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江山市峡口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71420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江山市峡口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省江山市峡口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参考教案之一     教学目的   一、教育学生懂得温故知新、学而不厌等道理。   二、初步学习“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顺接和转接。   三、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特点和重点是:理解每一则的大体意思和内中蕴涵的道理;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意思;弄清课文中哪些是讲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讲学习方法的。   二、本文的教学难点是掌握“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顺接和转接。   三、当堂完成课文背诵。   四、学生初读文言文,注意避免在虚词上纠缠,以免枯燥乏味,丧失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五、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人:   同学们已经懂得了不少有关学习的道理。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有不少言论是谈学习的。今天,我们读了《论语》十则,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板书课题)《论语》,读作l*n y(,“十则”,十条。   二、布置自读课文。   要求:   1.查字典,弄清下列各字的正确读音:愠、罔、殆、谓、哉、焉。   2.思考:《论语》是怎样的一部书?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3.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   温故而知新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择其善者而从之   三、学生自读课文,回答上述问题。   明确:   1.愠y)n 罔w3ng 殆d4i 谓w8I 哉z1i 焉y1n   2.据“阅读提示”和课文注释回答。(略)   3.“故”,旧知识。“愠”,怨恨。“厌”,满足。“倦”,疲倦。“善”,优点,好的方面。   四、讨论重点内容。   1.课文里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明确:谈学习态度的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   谈学习方法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等。   2.在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么看的?   明确:在新知与旧知的关系上,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也只有“温故”“知新”的人才能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新知”,是那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学,指礼、乐、射、御四门课;习,指实习。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实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通过自己的头脑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惫。   在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仅问知识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即使是知识才能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们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向他们求教,不以为羞耻。   3.“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   提示:表顺接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转接的有: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思而不学、学而不厌。   五、学生先背诵课文,然后完成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不亦乐乎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默而识之 思而不学则殆   2.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敏而好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3.根据“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归类。   (1)敏而好学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人不知而不愠   (4)温故而知新   (5)学而不思则罔   表顺接的有:   表转接的有:   4.用现代汉语准确的表述下列语句的意思。   (1)不耻下问 (2)默而识之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何有于我哉   5.简答题   在从师这个问题上,孔子的意见怎样?      参考答案   1.y@ yu8 y)n w3ng zh@ d4i   2.敏(资质),聪慧灵敏;厌,满足;诲,教诲,教导;习,实习;愠,怨恨,恼恨。   3.表顺接(1)(2)(4)表转接(3)(5)   4.(1)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2)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3)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4)哪一样我能有呢!   5.孔子认为,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这样的人却不必是十全十美的人。他的优点,吸取过来;他的缺点,如果自己身上有,就加以克服。实际上,在孔子看来,任何有可取之处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自己都应当向他们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背诵前六则或前四则,讲大意,说体会。   二、研习新课   1.学生自习后四则。   2.查字典、词典,弄清下列词儿的读音:诲、逝、好、夫。   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上四个词儿的读音和意义。   诲hu@ 教导 教诲   逝sh@ 流过 过去   好h4o 爱好   夫f& 吧,语气助词。   三、自读,翻译   孔子说:“仲由,教诲你知道它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啊。”   孔子说:“知道这个的不及爱好这个的,爱好这个的不及以这个为快乐的。”   孔子在河流上说:“流过去的东西也许像这个水吧,日夜不停止。”   孔子说:“我曾经一天到晚不吃饭,通宵不睡觉,因为在思考。但没有效果,不如学习呀。”   四、讨论重点内容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什么是真知?   明确:强不知以为知,不是严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讳疾忌医,也是自我欺骗,很多人因此造成损失,乃至形成恶果。我们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这是为什么?你有这种体会么?   明确:这是学习心理的三个阶段:“知之”只是一般的“知”,并未养成强烈的欲望,未必能坚持学习,取得效果;“好之”便大有主动性,便有了感情和兴趣,便不以为苦;“乐之”则以此为乐,刻意追求,亦即由爱好成为志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非达到最终目的不可,这才是学习生活上非智力因素的最高境界。   (同学们可以谈谈自己在学习上处于哪种境界,如何努力;也可以谈谈别人。厌学是学习的大敌。)   3.看到流水就发出感叹,为什么?   明确:一方面,宇宙万物是时时刻刻毫无休止地运动发展,在催人奋发;另一方面,流水一去不复返犹如人的年岁,应当及时努力,创造业绩。(这种警句格言应当念念不忘。)   4.为什么“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明确:实践才能出真知。书本知识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但是,单单学习书本知识还远远不够。这里说的学习,既指社会实践,也指书本知识,当然,对待书本知识也要具体分析,不能照单全收。   五、练习   1.学生背诵课文并抄写。   2.积累以下词语:   诲 逝 昼 寝 是 为 夫 尝   3.就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写一篇短文(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