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7684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女娲造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女娲造人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的一般常识,理解幻想、想象、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2、体会本文结构清晰,情节丰富生动,想象夸张奇特的特点。3、培养学生复述补充故事情节的能力,激发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4、学习伟大母亲女娲勤奋、智慧的品质和远古人类的创造力。教学重点:1、理解幻想、想象、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2、了解作者是怎样来揭示人类起源的。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结构清晰,情节丰富生动,想象夸张奇特的特点。教学方法:自学探究、练习课时安排:一课时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袁珂,四川新繁县人,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代神话选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等。2、补充注

2、释: 娲 (w) 榛 ( zhn ) 掘 (ju)掺( chn) 堪 ( kn ) 捏(ni) 崖 ( y ) 浑 (hn) 澄澈 :清澈透明。 绵延 :延续不断。 疲倦不堪:十分疲倦。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掺合:掺杂混合在一起。幽光 :指月光不明,暗暗的。 眉开眼笑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教学过程第一循环一、导入新课: 射日的后羿,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移山的愚公这些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无不留给我们鲜活的印象,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这样的女神女娲。板书课题女娲造人二、自读课文,解决字词自学质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一遍课文,并

3、把自己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约3分钟时间)合作释疑 请大家借助课下注释或你的学习资料解决你所圈画的字词。如有不能独立解决的,请本组同学帮助你。并做好展示的准备(约3分钟)展示评价1. 把书合上,请每组的5号同学到本组的黑板前听写字词,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约3 分钟)听写的字词有:娲 莽莽榛榛 掺合 绵延 眉开眼笑 澄澈 疲倦不堪 掘 神通广大 幽光2.一组组长评价二组的默写,二组组长评价三组的默写依次类推,按满分5分计算,把评价的结果计入本组课堂得分。每组6号同学把你的黙字交过来。(约2分钟)第二循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学指导(一):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做到:语句通顺,有

4、中心、有条理,内容完整。自学质疑 同学们,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的解决了本文的生字新词。停一会儿,我要找几位同学把本文的故事情节复述出来。下面,请大家大声的把课文读一遍,准备复述。(约2分钟)展示评价1. 两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可作适当评价。(约4分钟)女娲感到孤独灵机一动,决定造物女娲造物,取名为“人” 继续造人,感到愉悦 人分男女,绵延后代2.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后面的“研讨与练习”收录了这两则短文的译文,请大家仔细读过后,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可见作者的想象力。(约3分钟)教师明确: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人造出

5、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作者的评述。其中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以及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最见作者的想像力。第三循环品读课文,理解感悟出示自学指导(二)女娲是本文的核心人物,她既是神通广大的“神”,又是真真切切的人。试根据课文内容作具体分析。课文中到处洋溢着一种什么感情?速读课文画出表现这种心情的句子,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虚构的,我们该怎样理解这种写法?自学质疑根据本文内容及上述问题,请大家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准确作答。(约18分钟)合作释疑独立思考后如果实在有困难,就请虚心请教你本组的其他同学。大家合作交流后认为答案很完善

6、了,就把答案整理好记在课本上,准备展示。展示评价看来大家已经准备好了,下面就请每组的二号同学到各组的黑板前,一到三组展示第一题,四到六组展示第二题,七到九组展示第三题。请各位展示的同学回到座位上去。我们大家来共同评价一下每组的表现。老师归纳:女娲是神力广大、法术无穷的英雄,她创世救世,是大地之母、万物之母、人类之母,同时又是大地、万物、人类的主宰。她是人类抗拒自然灾难战胜险恶生存环境的象征,是创造重建自然的神圣。她伟大而神奇。她仿佛是我们身边亲切慈爱的母亲和长辈。她会向着水中自己的影子微笑,会假装生气,听到小泥人叫妈妈,她会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她虽然有造人的神通,可也和我们一般人一样,走着走着

7、,会感到疲倦;干了一天的活,就需要休息,疲惫不堪时,就想法提高劳动效率;尤为重要的是,她智慧而又慈爱地把人分为男女,又让男女结合婚配,叫他们自己结合创造后代。这样的造物主,这样的人类之母,给人们的感觉更多的是亲切亲近,更像我们时时遇到的慈爱祥和的女性长辈。洋溢着一种喜悦的情感。解题思路:标画出文中的以下描写:人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体会,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求统一。要点提示: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

8、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解释,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答这个疑问。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强烈的探求欲望。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知道了人类的起源,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究,所以,想象力、创造思维,仍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根据学生展示内容,教师指导学生作出公正的评价,评价分计入各小组课堂表现。第四循环: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赞颂了女娲这位伟大母亲的勤劳、智慧,表现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和极富想象力的解释,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2. 发挥想象力,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做出另一种合乎情理的想象,改写这个故事。(约五分钟)3.展示评价请把你改写的故事大声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