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关爱自然 关爱人类第一节 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 第一课时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曾与自然和谐相处2、明确人类通过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3、认识到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们已出现生态危机教学重点: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材料】材料1: 一则法国儿童谜语说,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两天按两倍速度生长,如果不受限制,30天内会覆盖整个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命。人们直到百合花已经覆盖了半个池塘时,才意识到这个危险,这时,你还有几天时间回来挽救你的池塘呢?提问:这则谜语的答案是什么?这则谜语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则谜语引喻了人与自然之间是
2、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并回答。明确: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二、讲授新课 【师】回顾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人是始终受大自然哺育的。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和谐的关系。【生】(细读教材28页“荷马名言”)【师】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生】(小声读教材28页小体字)【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事例?【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师】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不断加强,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危机,也从根本上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默读教材29页小体字)【师
3、】你还知道世界上哪些严重的环境破坏事故或公害事件?【生】(相互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师】(根据以下材料进行补充) 环境公害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公害事件”?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前,由于人类干预自然界的能力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的、小规模的、不明显的。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活动的规模程度不断扩大,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和对自然环境干预的能力也越来越大,资源消耗和排放废弃物大量增加,加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和主观上不注意保护,致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从以下发生的世界著名公害事件中,可以
4、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发展略见一斑:这些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充分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极大的危害性。令人担忧的是,全世界环境污染范围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1、什么是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2、什么是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3、什么是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
5、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4、什么是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5、什么是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多人。6、什么是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
6、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7、什么是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8、什么是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9、什么是博帕尔毒气事件?发生于1984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
7、剧毒物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 10、什么是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发生于1986年前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31人,13万居民被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师】生态危机是怎样出现的呢?【生】(看书后进行回答)【师】读撒哈拉的变迁,看看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生】(看书后讨论并回答)三、课堂小结 在关心自己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们要不要关心我们的衣食之源地球?是谁在改变我们的地球?是谁在毁灭曾经的绿水青山?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 四、巩固练习
8、1、关注人类的命运就必须关注_的关系,就必须认真反思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反思我们对待_的态度。2、在人类之初,人与自然曾经保持着_的关系。3、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人类不断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B、地球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已丧C、人类不热爱大自然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第二单元 关爱自然 关爱人类共同的问题 共同的选择 第二课时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2、使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教学重点: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材料】:一个公共牧场,有若干牧民在放牧,每个牧民都有
9、两种选择:一是大家合作,有意识地控制各自牲畜的头数,使之与牧场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一是尽可能地增加自己拥有的牲畜头数,使自己的经济效益很快得到提高。 提问:(1)这两种选择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 (2)你主张做出何种选择?(学生讨论并回答。明确: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二、 讲授新课。【师】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和探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途径的方法,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发展模式。你知道可持续发展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吗?【生】阅读教材031“信息平台”。【师】那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生】看书后回答。明确: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
10、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师】你知道“网开三面”和“里革断罟”这两个典故的由来吗?【生】思考、讨论。【师】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古人都如此注重环境、资源的保护,为了子孙后代着想,那么我们呢?由这两个故事,我们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了。“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这几个词的含义是什么?你看到过现实生活中有与此类似的现象吗?针对这些现象你会提出什么建议?三、 课堂总结: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四、 巩固练习:1、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最终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发展。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的要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