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启东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86853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启东市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有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体会和学习作者释疑的巧妙构思。 3、体会文章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学习重点 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一切怪异现象。 学习难点 学习并运用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预习 作业 1、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戳(chuō)穿   玄奘(zàng)  蜃(shèn)楼   戈(gē)壁 酷(kù)热  蔚(wèi)蓝  万顷(qǐng)  倒映(yìng)  2、.解释词语。 (1)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2)可望而不可即:只能望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近。 (3)海市蜃楼: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比喻虚幻手事物。 (4)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 (5)鬼怪离奇:像鬼怪那样不寻常而出人意料。 (6)汪洋万顷: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万顷:形容面积大。形容水势浩大,无边无际。 (7)渴不可耐:口渴得不能忍受。而:受得住,禁得起。 3、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4、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描述沙漠里的一些奇怪可怕的现象。 第二部分(2—5):科学地解释沙漠里奇怪可怕现象。 教学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预习 交流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海市蜃楼”这个成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吗?“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在夏天,沙漠沿海一带,有时在空中能看到连绵的群山,缥缈的楼阁,如梦如幻,也有人真以为是仙境所在,古人也误认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海市蜃楼”。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寻找答案吧。 二、预习交流 师导入课文。 点名学生上黑板展示交流。 展示 探究 三、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你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课文主要描述了两种奇怪的现象。一是“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二是“呜沙”。 2、作者是如何对这些奇怪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明确】:(1)关于“魔鬼的海”,引用孟奇对士兵的解说,作者并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科学道理进一步说清楚了“海市蜃楼”这一奇怪的现象。 (2)关于“鸣沙”,作者“根据一些专家的意见”,指出由于沙粒移动摩擦而发声。 3、作者列举了一系列奇怪现象,而后加以解释。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四、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试从文中找几个句子分析这一特点。 (参考课后“探究练习二”) 2、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试从文中找找出几处来加以体会。 【明确】:(1)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运用了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声音之大。 (2)文章运用了设问、反问、引用等多种手法,富有趣味。 “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么?”反问,表明了对法显和玄奘所说情况的否定态度。 “沙漠里真有魔鬼吗?”设问,启发深思,引人入胜。 (3)“据一些专家的意见”表明消息的来源,这句话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等。 (4)不少词语绘声绘色,如“隆隆之声”,“碧蓝的清水”,“蔚蓝的湖”,“蔚蓝的天空”等,琅琅上口,富于美感。   3、本文在阐释道理的过程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分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1)举例子:如:“举晋僧法显、唐僧玄奘深入沙漠的经历;孟奇随拿破他军队出生的奇遇;宁夏地区鸣沙山的来历;“我”和几个同志到鸣沙山的亲身经体验等。”作用:这样写能使文章更令人信服,增强了说服力。 (2)打比方:如:“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作用:这样写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3)作比较:如:“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当然就十分困苦了。”这一句中包含了两个比较:一是当时一人独行与驼队上路的比较;二是旧时超前享装备与现在“汽车飞机来支援”的比较。作用这样写从一般事理的角度加以解说,实事求是,令人信服。 (4)引用说明:如: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作用:说明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这样写能更好地突出说明中心。 4、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把文中的科学知识说得清楚明白的? 【明确】:由浅入深地进行科学解释,先描述现象再给出科学解释,这就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方法: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这也符合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五、拓展 假如你是一个导游,领着你的旅游团正走在青岛夏天的海滩上,这时远处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的景象,你能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一神奇,壮观的幻景吗? 认真阅读课文, 概括现象,并谈谈自身感受。 根据课文介绍,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进行科学解释。 思考回答 小组讨论 交流展示 教师巡视 小组讨论 交流展示 教师巡视 学生展示、点评。 检测 反馈 当堂检测题: 《伴你学》 “当堂检测” 生独立完成 师评讲纠正 课堂评价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有关沙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要从本文发表至今,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如果想要真正了解沙漠,还需要我们课后用科学的眼光去探求。 课后 作业 《伴你学》 “拓展迁移” 教后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