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1 苏教版
授课时间:__月__日 第__节
教学目标:
1、分析“三味书屋”的内容
2、探究文章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关心儿童教育的伟大情怀
教具准备:
朗读材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写百草园,作者紧扣“我的乐园”来写,充溢着生机和活力慢慢地,“我”长大了,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被送进了“三味书屋”请大家齐读第9自然段
请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畅谈读此段的感受
明确:“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也许是因为……都无从知道”作者连用了几个表推测语气的“也许”,说明 “我”不知道被送进私塾的原因作者其实并非不知道,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表现“我”我对百草园的深情眷恋和被迫离开它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流露出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和留念
二、师生共同研读“三味书屋”部分
1、学生自由读这部分的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
①作者选取了哪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私塾教育?其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私塾教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如何评价私塾教育,你满意现代的学校教育吗?
③课文一二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文章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3、小组交流展示
① 选取了三个片段,真实地再现了私塾教育提问“怪哉”虫一事,可以看出私塾教学内容的陈腐落后;到书屋后面小园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反衬私塾教学生活 的单调;偷着做游戏、画画儿,进一步表现出私塾教学效果的低下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私塾教育的不满,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和天 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②要肯定私塾教育在历史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它存在的价值,又要看清私塾教育的不足。
③结合课后练习一分析,认同第四种看法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没有形成对照,他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的,都是为了表现对儿童时代生活的回忆和留念
④本文通过对百草园及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三、体验与反思,畅谈童年之乐
童年是美好的,请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说说自己快乐的童年(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较好的在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结合自身经历与体验,仿照本文结构,以“从……到……”为题,写两个生活片段
2:完成补充习题有关作业。
六,板书
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