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9395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的1朗读、翻译课文。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4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翻译,文言词汇的积累,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导入探索自然,探索未知,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我国古代的许多神话传说其实都是劳动人民对自然世界的最初探索和认识。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2、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就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等等。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你知道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呢?导入新课整体感知作品简介山海经译,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

3、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整体感知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两遍2 四人小组讨论,逐句翻译3 全班讨论,落实翻译4 复述课文5 全班集体背诵译文夸父逐日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背诵文学常识积累朗读训练背诵积累理解文意探究品味1、你怎样看待夸父“与日逐走”?(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理解夸父的宏大志向和气魄。)2、对

4、“其弃杖,化为邓林”的结尾你怎样理解?(既表现了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英雄的形象,表现出一种勇敢追求,为人类造福,死而不已的精神。)3、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引导学生明白神话的内涵应从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来理解)讨论发言理解神话内涵总结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拓展读下面的短文精卫填海,讨论并翻译,分析与课文的相同点。又北二百里,曰发鸠(2)之山,其上多柘木(3)。有鸟焉(4),其状如乌(5),文首(6),白喙(7),

5、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8)。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注释:()精卫,鸟名。()发鸠,山名。()柘木,桑树的一种。()焉,于是,在那里。()乌,乌鸦。()文首,头上有花纹。()喙,鸟嘴。()自詨,“精卫”,这声音是自己呼叫自己。()是,这,她。(10)堙(yn),填。独立完成交流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第二课时过渡检查预习背诵整体感知一、作品简介: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

6、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二:感知: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两遍2 四人小组讨论,逐句翻译3 全班讨论,落实翻译4 复述课文5 全班集体背诵补充一:1古今词义-汤-古义-热水。及其日中加探汤。 今义:菜汤 2虚词-以动词-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3省略句的翻译(1)省略主语。例:问其故。应补充主语;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2)省略量词。例:一儿以日初远。应补充量词: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 (3)省略状语。例:而日中时(去人)远也。应补充状语:而太阳正午时离太远。 补充二:译文两小儿辩日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

7、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朗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背诵文学常识积累积累词汇朗读训练背诵积累理解文意品味探究1、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探索精神的可贵;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不同的发现。)2、“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

8、 (1)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写出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2)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3、两小儿笑曰:“熟为汝多知乎!”你认为两小儿的“笑”是什么笑? 讨论并归纳:这“笑”丝毫没有讥笑、耻笑的意思,而是生动传神的刻画出两小儿天真可爱的形象。是善意的笑。 (此为一家之言,因这部作品较集中地体现了道家的精神,那么出于“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解,认为是对儒家圣人孔子的戏谑也未尝不可,此论较深,勿需让学生深究)4、提问:孔子不能决的问题,你能否判断谁是谁非? 讨论并归纳: 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是一样的,其大小也是相同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

9、时大呢?这是视觉的差误。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显得大就是如此。同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的背景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太阳就显得大。而中午太阳高高升起,广阔无垠的天空是背衬,此时太阳就显得小了。其次,同一物体白色的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时,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格外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差不大,就显得小些。 中午的气温较早晨高,是由于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等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而大地辐射、对流也使中午的气温升高。 讨论发言理解神话内

10、涵拓展体验1、说说你学了本课后的感受吧?2、你观察探究过什么自然现象呢?有什么收获吗?作业写作:读后感板书设计逐 日渴 饮弃 杖夸父宏 大 志 向宏 大 气 魄辨 斗小儿一:日出近,日中远小儿二:日出远,日中近孔子:不能决探 索 自 然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 基础演练1、结合课文释义探汤:孰为汝多知乎:道渴而死:入日:2、填空(1)夸父逐日选自_。(2)山海经是一部_的书。(3)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_有关,都体现了古人的_精神。3、夸父逐日这篇神话故事说明了什么?4、根据夸父逐日这篇段文的内容写出一个成语,并加以解释。5、“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

11、立”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的证明了“学贵质疑”的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论点。二、阅读快车(一)课内阅读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远。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概,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进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用“|”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并写出层意。第一层:_第二层:_第三层:_2、本文主要通过_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3、两小儿辩斗,给你什么

12、启发?4、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_5、给下列带点的字释义(1)问其故:(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3)及日中时如探汤:6、翻译下列句子:(1)孔子不能决也:_(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_。(二)课外延伸捉 刀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为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之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闻之,追杀此使。1、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自以形陋(认为) B、不足雄远国(表示威严)C、魏王雅望非常(好的名望) D、魏王雅望非常(不寻常)2、文中的魏武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_3、魏王

13、为什么要派人追杀这个使臣?_4、“捉刀”一词出自这个故事,简述它在文中的词义,现在我们常用它形容什么?三、写作平台 两个黄口小儿竟敢质疑博古通今的“圣人”孔子,并“笑曰:孰为汝多智乎!”请以“圣人”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参考答案一、基础演练1、 答案略。2、 (1)山海经(2) 最早的地理书,主要记载传说中的地理 (3) 太阳 探索3、 反映了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4、 夸父逐日比喻人的决心大,也比喻人的不自量力。5、答案略。二、阅读快车(一)课内阅读1、/ 2、语言 3、略 4、“知”通“智” 智慧 5、略6、略(二)课外延伸1、C 2、曹操 曾被封为魏公,后来以封为魏王,死后皇帝又赐号叫“武”,所以称“魏武” 3、使臣不被假象所迷惑,是了不起的人物,回匈奴后为匈奴所用,于他不利,所以要杀他4、“握着刀,拿着刀” “捉刀”这个词表示代替别人做事。三、写作平台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