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862601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端午日》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端午日教学设计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对住在北方城市的学生们来说比较陌生,在教此文时,我既要引导学生了解端午的习俗活动,更要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感受这个传统节日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气氛及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教学过程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激情导入 从学生中了解到本班的班风“团结和谐”和口号“合作拼搏,永不言弃”,恰好与本文所体现的“奋力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一致,故从此导入。 二、研析课文(指名同学朗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 朗读完毕,)老师提问1:本文给我们介绍了湘西地区端午日有哪些风俗活动?(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问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那天的节日气氛

2、 的?(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文中概 能体现节日气氛的内容或语句。) 三、精彩赏析:赛龙船时的盛况 (让学生对课文重点段落进行揣摩品味。要求学生找出表示动作的字词,然后以此切入,让学生探求赛船场面所蕴含的精神内涵,这样的引导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显得自然而又有效。)师:如果你是龙舟上的一员,将会怎样?如是岸上的一名观众,又会怎样呢?(这一问,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生活”,说出独特感受,是让学生创造性阅读的体现。)四、谈收获 以“端午日,让我知道/学会了”为格式,从写作手法、内容、习俗、精神等方面任选一点谈感受。 五、拓展话重阳 今天是(阴历九月初九)恰好是重阳节、老人节。

3、出示资料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习俗,读重阳诗篇。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个重阳节,老人节中我们该为老人们做些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说说。 、六、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本命年的回想上网或查资料,了解过春节的民俗习惯及意义。教学反思走出校门讲公开课的机会,并非人人皆有。既然够条件,我便抓住了这次向同仁中的优秀者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提升自己,让自己在语文教学上走得更稳健。带着激情走进课堂,但走下讲台时却并不觉得轻松很多。在深刻反思这堂课的得失之间,我的收获颇丰。导入新课,更要走进学生心里。人与人之间是有感情的,老师满怀豪情,不见得学生也有这份热情。那么如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顺利得导入新课显

4、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在设计导语时就应该走进学生心里。课前我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到本班的班风“团结和谐”和口号“合作拼搏,永不言弃”,恰好与本文所体现的“奋力向上,合作争先”的精神一致,故从此导入学门历史情绪高亢,师生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情读,语文教学之灵。教课文,非让学生朗读不可,如何读?声情并茂,读人如见其人,读声如见其声,读景如临其景,读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庄子说得好:“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虽悲不哀,强怒虽严不威,强亲虽笑不和。”只有切入作品所塑造的生活情境,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特定情境、氛围之中,才能透彻理解,才能通过我们的口、容、形,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来。如文中精彩的赛龙舟场面,在赏析时,

5、我就让学生抓住划船小伙子们的动作描写,认真揣摩刻画人物动作的几个准确简练的词语。之后进行情读,真能使人如历其境如睹其人,如悦其情,获得享受。 教得活,方显语文教学的功底。这里的“活”,是指课堂教学内容的可伸缩性、教学程序的可变更型、教学方法、方式的随机性。语文课堂之所以魅力独具,就在于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受知识衔接的线性排列和认知规律的制约,非得按部就班,而语文课堂是开放的。课堂上有太多无法预知的东西。学生的思维状态、沟通的能力、对某些问题的敏感程度等等,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就要随时改变课堂教学的轨迹。如在提到端午的来历时不了解知道屈原若我给学生补充屈原的有关资料的话,会占用一些时间,课上不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