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雪教学目标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了解古代机智少 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重点 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难点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五篇课文,本单元以“人间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咏雪,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谢安、谢朗、谢道韫这三个人物。“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才”
2、等典故。板书设计 咏 雪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导学过程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二、了解文学常识,疏通字词1、介绍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2、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
3、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3、朗读课文三、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咏雪句意、文意1、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致,差不多 )(相比 ) 2、未若柳絮因风起(乘着,趁着 ) 3、讲论文义(讲解 )(讨论 )4、俄而雪骤( 不久,一会儿 )(急速,大 ) 5、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儿当“子侄辈”讲)四、探究拓展1、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明确: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
4、能引出“咏雪”的事件。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明确: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3、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
5、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五、积累咏雪名句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韵”“闲六、教师小结: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凝炼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指生展示积累文学常识1分钟速记检查,开展竞赛要求:首先要读准字音,不要错读。二是要分清句读,不要破读。再次是要读出语气,不要唱读。课件展示自主翻译开火车式解释重点词语展示翻译课文小组合作寻讨论组内互助解决疑难推荐代表展示师小结明确答案明确:用“撒盐空
6、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指名说一说积累咏雪名句教学札记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背诵课文;让学生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所探究的点,进而形成开放式的话题。有时间就延伸拓展,里面有不少短小又精彩的故事,期望学生愿意亲近古典文学作品世说新语“名士底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