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娲造人教案课型:多媒体课。一、教学目标:1、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运用;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渗透;3、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运用;对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渗透;难点: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三、教学方式:1、自主合作探究;2、拓展训练。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学习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是人类丰富想像力的结晶。在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人类起源的启示。并将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与课文阅读巧妙结合,引出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让学生
2、在讨论交流中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让学生体验生命诞生的欢欣与喜悦,珍爱生命,感受创造的快乐。放飞学生的思绪,培养学生想像力。六、教学准备:学生:收集“人类到底从何而来?”的解释;教师: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那么人是从何而来的呢?生: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师: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很容易就明白了这个简单问题,但是在古时候,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许多问题不能做出科学分析,只能通过想像来猜测,例如雷电的产生,人们就想像出雷公与电母,风有风婆婆,人类就由女娲创造,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则神话女娲造人。2、
3、比较阅读感受形象:(1)结合课后练习一,对比阅读女娲造人,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明确:女娲造人的原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人造出后欢欣喜悦的场面;女娲的心理活动及喜怒哀乐;作者的评述。(2)分析课文女娲造人的写作特点;明确:作者丰富的想像力,想像力在文章表达中的作用:使课文内容具体生动,情节衔接自然,人物形象鲜活。(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中描写女娲形象的句子,重点分析女娲形象。明确:女娲是神,从造人的方法和手段方面看,她是神;女娲是人,具有人的心理、情感,人的生活体验,再者,从女娲在人类诞生后喜悦的情绪中,又可见她具有母亲的特性。所以,女娲的形象既具有神威,又合人情事理,女娲是人和神的结合体
4、。3、探究表达思考生命:(1)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达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明确:在女娲形象中,作者寄托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学生体验生命诞生的欢欣与愉快,珍爱生命,感受创造的快乐。(2)讨论女娲分批造出的“人”有区别吗?观点一:两批人有区别,第一批人经过长时间的揉捏与磨练,集中了女娲的心血、智慧及辛劳,就像人类经历了实践的考验,具有更聪明的头脑、更坚强的意志、更璀璨的文化。观点二、两批人无区别,因为同样是人,人生来是平等的、无高低贵贱之分,关键是后天的学习与努力。(3)女娲创造了人类,却没有赋予每个人无限生命,让人类自己繁衍,讨论这对人类有什么好处?提示:有限的生命
5、,使人类更加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人类自己繁衍后代,就会组成家庭,人间才会充满爱。人类代代相传,文明成果不断积累丰富,社会才会进步。4、拓展训练想像与创造(作业):阅读材料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奔月宫。根据材料展开想像,将其扩展为一个生动的故事。提示: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既体现了远古人类强烈的探求欲望,又是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动力。所以,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的。知识的海洋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研究。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神话情节想像必须合乎现实生活情理的特点。、教师总结: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仍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那种创造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