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课云南的歌会教学目的1积累“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等词语,了解沈从文。2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教学重点难点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等词语,了解沈从文。2理解课文大意。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其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等。沈从文先生是从湘西地区的灵山秀水中走出来的,因而一直自称是“乡下人”。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
2、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云南的歌会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自沈从文散文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沈从文先生的云南的歌会,去感受那里的民风民俗。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在文中圈点勾画出有关描写歌会的语句,用“一,二,”标出意义段,用“1,2”标出段内层,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一、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校正读音:蹲踞(j):蹲或者坐。酬和(h):用诗词应答。熹微(x):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譬喻(p):比如。淳朴(chn):诚实朴素。即物起兴(xng):开头先
3、咏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悠游自在:悠闲自在。龙吟凤哕(hu):龙在吟啸,凤在鸣叫。二、整体感知1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部分:山野对歌山歌对唱,才情比拼。第二部分:山路漫歌发挥性情,自然成趣。第三部分:村寨传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小结:在手法上,三个部分一写唱歌人,一写唱歌的环境,一写唱歌的场面。“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这一场面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以优美环境映衬唱歌的女孩及其优美的歌声。“山寨传歌”
4、,是一次民歌的大展览。这一场面重在写唱歌的盛况,有全景描绘,有局部刻画,场面宏伟,气势壮观。2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明确:本文通过对“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或金满斗会”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多才多艺以及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总结固趣本文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作者借写云南、歌会,传达他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而出。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熟读课文,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本文中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
5、写各有怎样的精妙?第2课时教学目标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1922年,沈从文从湘西来到北京,从此开始了他独特的生命历程和他的文学生涯。北京一开始不接纳他,像他这样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的举止令北京的绅士们侧目而视。他当年到报社去领4块到12块的稿费的时候,要先给门房2毛钱、3毛钱才让他进去,因为他衣衫太褴褛,他是一个不被北京接受的乡下人。因此,1923年冬天,当郁达夫冒着风雪去看他的时候,发现青年沈从文住在冰冷的小屋子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钱,没有生炉子,没有棉衣,只有一双冻僵的手在写稿。郁达夫看了立刻把衣服脱下来穿在他身上,拉着他去吃饭,吃完饭把多余的钱都给了他。
6、沈从文很了不起,小学没毕业,凭借自学当上了大学教授。但是因为不喜政治,被郭沫若讽刺为“粉红色的小说家”,后被降到很低的位置到故宫去做解说员。可是沈从文一点也不介意,周老特地加了一句,他是真的不介意,不是表面上的。因为沈从文觉得去故宫挺好的,他有机会接触到文物。于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起了故宫解说员。数年后,沈出版了一部很重要的文献:中国服饰学。这个很不了起,不仅在于他的名号,在于他的面对困窘与抗挫折的能力,更在于他卓越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探究生趣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体会。一、理解内容1课文主要写了在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演唱的方
7、式和内容都不相同。想一想,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明确:第一问言之成理即可。第二问: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融自然、人生、社会于一体,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泥土的芬芳,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是那里的灵山秀水赋予他们美的歌喉,美的情趣。2“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明确:“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因此,此处一个“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
8、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3作者对三个场景的侧重点不同,为什么?明确:因为它是根据三种歌会自身特点而定,同时使三者互相配合,突出表现云南歌会的魅力,也是行文富于变化,吸引读者兴趣。二、理解人物与景物描写的精妙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
9、,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明确:第一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目前。第二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第一段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10、”,“各种山鸟呼朋引伴”,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明确:“赶马女孩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脑。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这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他一笔一笔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境。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地灵人杰,诚哉斯言。第三,山鸟或
11、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总之,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主脑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你认为课文还有哪些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精妙,读选出来加以赏析。第三步,选读课文,个性解读1你对课文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见解?2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总结固趣沈从文先生以明净、潇洒、随意的文字为我们勾勒了云南特有的风景、风物、民情、民风,这些文字展示了云南特有的淳朴自然的风俗人情,以一种抒情诗所特有的含蓄与优美的笔调热情吟唱,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都源于沈从文先生对生活、人生的挚爱。让我们用稚嫩的文字,吟唱家乡的山歌吧。布置作
12、业:1课外选读沈从文的其他散文。2预习端午的鸭蛋,基本理解课文,列出不懂之处,上网搜集有关资料。有关的趣味语文教学资料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土司书。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只身来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载于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曾共同创办红黑杂志。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湘行散记鸭
13、子旅店及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引起人们的注目。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遇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
14、,在北京大学教书。同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1978年调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增补为全国文联委员。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的故事一沈从文的腼腆是出了名的,据说他第一次登上大学讲坛的时候,望着满满一教室的人,紧张地说不出话来,呆呆地站着,几乎有整整十多分钟的沉默。好在下面的学生大多读过他的作品,是他的崇拜者,
15、所以没有人起哄。大家都静静地等待着他,用期待的、鼓励的眼光看着他。等到他安定下来开始讲课,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就把一个小时的讲义讲完了。这份讲义他准备了好几天。剩下的时间,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拿起粉笔,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二初到双溪,沈从文被派看守果园。说起果园,其实更像是菜园。收水果的时候少,而种蔬菜的日子多。一领蓑衣,一顶斗笠,再加上一盏只有在这当地才能见到的旧风灯。没有人会相信,这个日日夜夜忠于职守地蹒跚在泥泞菜地的老农民,竟是一位从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驰骋文坛,仅仅凭着自己从湘西乡村带出来的一支笔,18岁起便征服
16、了大儒云集、冠盖若云的京都,并且产量惊人用一位评论家的话说,他写下的小说叠起来足有两个等身齐的大文学家。当然也没有谁还能知道,这位老人又由一代名作家转而成为了誉满中外的卓越文物考古专家。在双溪,沈从文成了一个没有工作便感到无聊的人,看菜园、当猪倌之余,没有任何资料,而仅凭记忆所及,写就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洋洋60余万字的拓荒与“封顶”之作。那是1964年,周恩来总理有感于中华泱泱大国竟没一本反映悠悠文化的历史服饰的书籍,指示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沈从文。可惜,随着文革的来临,这本草拟的文稿被划为“大毒草”而打入“冷宫”。难能可贵的是,流放咸宁的沈从文没有忘记周总理的嘱托,在困
17、境中以湘西人的坚韧与执着,终于再次脱稿。三1922年,沈从文从湘西来到北京,从此开始了他独特的生命历程和他的文学生涯。北京一开始不接纳他,像他这样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的举止令北京的绅士们侧目而视。他当年到报社去领4块到12块的稿费的时候,要先给门房2毛钱、3毛钱才让他进去,因为他衣衫太褴褛,他是一个不被北京接受的乡下人。因此,1923年冬天,当郁达夫冒着风雪去看他的时候,发现青年沈从文住在冰冷的小屋子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钱,没有生炉子,没有棉衣,只有一双冻僵的手在写稿。郁达夫看了立刻把衣服脱下来穿在他身上,拉着他去吃饭,吃完饭把多余的钱都给了他。从沈从文个人创作的意识心境来看。他把自己一分为二
18、,自嘲道:一个是对生命有计划对理性有信心的我,一个是宿命论不可知论的我。在他的创作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这“两个我”的影子。他把创作定位在“偶然”与“情感”两个名词上,创作出的不同题材的作品均是“两个我”对它们的选择。例如八俊图,月下小景则是偏离小城镇题材的作品,一部作于青岛,一部作于北平。这时他身居都市,难免会以都市为题,书写都市的人生百味。这两部作品,是他在日常生活的“偶然”中,“情感”抬头之作。用他的原话则是“一个对生命有计划对理性有信心的我被另一个宿命论不可知论的我战败了。虽然败了还不服输,所以总得想方法来证实一下。当时唯一可证实我是有理想能够照理想活下去的事,即使是用手上一支笔写点什么
19、。”而边城里小城镇小说更多的交融了创作主体的生命历程和人生感悟,明显地打上他的精神烙印,呈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在内容的选择、文体的运用和艺术格调等方面也往往更具主观性和个性化色彩。我觉得边城的创作更多的是作者处于“宿命论不可知论”的状态下,暂时脱离日常生活困扰,做与自己“性情”相符合的事。如在文本创作中寻找另一种生活,或注释另一种爱情。四沈从文很了不起,小学没毕业,凭借自学当上了大学教授。但是因为不喜政治,被郭沫若讽刺为“粉红色的小说家”,后被降到很低的位置到故宫去做解说员。可是沈从文一点也不介意,周老特地加了一句,他是真的不介意,不是表面上的。因为沈从文觉得去故宫挺好的,他有机会接触到文物。
20、于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起了故宫解说员。数年后,沈出版了一部很重要的文献:中国服饰学。沈从文知错就改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
21、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汪曾祺笔下的沈从文汪先生在他的自报家门汪曾祺自传中,写到了沈从文,读来既觉真实生动,又令人油然心生可亲可敬之情。兹录如下:不能说我在报考志愿书上填了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是冲着沈从文去的,我当时有点恍恍惚惚,缺乏任何强烈的意志。但是“沈从文”是对我很有吸引力的,我在填表前是想到过的。沈先生一共开过三
22、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我都选了。沈先生很欣赏我。我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可以说是得意高徒。沈先生实在不大会讲课。讲话声音小,湘西口音很重,很不好懂。他讲课没有讲义,不成系统,只是即兴的漫谈。他教创作,反反复复,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学生都不大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我是理解的。照我的理解,他的意思是:在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的都是次要的,派生的。作者的心要和人物贴近,富同情,共哀乐。什么时候作者的笔贴不住人物,就会虚假。写景,是制造人物生活的环境。写景处即是写人,景和人不能游离。常见有的小说写景极美,但只是作者眼中之景,与人物无关。这样有时会使人物疏远。即
23、作者的叙述语言也须和人物相协调,不能用知识分子的语言去写农民。我相信我的理解是对的。这也许不是写小说惟一的原则(有的小说不着重写人,也可以有的小说只是作者在那里发议论),但是是重要的原则。至少在现实主义的小说里,这是重要原则。书人书事(摘录)聂作平北平解放前夕,沈从文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大局玄黄未定一切终得变。从大处看发展,中国行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则无可怀疑。”正是基于这种信念,他留在了北平。但不久,北京大学却贴出壁报,全文抄转了郭沫若发表于香港的斥反动文人,指责沈从文“一直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由此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沈从文竟致于一度神经错乱。北平解放后,沈从文作为小说家或大
24、学教授都已不合时宜,一个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改行。文物有幸,得遇沈先生这样的知已和真爱。从沈从文转向文物的动机来看,未尝没有避祸的初衷,但正如语言学家、沈的连襟周有光所认定的:“沈从文的优点是随遇而安,把坏事变好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倒霉的时候也能做出成绩。”于是乎,我们才看到了当一个小说家的笔折断以后,他仍然散发出的人格的光芒与学术的珠辉,才看到了堪称巨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和这册性灵的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时至今日,在沈先生作古十年后,我们当然有足够的理由骄傲地宣称:一个天才的作家哪怕被迫与他钟情的文学分手,他仍可能在那些与文学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但是,如同任何一个真正的写作
25、者都可以想象或体会得到一样,尽管沈从文以生命的将近一半悠游在文物之间,并颇有建树,但作为一个曾经与语言达到了水乳交触状态的小说家而言,他肯定永远无法释怀于被剥夺了的创作权利。因此,沈从文一度仍梦想将折断了的笔重拾起来,他的夫人回忆说:“沈从文收集了一些材料,还到宣化煤矿去了好几次,记了好几本。一九六一年热闹,他想写,但是框框太多,一碰到具体怎样写,他就不行了,没有多大把握,写了也写不好。”当北京文联偶尔请他参加一些活动时,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最后一排,并在一次会上自语:“我不会写小说,我不太懂小说。”1949年,给沈从文的命运带来不祥阴影的是郭沫若那篇短文,30年后,代表了沈从文几十年文物研究成果
26、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时,为之作序的不是别人,正是郭沫若。历史出人意料的幽默感,常常令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只得欲说还休而据陈徒手先生的文章讲,沈从文去世前不久曾对汪曾祺和林斤澜说:“我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好说的。”赠沈从文同志荒芜边城山色碧罗裙,小翠歌声处处闻。我论文章尊五四,至今心折沈从文。能从片楮认前朝,一史修成纸价高。文物千秋谁管领,看君指授失萧曹。新从圆领证唐装,老认天门上敦煌。万卷书加万里路,自应选作探花郎。对客挥毫小小斋,风流章草出新裁。可怜一管七分笔,写出兰亭醉本来。漫言七六老衰翁,百事齐头并进中。夜坐空庭觇织女,鹊桥何日驾南东?云南民歌简介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
27、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僳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原告、被告以歌唱申诉各自的理由,解决人也以歌唱进行裁决。因此,在许多民族中,小孩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也就跟着大人学唱歌了。而一个高明的民歌手也就常常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云南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
28、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云南民歌不仅是云南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而且对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她不仅是民族歌舞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乐曲发展的胚胎,她不仅孕育了少数民族戏曲、曲艺音乐的形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在各类民族曲乐和华灯、白剧、壮剧、傣剧、扬琴、大本曲等戏曲、说唱音乐中,大量的曲调至今还保留民族的原形或近似民歌的变体。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各民族民歌歌词本身就是极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诗歌。歌词可以变换,一般是乐手见景生情,随感而发,即兴编成歌词。云南瑶族达努节“达努”是
29、瑶语,意为“不要忘记”。节日定在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相传这一天,是瑶族始祖“祖娘”的生日,所以又叫“祖娘节”。传说祖娘叫密洛陀,她曾派三女儿带着谷子到山里垦荒。密洛陀将珍藏的铜鼓送给三女儿,并帮助她驱逐鸟害,使粮食获得丰收。从此,祖娘的三女儿就在山区安居乐业,繁衍子孙,成为现在的瑶族。瑶族人民为了纪念密洛陀,就把她的生日定为“达努节”。过节这天,瑶族村村寨寨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祭献给祖娘甜米酒和糯米粑粑,按照传统习俗,家家都要杀鸡宰羊,穿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约聚在预订的地点,敲击着象征祖娘遗留下的铜鼓,虔诚地为祖娘祝寿,并祝瑶家人畜两旺,年年丰收。在表演击鼓的时候,人们还争相给最佳鼓手敬酒祝
30、贺,赐予“鼓王”的美名。此外还要唱传世的“密洛陀”古歌,跳起欢快的舞蹈,歌颂祖娘的功德。云南苗族踩花山节苗族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滇东北、滇南的苗族村寨。各地时间不一,屏边县苗族在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六过节。该节日原是登高跳舞怀念祖先,男女青年互相求爱的一种活动,后来逐渐成为盛大的传统佳节。节日清晨,由村寨有威望的人将五彩花杆插在传统固定坝坡上,活动开始,着盛装的男女老少拥入活动场所。活动主要有跳舞、斗牛和跳狮子3项。斗牛爱好者将赛牛的两只角用刀刮得尖锐锋利,擦上香油,使牛角又尖又亮。比赛按一对一进行,几轮较量后,优胜者由主人拉到花杆前披红挂彩走一圈,人们以美酒敬献牛的饲养者,表彰其辛劳。跳狮子是由若
31、干个跳狮者组成,先在场内跳跃,然后架人梯爬花杆,以跳得好、爬得高的狮子为胜。胜者爬到花杆顶取下作为奖品的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群众为爬杆英雄欢呼雀跃。男女老少在芦笙声中跳三步舞或蹬脚舞,青年男女求恋寻偶定情结伴,老农在聚会中交流生产经验。春风一夜“落黄金”陆星儿正是早春三月,朋友来邀:“去江苏泰州兴化看油菜花,都是浮在水面的,又似海一样浩浩荡荡。”朋友还说:“这样的垛田风光,是较为少见的。”我以为朋友的话有些夸张,不就是油菜花么,春风一到,上海郊外也随处可见。但我还是经不住诱惑,毕竟难以想象,油菜花是如何“浮在水面”又似“海一样浩荡”?!驱车近兴化市东郊,我们果然驶入了一片金灿
32、灿的海洋,成千上万怒放的油菜花扑面而来,铺天盖地的小黄花,稠稠密密、蓬蓬勃勃,如浪如涛,仿佛把一切染黄了;不知是谁,触景生情地感慨道:“这真是一种集体的壮美啊!”一声赞美,使我们一车人都为眼前如此壮观的情景而顿生诗意,你一句他一句,尽管踊跃,但面对着选祥一个声势浩大的集体,语言、诗句都显得无能为力,虽说,油菜花只是一种最朴素的农作物啊!我急中生智,扭头问坐在一旁的兴化市委宣传部长:“你们不是有民歌,老百姓是怎么形容油菜花的?”部长小声回答:“叫落黄金。”我不由地惊呼:“架不住兴化能造就著有水浒传的大文学家施耐庵啊!”而春风一夜“落黄金”,真是黄了千垛,黄了村庄。所谓“千垛”,更是兴化的一大奇观
33、。仔细察看,那无边无际的花海,原来是由一个个星罗棋布的“小岛”组成。从东南的得胜湖到西北的乌巾荡,遥遥湖荡之间,有成千上万块垛田凸出水面,大小不等,互不依连,四面皆水,形成千岛并立的大好局面。相传,这些垛田,是大禹治水时脚上落下的土。可见,这里的百姓与“治水”、与“造田”有着怎样悠长的渊源、怎样深厚的纠葛。兴化方圆两千多平方公里,水面积占去五分之一,可耕地尤为稀罕。据说,远在宋代,兴化城东完全是一片海滩,为了生存,兴化人祖祖辈辈就在这低洼的沼泽地里一船船、一锹锹地挖泥圩田,先是晒盐,后是种蒲。一直到解放前,兴化人在不断突起的垛田上才改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油菜,而当地的垛田人不仅用心地改良着油菜的品
34、种,并对种植油菜从育苗到移栽、施肥都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尤其是施肥,他们有浇河泥的绝招,而且连浇三遍,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一浇根儿稳,二浇花儿盛,三浇籽儿圆滚滚。”兴化的油菜花确实不同一般,油菜籽收成之高在全国挂帅,还进过中南海。举目望去,一垛垛挺拔的油莱,棵棵强壮,枝高竿粗,最旺盛的要没过人的头顶,饱满的花蕾迎着阳光怒放那样飒爽,那样浓烈,却又浓而不俗、华而不艳,仍同稻黍一样质朴。而兴化油菜花的质朴,更有一种难能可贵的表现,我们所到之处,无论圩堤沟沿,路边村头,或是房前屋后,都是黄澄澄一片,油菜花占满着这些角角落落的地边,哪怕是零星的一点半点,它们也会寸土必争,决不荒废,这种对土地的珍惜之意,实在令人感动。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以土地为本,而水乡兴化造地为生的漫漫历程,使他们对每一捧泥土都别有钟情。江苏兴化的千岛垛田、万顷油菜,确是一部古老的历史,更是一道举世无双的风景啊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