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西省忻州市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最后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6294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最后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五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最后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一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祈祷”、“懊悔”、“诧异”等字词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3.学习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细节和环境描写。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课文所表达的爱国热情,激发对汉语学习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结构。 2.体会课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小弗朗士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重点语句。 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1870年欧洲大陆爆发了普法战争,普鲁士是当时德国的一个联邦,法国战败被迫割让土地,普鲁士要求被割让的阿尔萨斯地区教授德语。课文记述了小弗朗士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不能再学自己的母语,而要学习别的民族语言,这是侵略者惯用的文化侵略,也是精神上的极大耻辱。今天让我们同小弗朗士一起去感受触动心灵的最后一课。 (二) 检查预习 1. 都德:法国作家 2. 字词 哽(gěng)宛转 诧异(chà)踱(duó)祈祷(qí) 3. 小说相关常识 (三)初读课文,谈谈感受 1.默读课文,复述课文(以小弗朗士的角度) 2.你读完课文后,有什么感受?课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预设:1.情节结构:上学路上(1-6)——最后一课(7—23)——下课前(24—29) 结论:以时间推移为顺序 2.感受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爱国情感; “法兰西万岁” (四)感受课文,理解系小弗朗士的心里感情变化 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课件出示) 1. 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完成下列表格)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生 老师 2在最后一课上,小弗朗士的心情、态度和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变化? 小组讨论,教师点拨,代表发言 1.表格示例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 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 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学生 上课前,开课桌, 关课桌,捂着耳 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老师穿……打……戴……(和平时不一样) 2.(1)心情态度:害怕(韩麦尔先生考问)→决定逃学→感到十分诧异(教室气氛肃静)→难过悔恨(最后一堂法语课,从前荒废学习)→热爱 (2)思想感情: (3)原因:①.原本不是个坏孩子,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 ②.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上的一言一行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③.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普鲁士的侵略造成了小弗朗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归纳总结) 小弗朗士在文中的作用? 1.贯穿故事情节的作用 2. 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 (五)深化认识 1.总结小说情节是怎样安排的? 2.如何理解“又出什么事啦”这句话?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课文,感受了这令人悲愤、沉痛的最后一课,理清了课文的结构。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地品析课文。 七、作业:试着用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内容。 八: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小弗朗士 贯穿故事情节(叙述视角) 深化主题 时间 上学路上 最后一课 下课前 心情 害怕 诧异—难过—悔恨 热爱祖国 第二课时 (一) 明确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细节描写。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和环境描写 3.归纳中心和写作技巧 (二)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细节描写(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的地方,分析这些描写塑造了韩麦尔先生怎么样的人物形象 2.找出课文中能打动你的细节进行品析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1.(1)服装(细节) (2)语言——韩麦尔先生说的话分析 (3)神态——“脸色惨白” (4)动作 ①转……拿……使……写…… ②“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③“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小结: 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工作的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他在万分悲痛之际,在最后一课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谆谆告诫,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 2.细节描写 (1)“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2)韩麦尔先生的穿着 (3)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课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 (4)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 (5)黑板上的“法兰西万岁” (三)重点语句理解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 ?全句的含义是什么? (四)理解环境描写(课件出示) 环境分为 自然环境 和 社会环境 课文中自然环境有哪些?社会环境的句子又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五)小结 1. 塑造人物方法:把人物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写。把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把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起来。 注意细节描写(极细微的动作,表情,衣饰等叫细节。用来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提示主题) 注意场景描写。 2.写作特色:以小见大。 农村小镇的学校、老师、学生都非常普通、平常,他们最能代表法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情感是全体法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显得更加真实、深厚,文章也更富感染力。 七、作业 1. 以《下课以后》为题,以第一人称为小弗朗士写一则150字左右的短文。 2. 谈谈读后的感受。 八、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 人物塑造 ——韩麦尔先生:语言、动作、神态等 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 以小见大 九、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