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阳楼记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测。二、品读第3、4两段,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两段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朗读,教师指导读出感情。)不同点:第3自然段描写的是凄凉、昏暗、处处险恶之景;产生悲伤之情。第4自然段描写的是晴朗、开阔、充满生机之景;产生喜悦之情。相同点:都是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三、品读第5自然段。作者对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持什么态度?请说明理由。作者并不赞赏迁客骚人的这种览物之情,他赞赏的是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四、讨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为谁而写的?1.为岳阳楼而写。属予作文以记之。2.为滕子京而写。分
2、析第1自然段:滕子京的处境(谪守),才能(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引入材料:滕子京对自己的无端遭遣始终耿耿于怀,常常口出怨言。据说,岳阳楼落成之日,他的部下前来祝贺,他却说:“落甚成!待痛饮一场,凭栏大恸十数声而已。”本当高兴之际,滕子京却万般悲伤涌上心头,可见他还没有走出谪官带来的打击。作者写此文有对滕子京的一份劝勉之意。3.为自己而写。引入材料:宋史记: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堪其乐也。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勤爱民,有政声,常自
3、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作者写此文是表明自己一生的追求,是一种自我激励。五、文中记叙、写景、抒情、议论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六、总结。岳阳楼记的著名,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已成为封建时代许多士大夫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可是他不肯这样,仍然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来勉励自己和朋友,这是难能可贵的。本文全篇仅360多字,却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自然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楼,记事,更寄托自己的心志。七、布置作业。1.熟练地背诵全文。2.仿照课文第3、4两段,写一段即景抒情的文章。板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重修岳阳楼及作记缘由(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