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八课《短文两篇 蝉》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9495 上传时间:2025-0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八课《短文两篇 蝉》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八课《短文两篇 蝉》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2) 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理解文章主题。 (3) 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再进行解析课文。让学生既从情感上受到熏陶,又能学到行文布局的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蝉》的学习明白:不论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的活。 1、 重点: 1、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寓意。 2、借鉴文章的“先扬后抑”的方法。 难点: 1、透过文章故事,理解文章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2、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文章的布局。 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 教学过程: 导课:(实用、新颖、简洁) 在上课之前,我要先让同学们猜一种生物:这个生物只能生活在夏天,并且它还必须要经历一次蜕变,才能最终在树上唱出那最响亮的歌声。明确:学生举手回答:《蝉》 讲授: 一、出示教学目标或问题(自助20分钟左右) 1、听录音,注意朗读时的语气以及生字词。 2、教师板书易读错的生字词。 明确:听完录音之后,让学生到黑板上注音。 3、学生朗读课文:(1)单个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 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问题一:作者对蝉的态度是怎么样的?其中有没有变化?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问题二: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 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 明确:问题一 烦 朋友的话 宽恕(理解 敬佩) 转折点 第一段:知知不休 (抑1) 第三段和第五段:朋友的话(扬1和扬2) 第二段:写病蝉 (抑2) 第七段:直接写对蝉的宽恕 对蝉 外貌:透明的翅收敛着 的 动作:身躯微微颤动 抒写对蝉的赞美之情 厌恶 语言:没有声响 最终目的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明确:问题二 千年的等待,换取的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就像烟花只为一时的璀璨,流星也只为一时的辉煌!但是,烟花的美丽,我们欣赏到了,流星的飞逝,带走了我们的梦想!所以,它们是幸福的!而蝉,同样也是在唱响自己的夏天,也在为自己幸福的生活着,那么,作为人的我们该怎么办呢?要好好的活,要有意义的活, 问题三:那是蝉的生命意义?“那”具体指代什么呢? 明确:不论生命长短,都必须好好活着。 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 在《蝉》的世界中,作者看到了不一样的精彩,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就让我们在这小小的世界之中活出我的精彩吧!听歌曲《我要我的精彩》。 作业 : 同步练习册的第一题和第三大题。 板书设计:烦 朋友的话 宽恕(理解 敬佩) 转折点 语 语 句 句 第一段:知知不休 (抑1) 第三段和第五段:朋友的话(扬1和扬2 第二段:写病蝉 (抑2) 第七段:直接写对蝉的宽恕 对蝉 外貌:透明的翅收敛着 的 动作:身躯微微颤动 抒写对蝉的赞美之情 厌恶 语言:没有声响 最终目的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教后札记: 课题 贝壳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备课补充材料 教学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对比欣赏这两篇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 例如: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一篇虚幻的神话  任它/绿草如茵   花开似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参考:生命就要像小草一样,即使卑微;也要坚韧不拔; 生命就要像火焰一样;即使熄灭,也要绽放光芒; 生命就要像白杨一样,即使普通,也要参天耸立。 重 点: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难 点: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独特的感悟。 教学方法:六助教学法(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读助) 教学过程: 导课:(实用、新颖、简洁)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讲授: 一、出示教学目标或问题(自助20分钟左右) (一)走近作者 席慕蓉,蒙古族,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二)品读《贝壳》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4、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 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 小组讨论。 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 师生共同明确: 1、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2、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3、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4、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 (一)试比较两篇散文的异同 相同点: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点: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二)课堂小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我们会高声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作业: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写两句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 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 板书设计: 教后札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