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十七课 第二框 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
课 题
课 时
本学期第 课时
日 期
本单元 第课时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感知目标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知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时 实施依法治国昂略的基本呢要求,理解其意,指导监督和制约机制的 几种基本形式,劣迹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时法律有效实施及司法公正的 保障。
能力目标
提高分辨能力,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方法,逐步增强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认识法律监督的作用,自觉树立监督观念。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难点:加强法制建设和健全法律监督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时间
启
动
课
堂
复习旧知
1、 依法治国的含义?
2、 实施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5
课堂导入
近年来,山东省检察机关始终保持着惩治腐败的强势尽头,共立案查处犯罪嫌疑人14872人,提起诉讼13568人,法院判决11939人。针对群众反映的上学贵、看病贵和制假售假、商品房价格虚高、违法占用土地等问题,全省检察机关集中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等专项工作,依法查处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犯罪案件258件,查处发生在土地审批、房地开发等过程中的犯罪案件274件。依法查处农村基层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1934件,追回赃款7134万元。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不受侵害,党和国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5
学习导航
自主学习
一、 课件展示学习提纲:
1、 记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理解记忆青少年怎样为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做贡献?
3、记熟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理解记忆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对照提纲自学课本,并找出问题答案。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 学 过 程
复 备
时间
学
习
导
航
师生合作学习
二、 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
1、 课件出示四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结论,加深对基本要求的理解。
2、引导学生谈自己怎样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贡献。
3、结合课本全国人大执法检查及躲猫猫事件讲解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
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司法监督等。法律监督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4、 结合课件陈晓兰等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公民怎样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学生明确: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公民可以通过提出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等形式来行使这项权利。
三:学生原理记忆
1、 依法治国的含义?
2、 实施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教师检查提问学生对知识原理的识记情况。
10
12
5
巩固练习
完成《学习与检测》相关题目。
7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都离不开法律,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有所收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
1
作业预设
整理笔记:1、实施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22 2、依法治国的含义
预习: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
教
后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