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学目标:1、面对网络,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2、通过身边学生的遭遇,激发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的强烈愿望,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教学重点: “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是本节课的煎熬学重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问:为什么说“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网络交往具有两面性。网络的优势在于快捷、方便、更快地被人们利用,实现自身价值等。网络的负面影响在于欺骗诱惑、丧失公德、违法违纪行为的蔓延等。) 我们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兴利驱弊,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板书课题: (二)
2、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二、讲授新课:活动一:梅平的故事(教材P72页)想一想: 梅平能与天马见面吗? 为什么? (会有两种意见。能,网上沟通的好,网下也能做朋友。不会所有的网友都是坏人,与人交往总是要从陌生开始的。不能,梅平只是八年级的女学生,假如见到的是比自己大得多的坏人呢,不一定能斗得过他,太危险。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放弃必要的警惕,到时后悔都来不及。) 梅平会见天马,可能有哪几种结果? 这些结果会对梅平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梅平会见天马,可能有三种结果。好的结果:遇到一个好人,成为生活中的知心朋友,成为一段佳话。坏的结果:网友是不法之徒,对梅平进行了身心伤害,给梅平今后的生活留下了阴
3、影。很失望:网友外貌猥琐,气质与网上所感觉的不一样,自然分手,从此不再相信网络奇缘,注重现实朋友,发展真实的人际关系。) 梅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还可以向谁求助? (梅平可以向父母、师长;向身边熟悉、信任的人求助;向社会公共服务机构求助。)教师总结: 梅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网络交往中我们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1、学会自我保护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2页,第一段; 教师结合教材P72与人第二段讲解。)教师总结: 网络上的交往对象有可能伪装了自己,使我们难以认识到真实的面目,而且网上也有违法犯罪现象和不良诱惑,它们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伤害,我们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活动二:读一读,议一议(
4、发挥网络优势先进性) 小齐如果长期沉溺其中,会有什么后果? (身心受到伤害、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正常的生活受到影响。处理不好,甚至还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小齐如果想了解科学的性知识,由哪些正当的渠道? (认真上好健康课;找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书籍。)小齐看过黄色网页后,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 (了解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发育的特点。不穿紧身内裤,远离与性有关的书籍与画面。转移注意力,通过强度较大的体育运动释放过多的能量。培养多种生活情趣,从关注人的生理向关注人的精神层面转变。生活要有偿运计划,让自己忙碌起来。)教师讲述: 生活无目标,生活很单调,生活没有追求,就容易被身
5、边的小石子绊倒。如果只停留在生理满足上,就忽略了其社会性一面,降低自己作为人的高贵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能通过意志延缓满足自己,克制自己的冲动。青春期的冲动需要稍稍冷却,让多余的精力去干其他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事实告诉我们,网络交往对象具有不可捉摸性以及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网络生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想一想:在网络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呢? (作为网络游客,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在网络生活中,要有效地保护自己,还必须遵守网络规则。2、遵守网络规则(避免网络伤害危险性) 网络世界宛如戴着假
6、面具的舞会,你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的思想纵横驰骋,甚至可以在网上自封为将军,指挥千军万马。然而,我们是否可以摆脱任何约束,为所欲为呢?活动三:议一议,说一说 你如何看待网络交往中的“自由”? 这种自由有没有限度? (网络交往的自由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自由一样,只要在道德、法律、人情的范围内,就有极大地自由;但如果超越道德、法律、人情的边界,就不再有自由了。因此,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但即使是这种有限度的自由,对现代人而言,还是有极大的自由空间。这种自由空间对古人而言是一种梦想,但对今人而言,却可以在瞬间实现。) 网络交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有没有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 (有。因为
7、两者都是一种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必然涉及人与人的共同利益。在一个没有规则的群体中,人们的个人利益是很容易遭到践踏的。因此,即使在虚拟的社会中,人们为了更有效的沟通,更有质量地生活,人们还是要制定出相应的规则来约束不良性为,保证大家的利益。不受约束的行为即使在网上暂时有,也是相对的,迟早要受到约束。就如现在的网络一样,一开始,人们被动地使用已有的网络资源,但慢慢地,那些有较好环境的网站去的人就多,那些环境不好的网站去的人就少。网络环境会经过一段自由选择的过程,这就是网络规则逐步产生的过程,有关网络法律法规都会相继产生的。)相关链接: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略。见教材P74页) (指导学生朗读公约
8、) 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同样要遵守道德。(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 (教师可以按教材P74页正文举例讲述。)活动四:读一读,议一议 (教材P74页材料) 小堂是抱着什么心态去尝试制造电脑病毒的? (他的心态是验证一下自己电脑技术,很单纯的动机。但单纯的动机背后却反映了小堂的法律意识淡薄,拿别人的利益开玩笑。) 小堂攻击同学的信箱、公共网络,他获得了什么满足?给同学和公司造成了什么危害? (他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很高兴。但他高兴的同时,给他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耽误别人的重要事情,甚至造成巨大的损失。从另一角度来说,他破坏了网络形象,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与戒备心
9、理,影响社会稳定,造成极坏的影响。)小堂的好奇心要受到法律制裁吗?为什么? (小堂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决定在第一条中列举了三种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的具体的犯罪行为。小堂的行为属于:.“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的,如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或者造成恶劣的影响,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处罚。在公共生活领域,一个法盲的好奇心注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它的行为严重地妨害他人正常生活,破坏社会安
10、定,代表公共利益的法律一定会制裁这样的行为。)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网络交往不仅要遵守道德,还要遵守法律 。(2)上网要遵守法律活动五:想一想,议一议 把你所知道的网上侮辱人格、诈骗等违法犯罪的事例说给同学们听,并分析其危害。教师讲述: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在网上搜集信息,人们开始在网上发布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有人在网上散布攻击他人的言论、极端的政治思想等等。网络虽然是虚幻的空间,但是在网上和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利用网络手段侵害他人名誉权只是一个新的法律现象,我国原有保护名誉权的法律法规仍然是适用的。网络环境也是我们法治国
11、家空间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空间中,不能允许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存在,法律要求侵害他人权利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我们带来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网络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的约束。相关链接(见教材P75页)想一想:这段链接材料说明了什么? 网络环境的安全,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破坏网络安全的犯罪行为同样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四、课堂小结: 网络是人类技术进步的产物,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上网要遵守法律。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现实社会中的法律法规在网络世界同样具有约束力。让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五、课堂练习 (详见资源与学案P32页:“我的收获”第二大题4、5、6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