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面一、复习旧课。摘要出第一次写鲁迅肖像的主要词句。二、继续指导学习课文。(一)朗读二写肖像的第16自然段,并与一写肖像作比较。(二)摘要写出二写鲁迅肖像的主要词句,教师整理、修正(三)归纳分析:这段肖像描写,作者与鲁迅面对面观察更为仔细,描写也就进了一层,先写面孔,次写头发,再写胡须,由整体到局部再到细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写肖像只是突现了“瘦瘦的”“穿一件牙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的外表特征;二写肖像,从瘦入手着重写他的精神特征。完全是个战士的精神状态。(要求学生在有关词语下划线。)(四)慢速朗读第16自然段,体会作者通过最鲜明的外貌特征,描绘出鲁迅精神状态的肖像写作特点。(五)第
2、17自然段写作者仔细观察后的深刻感觉,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印象。(六)在1623自然段中分别找出人物肖像描写(通过人物外貌的描绘,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通过人物语言,去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用人物行动去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做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用人物的所想所感去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叫心理描写)的有关文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本文较好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七)读第2431自然段。简析:三写鲁迅肖像与前两次的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第三次肖像描写,既写外貌,又写精神,是前两次肖像描写的综合。同时,对烟嘴和长
3、衫写得更细了:目的是为了表达作者对鲁迅的崇敬心情和使读者对之不断加深印象。(要求学生将第三次肖像描写与前两次相同的和不同的,分别用双线和单线把它们划出来)哪些词、句表达了作者激动的心情。?鲁迅的表情怎么样?表现了什么?指名朗读第30自然段。启示体会用词: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朗读,进一步体会通过肖像描写突现人物性格和精神的作用。(八)总结三、布置作业:课本“思考和练习二、三”。四、当堂检测(一)修改病句1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影像资料。2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二)阅读理解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
4、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在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拿烟后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1.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外貌描写有何不同?甲_ 乙_ 丙_ 3.这三段外貌描写的目的是_ 4.甲、乙、丙三段文字,作者通过对鲁迅肖像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_ 的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