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课 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2、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3、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领会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激情导语同学们,我们这个地方现在处于什么季节?(生:冬季)提到冬天,你有什么感觉?会想到什么?(预设:感觉:冷。会想:茫茫的白雪、呼啸的北风、枯黄的落叶、天寒地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咏雪名句。同学们起了冻疮的小手。)那么,你知道我国的济南在冬天有怎样的胜景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感受一下济南的冬景吧!
2、2、 板书课题,了解作者。一起来认识下作者,然后PPT出示,学生读。二、 配乐朗读,整体感知1、 教师配月光,用舒缓、柔和、亲切的语气诵读全文。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自己感到陌生的字,并把它圈划出来说说你圈划的字词,PPT出示着落 一髻儿 水藻 贮蓄 澄清 看护 镶 伦敦 济南 2、 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济南的冬天给你怎样的感受?(预设: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响晴、温晴、晴朗、不结冰、宝地、慈善)3、 作者写了哪些具体的景物来描绘济南的冬景的呢?交流、明确:山、水、雪三、 重点研读,雪后小山1、文章中写了:阳光下的小山、雪后小山、城外远山、空灵蓝水晶般的水。你最喜欢哪段描写呢?找出
3、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大声朗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2、由此过渡到重点研读“雪后小山图”老师个人也觉得雪后小山写的非常美,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赏读这段文字。 学生配乐朗读,集体评议。注意朗读的要求:语速较慢、语调柔和,读出喜欢之情。举例:“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树尖上的白雪比作日本护士头上戴的工作帽,生动贴切的表现了小雪后矮松的秀美形态。 一个“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学生试着写一写,说一说本段中其他的句子。教师提示:抓住修辞手法来赏析。预设:“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
4、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白色的山尖连接着蓝天,就像是一道银边围在蓝天边缘的景观。“山尖”本是一个点,但是因为周围是一圈小山,一圈小山的山尖连起来就成了“一道”。“一道”照应了上文的“一圈”。“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描绘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给读者以动人的动态的生活实感。“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山腰着重写了光和色。“忽然害了羞”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 颜色:青黑、蓝、银、白、暗黄、微黄、粉色这么多的色彩融合在一起,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下吗?生: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五颜六色师:你们在什么季节有过这种感受?(生:春)济南的雪非但没有抹煞暖冬的光彩,反而让我们犹如走进了春天,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春回大地喜悦心情再来齐读这段文字。四、拓展提高请你写一处校园的冬季的景色,可以写几句话,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五、再次朗读,加深体会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济南的的冬天,观赏了小雪覆盖后的山中美景,感受到了它的娇柔秀气。走进了空灵如蓝水晶般的水。我想,这些美景一定深深的印在了同学们的脑海。老师真想用华丽的语言去狠狠的赞美一番,可是文章本身不就是对济南的冬天最好的赞美吗?让我们再次追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感受冬天的济南。播放音频济南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