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春 周次第二周星期一节次两授课教师课题1、春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简历 ; 2、欣赏修辞手法的运用 ;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二)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课文,读中理解、欣赏、口味;2、结合课文内容,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排比、比喻、拟人等语句的表达作用。教具PPT、课文录音课时共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对春天的感觉(学生举手发言)。朱自清的春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让我们跟随朱自清一起走进大自然
2、的春天,倾听那优美的春之声。 介绍朱自清及其作品(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除字词障碍1、 提前布置预习生字词,写上拼音,在文中标出字词。2、 课堂检查,讲解较难理解的字词。(三) 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1、 朗读训练。(研练一)a、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b、听录音范读,感受朗读的感情。c、跟读,读出节奏、感情。 2、感知思路,理清层次。 a、请同学们采用跳读的方式找出课文哪些语段是描绘春景的? 27段,第2段总写,春天的大背景;37分别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 图和迎春图。 b、轻声诵读第一段,思考它和“绘春”在内容上有何联系? 叠用“盼望着”,表达出对春天到来的急切心
3、情,拟人手法表现出喜感写盼春,为全文 定下活泼、轻快的抒情基调,是绘春的依托。 c、 朗读810段,思考这样的结尾与描绘景物时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联系? 3个比喻,按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强调春天的“新”“美”“力”,作者 描绘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四) 小结文章经盼春落笔,中间以绘春续笔,结尾以颂春收笔,这是本文的思路。(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春之五图”是什么? 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2、提问“春之五图”是什么? (二)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提示:1、图中有哪些景物? 2、表现春什么样的特点? 3、这样写好在哪里? (三)研读课文
4、,质疑问题,加深内容理解。1、比较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这几幅图之间的异同。(从特征、角度、写法、修辞等方面比较)2、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何关系? (四)自读课文,熟读精思,深入理解赏析。 (五)四读课文,收获评价,总结学习内容。1、春是不可多得的一篇美文,作者为什么能把文章写得如此好?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六)作业。 做练习册。板书设计 盼春:盼、来、近 总体轮廓: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春草图由物到人 春花图由高到底 春 绘春 春风图触、嗅、听 春雨图由物到人、由远及近 迎春图 颂春:3个比喻 娃娃新 小姑娘美 青年力 课后反思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语句优美,字词准确,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语句的精妙之处,由于文章用了较多的修辞,学生刚开始时较难理解,但训练多了,也就熟悉了,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