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3408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的第一本书目次第一单元课题我的第一本书课型自读课时第1课时必选/选修必选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重点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2、认识和了解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内涵。2、引导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在复述中感受生活的困苦和无奈,感受人情的友善,领会文章的主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父子之情、同学之情,以及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培养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互助友爱的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抓住重点,有条理地复述故事。难点:认识上个世

2、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广大乡村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体会苦难生活之于人的意义。教学方法和手段1、自渎复述法2、小组合作探究法集体备课纪要课堂基本流程:1、漫画导入,概括课文2、品味探究,体察情感3、拓展延伸,思考人生4、 质疑交流,检点行囊5、质疑交流,检点行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计一:上周三的读书交流会上,大家都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在寒假读过的书并谈了自己读书的收获,那你们还记得自己接触的第一本书吗?(请几个学生简单介绍)同学们的第一本书内容丰富,蕴涵着无限的趣味,那么诗人牛汉的第一本书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他一起走进那段往事。(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但诗人牛汉却对自

3、己的第一本书永志难忘,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牛汉一起去了解他和他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吧!)设计一:上课前首先请大家看一组漫画吸引人的书(多媒体播放父与子)。请大家仔细观察画面,讲述漫画中发生的故事。(学生观察。)哪位同学能把漫画中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爸爸陪儿子去买一本书,儿子忍不住在路上看,爸爸也忍不住跟在后面看。回到家里儿子还在看,爸爸还想看,结果把烧开的水倒进了帽子里。放洗澡水的时候,儿子还在看,最后爸爸实在忍不住了,坐在浴盆里拿起书和儿子一起看。)这是漫画中“父与子之间”发生的故事,真可谓其乐融融,趣味盎然,让人忍俊不禁。 牛汉先生在谈到自己的第一本书时说:(多媒体出示)“这一本却

4、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他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那么牛汉先生为什么说他的故事酷似这组漫画却很难笑起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牛汉去了解他和他的第一本书的故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带着以下任务去读课文。1.圈注自己不会读或拿不准的字,圈注自己不理解的词,扫除字词障碍。2.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事。(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用笔在文中圈、点、勾,划。师巡视了解朗读情况,并适当进行指导。)2、初读交流:(1)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呢?(写到黑板上,南北区)(师生共同正音释词)

5、资料准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酷(k)似掺(chn)和(huo)脊(j)背枉(wng)读2解释下列词语。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温厚:温和宽厚。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2)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围绕“我的第一本书”写了哪些事。(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学生补充)师生共同归纳:边归纳边板书:我的第一本书牛汉父亲考书问书裁书送书“我”灯下补书读书乐趣爱书赠书携子读书转学带书父子亲情同学友情人狗趣情(3)对照提示,复述课文:哪位同学能对照黑板上的提示,给同学们复述这“第一本

6、书”的故事?(放暑假,父亲回家,父亲考我背书,得知“我”裁书送人,于是父亲为“我”灯下补书,“我”拿到书后分外珍爱并将另一本送给了好朋友元贞,后来父亲带“我”到崔家庄小学去读书,“我”带着父亲为“我”补全的那本书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其中还穿插了作者童年时代的读书乐趣。)三、品味探究,体察情感(一)品味探究探究:围绕”第一本书”,课文写了这么多事,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备 课 资 料】【父亲考“我”背书-3段】1.为什么对这件事印象深?(趣:作者说考了第2名,没看下文的时候,我还以为作者学习很好呢,其实他们班一共才3个人,并且其中一个连一只手几个手指头都说不出来。)2.很好,那你能不能

7、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给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3.赏析指导给你指招:品析语言可以抓住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来品析文章内容进而体察情感。那同学们觉得文中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值得品味呢?备课准备:父亲知道了“我”考了第2名以后,“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欣慰地”说明父亲为“我”的成绩而高兴。后来知道班里一共3个人,然后他就“板起了面孔”,这个“板”字能说明父亲怀疑“我”的成绩。“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他为什么要愁啊?父亲是崔家庄小学的老师,小学老师看着自己儿子读的是这么一团纸,你说心里会有什么

8、感想?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亲的愁苦?(父亲对“我”很担心,怕“我”不能很好地学习知识)。【父亲灯下补书-8段】(训练重点:心理体验)1.为什么这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父亲知道了我裁书的原委之后,他想用补书的办法来帮助他。体现出父亲的善良。)2.齐读8段。3.大家想想,这一夜的时间父亲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父亲可能觉得他的儿子助人为乐,他自己一定要把这两本书补好,因为儿子一直用半本书上学。他还是在奖励儿子这种助人为乐的品德。)(父亲害怕孩子拿半本书不能很全面地学习知识。)4.当“我”接到了父亲为“我”补全的两本完完整整的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又是怎样?(我觉得可能一半是感动,一半是心

9、酸。感动的是父亲理解了自己的行为,并且补好书;心酸的是书虽然补好了,但是元贞却不能读书了。)【父亲携子读书-10段】1.谈谈理由“父亲这次回家给我带回一个书包,还买了石板石笔,临到开学时,父亲跟我妈妈商量,觉得我们村里的书房不是个念书的地方。”他给我买书包,是说学习要准备好东西,还有因为村里老师的教学水平有限,父亲非常关心“我”,让“我”转学。引:这位同学谈得很好。父亲望子成龙,其实我们的父母对我们不也是一样吗?父亲有很多藏书,他自己本身就很爱看书,说明了父亲希望知识的环境能把“我”熏陶成一个爱读书的人。也说明了父亲对我的关心。引:人们常用父爱如山来形容父爱的深沉厚重,当我们读完这篇文章以后,

10、我们感受到的是父爱似书,每一张每一页都凝聚着父亲对“我”深深的关爱。(二)体察情感1、师:从“我”的两次送书中,我们看出了“我”和元贞之间有着深厚的友情;从父亲“灯下补书”“携子读书”等,我们又看到了父子之间的深厚亲情。记得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乎情。”正像同学们所说,一本薄薄的书融入的是厚厚的情,这里既有父子亲情,又有同学友情,还有人狗趣情。板书:父子亲情,同学友情,人狗趣情2、难怪作者会说这一本书让他一生难以忘怀。在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语句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这第一本书难以忘怀的情感,现在请大家来跳读课文,找出这些句子。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对这第一本书难以忘怀情感的语句。1段

11、第一句:“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他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11段第二句:“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他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14段第三个:“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3、你们能就其中一个句子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吗?第1句:文章开始为什么要写父与子的漫画?我们读完文章以后,印象特别深的是什么呢?是那书本身吗?不是吧!正像这名同学所说,是有一个这么好的父亲,是一个苦难的经历,是那样淳朴的友情,是那些可怜的孩子。所以,父与子的比喻,说明写的不是书,而是

12、以这本书作为一个线索,把诸多事串起来。第2句:我觉得赞美的是父亲理解孩子之间的友谊,还有苦难生活带给他的精神财富。后来二黄毛和元贞的结局让作者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要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第3句:这里的“枉”可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的,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

13、了过去,即忘本。作者巧妙地运用双关的修辞,“本”既指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因为这本书包含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情感,如果作者不将这第一本书的故事写出来,就算他有再渊博的知识也没有用。作者认为这本书是他以后写诗读书的根本,如果没有这本书,他也就不会走上读书写诗的这条路,也就是这本书将他领上了文学之路。四、拓展延伸,思考人生1、刚才同学们所领悟到的这些句子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是却蕴涵着作者对这第一本书永志不忘的情怀,他是作者终身受用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味的第一:第一次进校门,第一次受表扬,第一份满分的试卷第一盒蜡笔,第一封信,第

14、一本相册那么现在就请你开启记忆的天窗,回顾难忘的时光,谈谈你的第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多媒体显示。)回顾难忘的成长历程,谈谈你记忆中的的第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五、质疑交流,检点行囊1、在课文的研读中,我们了解了第一本书的丰富内涵;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得到生活的体验。学习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了解了第一本书的故事吗?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你在本堂课的收获。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困惑或你认为还有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吗?学习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困惑吗?请就你的困惑或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

15、起探。?文中说,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却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交代?引导学生理解: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却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本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

16、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六、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在诗人牛汉的带领下一起感受了这第一本书的魅力,书中承载了太多的故事,融入了太多的情感。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无字的书等待我们去欣赏、去体味。同学们,就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真情,用一颗爱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吧!知识改变命运故事感动你我爱心美丽生活【课后反思】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之美在于它是作家内心流淌出来的华丽抑或朴实的

17、文字,它能够折射出作家心中那个编织已久的情结。我的第一本书写出了作者对20世纪初中国乡村荒寒、苍凉苦难生活境况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受。牛汉小时候读到的第一本书尽管只是“一本简单的一组画”,曾经“简直是一团纸”,但沉淀在心底,随着岁月的牵扯却不断地厚重着。这份体察和感受对人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生活年代的久远,今天的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其中的甘苦和蕴涵的意义。为了让生活在阳光下的学生能认识、感悟这份生活。教学环节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漫画导入,概括课文:选择了与本课有关的学生熟知的形象,就是要吸引学生的兴趣。二、品味探究,体察情感苦难的生活是牛汉心中抹不去的记

18、忆,而牛汉崇敬和赞美的是来自人间的温暖和友情,还有那童年生活中的苦中求乐。这里是让学生体会苦难生活中总会有使人感动的亮色,激发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因此,在此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文本,在感受苦难的基础上感受故事中的温情。三、拓展延伸,思考人生认识生活,感悟生活的辛酸和甘甜,使学生体会生活的苦难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及生命乐趣,珍惜今天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四、质疑交流,检点行囊梳理总结收获,解决同学的疑问困惑,给善思的同学一个展现的平台。问题设计本节课在问题设计上力争突出问题的层次性: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围绕这本书写了哪些事情?(整体感知课文);哪些事能触动你的心灵,为什么?(探究课文);哪些语句能够表达作者对这本书的情感?(体察情感);谈谈你的第一次?(拓展延伸)。备课感言另外,本节课在备课时做到充分备课,而在课堂上却做到当用则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请君入瓮。在“品味探究,体察情感”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品味探究题:“围绕第一本书,课文写了这么多事,哪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在备课时,我准备了很多,但在课堂上,我只展示了学生提到的相关知识点。不足:1、整体感知环节费时过多2、品味探究,体察情感环节不深不透,课堂不紧凑。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