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测试章节(课题)名 称第一单元测试学时22总课时1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考查学生对第一单元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过程方法学生独立识记积累并完成测试卷,教师讲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敢做题,不怕做题学生特征分析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独立及时完成练习抽时间,考试教学难点保证质量,独立完成练习监督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复习目标1. 了解课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及课文的大致内容。2. 重点语句分析感知3. 相关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我的母亲一、文学常识胡适,原名胡洪馸,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学者二、课文整体回顾1. 我对母亲的感情:
2、怀念、敬爱、感激2. 母亲其人慈母、严父、恩师三、课文内容分析回顾1. 文章的过渡段是第四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 课文写了母亲三方面的事:对我的管教严而有方;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性子好,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有刚气3. “严父”和“慈母”是否矛盾?不矛盾。作为母亲,她首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料我,父亲死后,她不得不也担任起父亲的指责教育我。这更能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爱与关怀。三、我的第一本书一、 文学常识牛汉,原名史成汉,他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二、课文回顾1.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父亲是一个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
3、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的人。2. “人不能忘本”的“本”在文中指什么?“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课本,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主要指后者。3.父亲弄清课本的原委后,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气,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父亲是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深表同情4.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四、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作家,犹太人,被公认为
4、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成功的秘诀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出身名门贵族,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二、课文回顾先抑后扬、夸张、比喻1. 面部特征(15) (1)须发多毛(像摩西与天父)【最大特点】(2)脸部粗劣、失调、崎岖、平庸、粗鄙(像田野村夫)先抑后扬比喻(3)表情忧郁、消沉、愚钝、压抑 对比反衬、突出眼睛(4)长相平平、普通大众脸(像俄国普通大众【与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夸张(5)形象矮小敦实(像侏儒)【对比】三、课文分析感知1.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他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5、五、再塑生命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有14部作品。二、课文内容回顾1. “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本文,它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身上”;莎莉文老师上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莎莉文老师教我懂得什么是爱2. “我”是一个怎样的女孩?“我”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她虽然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心灵比常人敏感而丰富,她在心灵深处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3. 转变前:我整天处于黑暗寂静的世界之中,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转变后: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回忆本单元知识内容再度认识作者及其相关知识独立思考阅读分析思考分析文章思想及作者情感把握学生学习情况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加强学生记忆。进一步理解并认识课文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板书设计第一单元复习1识记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2生字词积累3进一步认识回顾课文内容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