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参赛类别
教学设计课题: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1节
参赛教师情况
地 区: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
学 校: 南安市榕桥中学
姓 名: 施能章
职 称: 中学生物一级教师
教 龄: 15年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
八年级是学生学习分化的一个关键时期!繁重、枯燥、让学生感到困难地学习,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的根源!所以我认为教师们,有义务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有趣、易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堂中相关动物行为的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并最终学会从生活中学会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地学习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我的处理 :通过精选生活中简单、有趣、易懂动物行为事例,与学生共同讨论、比较、分析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
2、教学难点:
a、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有趣、易懂”!
b、活动:对研究涡虫行为的试验进行讨论
c、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我的处理:
a、精心制作flash动画,再科学探究过程,化抽象为直观!
b、精选生活中简单、有趣、易懂动物行为事例来教学!
c、科学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
四、学生分析:
教师们都知道:“八年级,是学生学习分化的一个关键时期” !繁重、枯燥、让学生感到困难地学习,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的根源!所以我认为教师们,有义务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有趣、易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地学习激情!
五、教学方法:
以“简单、有趣、易懂”的动物行为事例,与学生共同讨论、比较、分析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
六、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习”向“学会学习”转变,成为主动、热爱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的事例均来源于生活,给了学生“知识就在于生活之中”的观念引导;引导了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学会学习”的观念!
七、教学过程设计: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活动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可分解为:
(一)创设情景、引入
【课件演示】:播放视频:一些动物的行为(如小狗杂技表演等)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师:同学们看到的和描述的都是动物的一些行为。大自然有许多的动物,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动物的行为”。
【教师板书】: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问:刚才你们看了一些动物的行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呢?
生答:(略)
引导学生阅读书本
问:看了书以后,请你来说说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生答:动物体在内外环境的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动物的行为。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改变、散发气味等。
师:回答很好,如果你们家里养过小猫、小狗、小兔,一定知道它们不用教,就会吃东西、睡觉也就是先天性行为,但是小猫、小狗、小兔要经过多次训练才能到固定的地方大小便、做一些表演的动作。这是后天学习行为。这节课我们就要专门讨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教师板书】:第一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二)有趣的视频内容分析
我校地处农村,大多数学生家里都养过狗!本节就是从人与狗的情感是如何建立与形成的;这一学生亲身经历的生活事例来,切入知识主题!
【活动1】:请你来分析
问: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吮吸乳汁吗?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吗?
3、小狗一生下来就会表演杂技吗?
生讨论后回答:1会、2和3不会。
问:这三种行为一样吗?有哪两种行为是一样的?
生讨论后回答:(略)
问:前一种行为和后两种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讨论后回答:前一种生来就会、后两种不是生来就会的。
(三)及时归纳,夯实知识基础
在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结构!
【教师总结】:
前一种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也就是说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先天性行为(也叫本能行为)。
后两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我们把它称为后天学习行为。
【教师板书】:动物行为从获得方式看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 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四)趣味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巩固
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
1、【活动2】对涡虫避光行为的探究进行讨论
【课件演示】Flash动画:对涡虫避光行为探究的过程。
①你认为试验1中设计者对“涡虫为什么生活在小溪中的石块下方”
这一问题作出了怎样的假设?
②在试验1中,属于试验者控制的因素是什么?你能对可能出现的试验现象进行预测吗?
学生讨论,交流
答:①假设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合理即可)
②实验1中控制因素是光照,A端有光,B端无光。步骤3中A端与B端都
有光,涡虫的停留是随机的,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步骤4中A端有光,B端无光,如果涡虫喜欢黑暗的环境,则涡虫在B端停留的时间应该长一些。
2、【活动3】对研究涡虫行为的试验2进行讨论
【课件演示】Flash动画:对涡虫后天学习行为探究的过程
①试验2中的步骤(1)与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②试验中观察到的涡虫行为对涡虫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①步骤(1)中涡虫在强光下伸展身体,这是涡虫的本能行为。步骤(4)中涡虫在强光下收缩身体,这是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多次给涡虫以“光照—电击”连续刺激,涡虫对“光照”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
②实验1中涡虫趋向黑暗的行为反应是一种先天性行为。这种本能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实验2中涡虫在强光下收缩身体的反应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使其能够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五)列表归纳,帮助理顺知识要点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比较
师: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的讨论,我们进一步知道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这两种行为的区别。
【活动4】:请你区别(出示表1)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 成
获得途径
适应特征
进化趋势
学生讨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教师总结】: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 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
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
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变化的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六)趣味事例,检测学习:
通过一些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事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与强化!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鸟类的孵卵 B、母兔的哺乳 C、蝉的鸣叫 D、鲸鱼的消化食物
2、下列实例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家蚕吐丝带 B、燕子迁徙 C、猫捉老鼠 D、蜘蛛结网
3、失去雏鸡的母鸡关照无母小猫的现象属于( )
A、节律行为了 B、先天性行为 C、繁殖行为 D、后天性行为
4、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5、分析下列图片和资料。
(1)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2)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6、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七)课堂总结:
1.根据行为的产生,把动物的行为分成两大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所有的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让动物能够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4.后天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后天学习行为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5.高等动物也有先天性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所占的比例越大。
(八)布置作业,能力拓展:
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有趣事例,并利用这些资料,以“趣味缤纷的动物世界”为主题,设计一个小报!(要求:4个同学自由组合,协作完成)
八、教学过程流程图:
开 始
提出问题
引 入
CAI视频导入
CAI练习
结 束
小 结
归 纳
CAI图
释 疑
活 动1
Flash动画
活 动3
活动4
表 1
CAI图
Flash动画
活 动2
九、板书设计: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第一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动物行为从获得方式看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①、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有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②、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从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2、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比较: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 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
获得途径
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
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
学习而逐渐形成的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变化的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
十、课后反思:
1、关注学生心理情感变化!通过贯彻“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理念,有效地防止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激情!
2、在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我选取了“人与狗的情感是如何建立与形成”这一学生亲身经历的教学资源,来取代教材中的两个学生并不熟悉的教学资源,这体现了我在教学中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这也是我这一节课创新的亮点所在!
3、由于“人与狗的情感是如何建立与形成”这个教学资源,是我校大多数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所以能充分实现了我在教学中所要追求的------“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这一教学理念!
4、课堂中所设计的一串问题串,巧妙的扣紧了学生的生活经历,能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知识就在于生活之中” !从而有效的引导了,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学会学习”的观念!
5、精心制作flash动画,让教材中的两个涡虫行为的探究活动,更直观、更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地参与热情!
6、组织学生制作以“有趣的动物的行为”为主题的手抄报的活动,延伸了课堂教育,使得教与学都有了个过程的升华!同时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了更广泛的锤炼!
7、关注学生学习方式:学习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合作能力,学生参与热点问题的交流讨论、发言评价,给足了学生表演的舞台和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