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 走向自立第一框 自己的事自己干知识目标:(1)懂得自立的含义(2)了解自立的表现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基础。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重点:(1)懂得自立的含义 (2)理解自立的必要性难点:理解自立的必要性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中海市宝山县曾对500名小学生进行过调查,低年级97%的学生不会整理书包;中年级57%的学生不会洗碗;高年级68%的学生不会做饭。 天津市也对15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52%的学生每天由家长代为整理学习生活用品,79%的学生
2、离开家长束手无策,只有3%的学生能做些家务。又据我国对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情况的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生每天参加家务劳动时间平均只有12分钟,远远比不上日本小学生的24分钟、英国小学生的36分钟、美国小学生的1小时12分钟!学生结合图片和文字材料回答:这样的事情在你身上或你周围的同学身上发生过吗?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现在的青少年身上存在着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出这是缺乏自立能力的表现。)自己的事自己干(板书)一、自立人生少年始(板书)学生活动(一)你能自立吗 ?学生活动(二):参考下面的表格,总结自己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自立的表现及自立能力对自己的影响。二、人生需自立(板书
3、)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如果你独自在家,你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吗?你上学、放学用父母接送吗?你做作业时是独立完成还是一碰到难题就请教别人或者干脆抄别人的作业?这些问题说起来都是一些日常小事,但它们却是一个人自立能力最基本的体现。如果这些小事都做不好,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了。举例(一):刚考进浙江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在妈妈陪同下到学校报到注册,又同妈妈为她挂上蚊帐,铺好床单,买好饭菜票。妈妈要走了,女儿拉着妈妈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做妈妈的千交代、万叮嘱,一百个不放心。 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傍晚,女学生到学校的浴室去洗澡,等全身淋湿后,才突然想起没带洗涤用品和替换的衣
4、服(平时都是由妈妈事先替她放置好的)。她既不知道怎么洗下去,又想不出擦干身子的办法,只好在浴室里嚎啕大哭。举例(二):1988年7月3日,在四川省仪陇县人大常委会宿舍楼里,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一年级学生彭晖从五楼阳台上纵身跳下,在撕心裂肺的触地声中,一轮刚刚爬上天际的“太阳”陨落了这位“勇士”为什么跳楼自杀呢?彭晖原是一个相当聪明的青年,他从小学到高三毕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学科考试后,他问科任教师的话总是:“这次谁考第二?”因为他知道自己绝对第一。就是这样一个高智商的“优异”学生,却是一个生活上的低能儿。他的父母为了腾出时间让他读书成材,从不让他做饭、洗衣、刷碗,甚至铺床叠被,以致十七八岁了
5、连做饭、洗刷的基本程序和程度都不懂。1987年,他以全县第一、全省第三的考绩迈进了北大校门,却因不会买饭、洗衣等,不会独立生活而不得不停学回家。第二年7月接到北大寄来的复学通知书后,他却因惧怕离开父母后独立生活艰难,而厌世地跳楼自杀了。小辩论:联系教材上的材料,以如下两种观点进行辩论。父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VS 父母不应当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总结出:我们不仅在生活学习方面学会自理,还要在很多方面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能够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立,总是在外界环境的逼迫下或他人的指使下行事,不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能发挥自己特有的能力去做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不能自己选择成长的道路,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策略,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那么作为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和能力也就荡然无存了。这样,作为人的自我的基本元素都没有了,自我也就没有了。所以缺乏自立性的人,把命运交给他人主宰的人,依附于他人和时尚的人,实际上正是在毁灭自我,扼杀自己。学生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