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2. 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3.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难点: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导入。二、出示教学目标1. 学生齐读。2. 教师解读。三、预习检查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 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3. 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四、学习登幽州台歌1. 作者介绍: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诗的代表
2、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2. 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
3、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3. 诵读,注意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 注释。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悠悠:渺远的样子。怆然:悲伤凄凉。涕:古时指眼泪。5. 诗歌大意。前两句:(在幽州台上)我向历史长河的前端和后面望看去,也看不到像燕昭王那样的贤君。后两句: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独寂寞,悲从中来,怅然泪下。6. 古诗译文。放眼望去哪有以前贤人的踪影,回头看看也不见一个效仿古
4、贤的今人。想到那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7. 解读。这首诗,是古今一致公认的名篇。诗人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前不见古人”一句五个字,但却包括了燕昭王在内的许多古代贤王,他们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大约怎么也不会任用像武攸宜这样的无能之人;至于作者自己,如有像燕昭王这样的统治者,才能一定会得到施展,抱负终会实现。但这一切不过是感慨而已,因为前代的贤王已成过去,是见不着的。“后不见来者”,后代的贤君也将会有的,但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自己又怎么能见得着呢!前代的贤王见不着,后代的
5、贤君等不到,空有治国安民的理想,终一生不得实现,这该是多么令人忧郁的事情啊!8.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 9. 艺术手法。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
6、后的时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的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时的心理活动,最后一句才写外部表情。内心是表情的依赖,表情是内心的反映,两者恰当结合,勾画出一个胸怀大志而又不逢其时、独立悲叹的动人形象。全诗的语句长短不齐,音调富于变化,更有助于表达诗人起伏强烈的慨叹之情。五、学习望岳1. 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自唐以来,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主要代表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望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2. 诵读这首
7、诗。3. 试分析这首诗。(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
8、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4. 这首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这
9、首诗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要有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要有藐视一切的英雄气概。5. 你能找到有关登泰山的诗句吗?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晋谢道韫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晋陆机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 元贾鲁6. 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俗语有哪些?人心齐,泰山移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老泰山泰山北斗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七、学习登飞来峰1. 飞来峰资料。飞来峰又叫灵鹫峰,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高168米。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
10、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锋棱如峭。2. 作者及背景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过宰相。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唐宋八大家之一。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途经杭州时,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绝。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岁。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
11、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3. 听读课文,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4.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5. 注释。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缘:因为。 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6. 译一译。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7. 分析这首诗主要写了哪
12、些内容?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第二句紧承首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三、四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8.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的?诗人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思想,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试想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难道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9. 说说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描写景物充满生机)。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13、(抒发情怀踌躇满志)。10.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的主旨。本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诗人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塔下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自然风光的体会,可细一体味,我们不仅能从中体会到诗人的理想和抱负,更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八、学习游山西村1. 作者介绍。陆游 ,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是古代诗人中创作作品最多的,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2. 诵读,划分节奏
14、,注意读音。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 解字词。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垂柳繁茂,鲜花烂漫。4. 试翻译句子。(你)不要笑话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他们)在丰收之年用很多的鸡猪来招待客人。一座座青山,一条条小溪,远望好像前面已经没有路了。走到近前才知道在垂柳浓密、山花烂漫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山村。5. 农家如何待客?风俗如何?农家热情好客,淳厚质朴。6. 诗人游玩,经历了什么?心情如何?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
15、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7. 欣赏了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能不能用诗中的一句话来赞美一下山西村的景美呢?还能不能用一句诗来赞美山西村的人更美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8. 佳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九、学习已亥杂诗1.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他和林则徐等人共同开启了抨击时弊,抗御外侮,通经致用的
16、进步思想,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2. 写作背景。己亥杂诗是诗人辞官后的杂诗,作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已亥年,故称。这年诗人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取眷属。期间往返九十里,诗人共写了绝句315首。第二年诗人自己加以编排,并刻印成集,这里选的是第五首。这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官经历、诗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成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回忆录。3. 诵读。4. 赏析(1)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2)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富有哲理
17、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多少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5. 思考:此诗共四句,写了几种心境?挑出你喜欢的诗句,说说它好在哪里?6. 古代描写花的是具有哪些?(1)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林黛玉(2) 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十、达标检测十一、作业1. 背诵这五首诗,并默写。2. 再找一些这些作者的诗,并讲给其他同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