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2能力:提高与其他民族同学交往的能力。3知识: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全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我们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难点: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教具准备】 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师:听完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爱我中华,你内
2、心有哪些感受呢?请同学为大家分享一下。生:我为中华大家庭骄傲,为五十六个民族团结高兴。师:说的非常好,正如歌中所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那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关系到底如何?怎样能更好地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让我们带着对问题的思索进入今天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究中,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新的收获。(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师:首先让我们看一篇来自生活的报告民族团结之花开遍高原,思考: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视频中是怎样体现的?(从哪些话、哪些事)2、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扶持西藏?生: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通过冲赛康市场商户间和岗组老人的
3、行动及西藏人民的捐款体现的。生:国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扶持西藏。师:党和国家在民族地区的种种措施实现了各民族的繁荣也恰恰体现了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同学们解读、归纳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再请阅读教材P33-35小字事例及结合时政,谈谈体现新型民族关系的事例。生:民族团结宝鼎体现了民族间的团结;人大代表的构成体现了民族的平等、团结;百路村体现了民族的团结、互助,和谐。生:威海人民给汶川捐款,援建北川,威海一中的新疆班和我们学校老师的支教都体现了新型民族关系。师:威海人民也在为新型民族关系添砖加瓦。面对人们捐款时的一片片爱心,看着不断竣工的援建项目,我们不禁赞叹社会主义制
4、度的优越性,那怎样让各民族人民共同走上共富之路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民族分布图,图中表达出哪些信息?生: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少数民族分布在中西部和边疆地区,东西部的经济和资源也存在着差异。师:请大家带着对这份图的认识,阅读P34,我们来分组活动:东西对话我做发言人。列举西部地区的优势及劣势;列举东部地区的优势及劣势,注意屏幕提示的表达格式。生回答师:很正确,只有互助才能实现共同繁荣,那我们来比一下:列举东西部地区互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哪些?生: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师:国家总投资262亿元青藏铁路通车时,西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请大家伴着天路小组讨论青藏铁路给
5、西藏人民带来了什么?(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谈)生讨论、交流师总结:神奇的天路使西藏人民通过经济上交流、文化往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富、繁荣,走向全面小康,实现科学发展,这是一条经济之路;政治上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这是一条政治之路。这也正是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真实体现。各国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是建国61年来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的重要原因。师:对于民族团结,毛泽东主席早就有过论述,大家齐读一下。生: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师: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发展民族关系,确保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我国制
6、定了一项优越的政治制度,大家知道是什么制度?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师:课前大家进行了资料搜集,请二位同学为大家展示一下。生展示资料师:请同学阅读P36-37,四人小组讨论思考: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地位、含义、优越性。生交流:原因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地位是基本民族政策、基本政治制度;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设立自治机关内部事务;优越性为P37第一段。师: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或不懂的地方?生: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自治权是否一样?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从何而来?师:同学们很有思想。关于原因我补充一点:政治基础: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民族自治权最初同学
7、展示了,与特别行政区的比较,我们先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提炼出民族自治的特点,(提示分为前提、条件、做法),小组讨论完成。生:前提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条件是必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做法是通过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师:当有人说:民族自治区同香港、澳门是一样的,并拥有相同的自治权。大家可以从设立地区、社会制度、自治程度方面完成回答。师: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则肯定要从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具体分析,从含义、特点中推导出,请同学小组讨论完成。生:因为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也就维护了国家统一;因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和通过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所以使少数民族人家真正当家作主,也从而维护了国家安全,也更促
8、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师:学到这,请大家帮一帮小明同学:小明和父亲暑假去西藏旅游。(1)藏族叔叔给父子俩敬献酥油茶 。他们(2)晚上,小明在网上看到民族分裂分子热比亚说:“少数民族人民都沦为汉族人的奴隶,遭受严重剥削、屈辱和歧视”。小明想用理论和事实来驳斥她。生回答师:对于民族团结,我们应该知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知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多说、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和事,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三)小结明理师:学习了本节课,请同学们来谈一谈收获。生回答师总结:我们遵循了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了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而形成了平等、团结、
9、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保证了少数民族人们真正当家作主,可见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所以我们称它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业设计】选做: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近几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材料三陈广元大阿訇表示:“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穆斯林是崇尚和谐、追求团结的人们。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组织者、参与者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更不是穆斯林所为,他们是挑起事端、制造混乱、搞分裂破坏国家的发展,他们的所为与民族、宗教问题无关。” 1、这则材料说明维护民族团结有什么重要性?2、针对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实行这一政策有什么重要意义?3、结合我国的民族特点,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必做:伴你学31-33页【板书设计】1、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4、 我们怎样做【教学反思】:1、采用情境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好奇心和求知欲。2、 选择了学生关注的话题,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了他们对生活中时事的关注。3、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分析然后内化在他们的思想中,外化在他们的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