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第一本书【教学目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激活生活体验,感悟作者内心情感。、加强联想与想像能力的培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品味苦难对人生意义。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了不少的书。想一想,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不少同学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已经记不清了,那是因为我们的第一本书没有什么故事。但诗人牛汉对自己读的第一本书却永志难忘。今天,我们将走进牛汉的随笔我的第一本
2、书,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 二、检测预习情况: 1、认读以下字词。马鬃头(zng) 磨磨蹭蹭(cng)脊背(j) 掺和(chn) 枉(wng)读 幽默(yu m):有趣或可笑而意义深长. 凄惨(q cn):凄凉悲愤.奥秘(o m):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fn f):一次又一次;多次 重复.温厚(wn hu):温和宽厚. 2、交流有关牛汉的材料。牛汉,生于1923年10月,山西省人。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 1940年发表作品,主要写诗,近十年写作散文。已出版诗集十余本,散文集七本,诗话集两本。此外还参与主编中国现当代诗选数部,台湾编印了牛汉散文精选。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半个多
3、世纪,曾主编新文学史料二十年,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听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围绕书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看书逼书送书读书) 、课文中作者写到了哪些与书有密切关系的人物?这些人物与书又有怎样的关系?(父亲、乔元贞、我;父亲改订书我送书乔之贞)3、“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4、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
4、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四、精读课文、把握情感内容。 学生精课文,合作学习、自由讨论发言: 5、说说你从叙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哪些感情?(父子之情:父亲发现那本“凄惨的课本”只是叹气,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可见父亲是一个知书达理、温和、善良的人,是一个既理解、尊重孩子,又对孩子负责的好父亲。友情的珍贵:元贞的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惟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在困难时
5、伸出援助之手,使同学之间淳厚的友情显得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人与狗的乐:是我早已调教好的,只要主人下令,大狗便汪汪叫几声,来一个人狗合演“双簧戏”,给恶劣的生活处境带来一丝乐趣。) 6、文章说“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请问: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
6、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这也许是他们觉得上学有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7、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对这一本书的难忘之情?(“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幽默,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8、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这里
7、“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中国,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9、你认为作者在文中说的“人不能忘本”中,“本”是指什么?(“本”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课本,那一本国语教材,也指同学的友情、父亲的深情、童年的乐趣,人性中的善良、淳朴。) 1
8、0、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叙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没有课本的乔元贞考了第一名,说明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父亲以他教师的经验感觉得出,这样的孩子是能成器的,但是,当“我”拿回那半本让父亲装订完整的书时,他哭着对“我”说,他不能再上学了。这样,那半本书或者说父亲为他装订的那奉书,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了。而“我”后来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上学去,(再后来,“我”读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而乔元贞这样一个聪明好学
9、的孩子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去了,再加上当地的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课文补述乔元贞的命运这一情节引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生活与人生的命题,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现实说法。)五、拓展延伸。11、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一所大学,许多人正是在逆境中奋发,成就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你怎样看待人生中的苦难? (播放歌曲苦乐年华) (参考示例: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苦难是流动于地底的地火,苦难是在磨砺你的品格,屈服于苦难,那就在认命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不屈服于苦难,用坚强作锄,用乐观作铲,用深邃的思索作锹(qio),坚韧不拔地挖掘,
10、苦难的背后肯定会有惊喜和意外发现。例如:大禹治水迎风沐(m)雨,勾践卧薪尝胆终吞吴;孙膑受刖(ye)足之刑而成兵法,韩信受胯下之辱而成大器挥师百万;屈原饱受艰辛而成离骚;司马迁致残殚(dn)尽竭虑完成史记;曹雪芹户牖(yu)瓦灶而成红楼梦从古到今,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人生在世,酸甜苦辣都是营养,风雨雪霜皆为滋润,苦难成了奋进的动力,前进的基石,向上的台阶。) 六、教师小结:同学们,文中“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给了作者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作者从第一本书中不仅得到了知识,而且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上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第一课。的确,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 七、作业布置请你以“人生第一课”为题写一篇读后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