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特殊保护所授科目政治课题名称特殊保护什么是法律授课教师李木香授课对象初一12班课的类型讲授新课授课时间2015.4.17学情分析法律对于七年级学生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他们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知道一些案例,接触过一些法律名词,但是七年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深刻,法律意识还较为淡薄,他们对此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所以采用多种活动方式,紧密联系七年级学生实际,进行引导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要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这就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法律,了解法律的特征,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法律是一种特
2、殊的行为规范以及法律的三个显著特征;明白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参与相关活动,培养和提高观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导入,感受生活离不开法律;通过案例阅读,提高判断、分析的能力和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了解,培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意识。教学重难点法律的三个特征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教学环节活动内容设计意图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展示一张交通混乱的图片,从中引出问题:请你想像一下,如果人们都不遵守红绿灯,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幻灯片展示)学生说明教师总结:无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中的
3、规矩,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规则。让学生尝试分析问题,为新课埋下伏笔,更了解行为规范对于人们的重要性讲授新课(35分钟)第一节 内容:什么是法律环节一:观察与思考 生活当中还受到哪些规范约束? 学生举例并分类 教师归纳:在公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等道德 班规、校纪、公司的规章制度纪律 遵守红绿灯、不斗殴、不吸毒法律 思考:道德、纪律是如何形成的?对谁有效?没有遵守会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知道了道德、纪律是如和形成,发挥手段、适用范围,那大家知道法律是如何形成、靠什么发挥作用、约束谁的吗?学生交流和讨论教师总结:法律的第一个特征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4、(提示说明国家制定、国家认可的含义)环节二:阅读与分析 案例1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思考:从材料中你发现我国的立法机关是谁了吗?学生发言提示:我国的立法机关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案例22010年10月16日,河北大学学生李某在校区内驾车撞倒两名女学生造成一死一伤。2011年1月30日,河北省望都县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一审宣判,认定李某醉酒驾驶,致1人死亡1人受伤,肇事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法庭鉴于李某家属积极赔偿死者46万,伤者9.1万元,并取得对方谅解,酌情处罚,判处犯罪嫌疑人李某有期徒刑6年。请
5、你设想一下,假如李某没有受到法院判刑,仍然逍遥法外,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制定出来的法律还有威力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得出结论。通过一个案例将法律的三个特征串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法律的第二个特征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提示:强制力包括法院、警察、监狱、军队等) 选一选:下列选项中,体现“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这一主要特征的是( ) A中学生李某因旷课受到学校警告处分 B王某因见义勇为受到单位的表彰 C赵某因故意杀人而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 D张某因不孝敬父母而受到当地群众的谴责 思考:法律用来用约束谁
6、呢?(适用范围) 议一议:关于这一个问题,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 甲: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它只约束敌对分子。” 乙:“我年纪还小,不懂法律,可以不遵守。” 他们的看法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判断说明 教师总结:法律的第三个特征法律对于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案例3 2010年10月16日,河北大学学生李某在校区内驾车撞倒两名女学生造成一死一伤。李某被人拦截后,不但没有停车,还口出狂言:“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XX局长。” 网友留言:凭借“我爸是XX局长”就可以越过法律吗?兄弟,你真的错了! 你赞同吗?学生分析教师总结:所有公民,不论职位高低、年龄大小,都要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法律,无一例外。巩固新课(5分钟)课堂小结:现在我们明白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处处有法律,我们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结束新课(2分钟)教师布置作业:完成顶尖课课练选择题;预习未成年人为什么受法律特殊保护?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板书设计正板书一、 人们的行为规范二、 什么是法律副板书 道德 逐渐形成 纪律 团体制定 法律 国家制定或认可提纲式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