法阻挡,扎西乎措毫不气馁,越雪山,过草地,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赶上了恶魔,抓住了玉琼梅朵带着的半截氆氇。但狠毒的恶魔,抛下了一条哈达,哈达像刀-样割断了氆氇,然后变成了一条大江,彻底阻断了扎西平措追赶的步伐。不甘心的扎西平措在江边站了七天七夜,才看见玉琼梅朵回到对岸,一对情人只能隔江呼喊,不得团聚,最终变成了两座石山,谱写了一曲爱情的悲歌,但他们反抗邪恶、忠于爱情的品质,令人难以忘怀。六、课堂小结怒江的来历是一曲爱情的悲歌,讲述了扎西平措勇敢地跟恶魔斗争,奋力追上恶魔,搭救恋人,但最终只能隔江相望的故事,歌颂了主人公反抗邪恶、忠于爱情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