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石潭记一、教材依据: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6课小石潭记二、设计思想: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通过四读:一读,读准字音,疏通文意;二读,读出感情,谈谈感受;三读,传韵味,养语感;四读,放胆评,出口诵。重点涵泳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写景技巧方法。然后是创造性活动,“我是设计师”,设计一景点,并描绘景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得到审美的乐趣。最后是课文延伸。让学生搜集
2、古诗文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选一二则加以赏析。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对祖国优美山水的审美能力。三、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略小石潭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涵泳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写景技巧方法,提高学生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优美山水的审美能力。四、教学重点:涵泳品味语言,体会文章的写景技巧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想象和创新中得到审美的乐趣,提高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优美山水的审美能力。五、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景情交融,领会作者的心境:前乐
3、后凄,以乐衬凄。六、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古诗文中的描写山水名句,摘录下来,选一二则加以赏析。七教学过程:一)、导语: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官永州,这是他政治生涯的极大不幸。可永州有幸,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永州从此不再默默无闻,重现天日;山水游记有幸,它在柳宗元手里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永州八记”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不朽的名篇。板书课题:小石潭记 柳宗元二)、学习古文要反复诵读,熟读成诵。1、一读,读准字音,结合注释,并大体弄懂文章的意思。学生初读 老师范读 学生试读 学生齐读相结合注意下列加点字的注音。篁竹 清冽 坻 嵁 佁然不动 参差披拂 俶而远逝 翕忽 悄怆幽邃区别下列句中词
4、的含义。(1)之:心乐之 乃记之而去(2)而:潭西南而望 乃记之而去(3)以: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4)环:如鸣佩环 四面竹树环合(5)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词类活用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潭西南而望学生看书下面的注释,边弄懂文意。不懂的词句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2、二读,这一遍读读出文章的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1)探究一下文章的标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题的“小”字“石”字小在“全石以为底”;小在“潭中鱼可百许头”;小在鱼“历历可数”;小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等。文中哪些景象与“石”有关:“全石以为底为岩”这一句与石有关;“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
5、照应。(2)本文的游览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3)本文的作者流露的情感:“心乐之”“似与游者逗乐”“凄神寒骨,悄怆忧邃”,一乐一忧。3、三读,涵泳语言,品味意蕴。比如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哪些字眼的表达突显功力。老师示例:如“水尤清冽”中的清冽,就突出了水的寒洁、清凉;“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里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织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学生品味词句4、四读,放胆评,出口诵。老师示例:第二段写了潭中的游鱼。写时一石双鸟,既写鱼之态,又写水之清。写
6、游鱼,动静结合,显出鱼的活泼和情趣。课文多角度描绘景物,精美异常,说说你的体会。学生品评,赏析:如(1)声形结合。发现小潭,先闻其声,后见其形。(2)远近交错。“潭西南而望”这段是远,下段“坐潭上”是近。远远近近,多层次地展示了小潭的景致。(3)动静互衬。写游鱼,静中有动,更显环境的雅静。(4)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对景物的描绘,渗透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情怀等等。师生共同探讨,明确作者的情怀,前乐后凄,以乐衬凄。水之清,鱼之乐,给作者带来了片刻的欢乐,但面对过清的其境,作者有了凄怆之感。作者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的压抑烦恼之情,但欢乐只是短暂的
7、,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触发了出来。学生在班上背诵喜爱的段落句子。三)、“胸中有丘壑”,我是设计师。根据课文内容,为小石潭设计景点。并用优美的语言,展开想象,来描绘其景致。老师示例:据文中“隔篁竹”“伐竹取道”,设“竹径通幽”景点。依山势地形,蜿蜒前行。路宽约1米,两旁翠竹摇曳,沁人心脾的是翠竹清香,耳边还不时传来婉转悠扬的鸟鸣声。学生设计:如据文中“潭西南而望”这段,设“望溪亭”。一座木制的四角凉亭,依山傍水而建。亭中设有几张木椅竹凳,凭栏远眺,一条小溪迤逦而下,清泉石上流,令人心醉。据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设 “观鱼台”。小石潭四周,围着一圈竹制栏杆。潭水清澈见底,潭中游鱼
8、似在空中游。树蔓倒映潭底,和鱼影交织在一起。学生还设计了“听水轩”;”、“玉佩泉”、“翠蔓廊”、“品茗阁”等等。四)、课文延伸。你已学了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交流描写山水的名句,并说出自己的体会。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吴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郦道元)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皆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王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八、教学反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四读,由浅及深地学习课文。在教学活动中我打破常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活动能抓住学生的心,拉近文言文和学生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特点,激活其认知潜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特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地位,而以往“一字一句”式枯燥讲解,使学生丧失了能动性。在一个个课堂活动设置中,进行不断的思维交锋,激活学生潜在的认知能力,归还其“主体”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