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2、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问题特征。3、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刻内涵。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2、品评含义丰富的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2、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人生,感悟读书的意义。教学重点:1、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刻内涵。2、品评重点语句,深刻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教学方法
2、:1、诵读法: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了解社会人生,感悟读书的意义。2、讨论探究法:侧重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3、教师点拨法: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4、拓展延伸法:(1)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人生,感悟读书的意义。(2)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一篇文章叫做华南虎,你们还记得它的作者是谁吗?对,就是牛汗。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篇随笔我的第一本书,去感受一下这本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去思考“人生命运”这个鲜活的话题。二、交流资料,教师做适当补充。牛汉,原名史成汉,
3、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代表作品华南虎、悼念一颗枫树半棵树。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可以选择在早读时间完成诵读)1、教师提出读时的要求:(1)、理解并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的音形义。(2)、要求学生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来复述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人物。师问:同学们,本文出现了哪几个主要人物?生答:父亲、“我”、乔元贞、二黄毛。2、继续通过老师的提问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1)那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最让你感到同情或惋惜的是谁呢?(引出乔元贞)明确:乔元贞。因为他的学习成绩最好,应该是最有出息的,可是“他一辈子跨者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
4、火柴等小东西”。3、那么这几个人和“第一本书”有什么关系呢?(引出文章的内容)明确:是父亲给我的“第一本书”,我把“第一本书”(半本书)送给了乔元贞,二黄毛是我的同学,与文中的“第一本书”关系不是很大。4、因为乔元贞粗心把书弄丢了,所以“我”才送给他书吗?(提示:学生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让学生回到课文中找寻答案)明确:“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5、师问:同学们,你们现在看书也是这样的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出本文中所展示的时代背景,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受在这种特殊时代中由书引发的父
5、子之间、同学之间的浓浓的真挚情意)四、合作研讨,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1、你是怎么理解文题“我的第一本书”的?你觉得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学生畅谈阅读体会,老师仅作适当提示)(1)“第一本书”是指那半本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2)“第一本书”为我开启知识的大门。(3)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4)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以及“我”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
6、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明确: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掏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
7、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明确: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
8、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而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五、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小组交流,并推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归结)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1)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他却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他的事例更深刻地点明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2)患难之中彰显友情的珍贵。(或者说“患难见真情”)(3)在大的时代洪流中,人的力量有时似乎显得非常渺小,总有很多的无助与无奈及人生的遗憾。(4)应该学会珍惜我们现在的大好时光和学习的机会,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的确,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七、作业布置:1、完成基础训练。2、熟读课文,复习旧知。八、板书设计:我的第一本书(牛汉)牛汉父爱友情童年的快乐知识之门独特感受人生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