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一、 导入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们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了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1、 提前布置预习生字词,写上拼音,在文中标出字词。2、 课堂检查,讲解较难理解的字词。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朗读训练。 (1)让学生在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品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2)听录音范读,感受朗读的感情。 (3)跟读,读出节奏感情。 (4)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
3、。 五、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六、自读课文,熟读精思,深入理解。合作探究: 1、“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是怎样表现的? 2、“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4、“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学生三个人为一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七、板书设计:开放花瓣散香气投影子在书页上求妈妈讲故事 捉迷藏 开放花瓣散香气三次嬉戏 投影子在书页上 求妈妈讲故事金色花 母子对话:母子情深 教学反思: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全诗在宗教般圣洁的氛围中流淌着母子间的深深爱意。这种爱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过多地分析讲解文字,反而破坏了诗的美感和情感的传达。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浓浓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