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钱塘湖春行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的相关情况,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2、注重诵读,通过反复朗读来赏析诗歌,品味语言。3、培养对古代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白娘子与许仙的缠绵多情、梁祝的千古绝唱、苏小小的西泠(lng)松柏、济公的济世豪情,每一段传说,每一个典故,每一则诗词题咏,都掩映在烟波浩淼的西子湖畔,散发着淡淡馨香,为这个城市增添着动人的色彩。 直到今天,杭州依然不负天堂之美誉,是中国最有诗意的城市之一:山清水秀、烟柳画桥、亭台楼阁、长堤流水、古迹珠联、蔚然奇观,和两千年的深厚底蕴以及历史传说相得益彰。(课件:配乐图片欣赏西湖美景)让我们跟随图片去游览杭州西湖吧!上有天堂,下有
2、苏杭。怪不得当年苏轼会写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去一千多年前的西子湖畔看看,和唐朝诗人白居易共同领略西湖特有的美景。(课件出示题目作者)西湖古称“钱塘湖”,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题目点明了什么?时间地点和内容。春行,即春天出游。而面对如此美景,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怎能按耐住兴致,不到西湖游览一番呢?二、简介诗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将红色字体的文字在书下注释圈出,没有的补充进去。完成后用一分钟时间快速识记。他生于乱世,年少聪颖过人却读书刻苦。做官后他直言进谏仕途生涯却不得志。他的诗歌政治倾向非常鲜明,重视讽喻。贬谪、外调反而使他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代表作琵琶
3、行正是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而本诗也是他外调杭州,妙手偶得。他爱江南的山水,在苏杭任职期间更是政绩显著。晚年看透世事,独善其身,诗歌反映民生疾苦,崇尚简单易懂。三、 整体感知诗文(朗读法)学习他的诗歌,我们先要从朗读做起。诵读是学习古诗的基础。1、 自由朗读.发现问题,正字正音(板书课题)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音,不会停顿的诗句将它们勾画出来。有读不准的字音吗?2、抽生朗读,普通话朗读,指正老师想请一名同学来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他同学认真听。(这名同学读得很认真,同学们也听得很认真。有没有哪个读音不确切?通常来讲,同学有两个字容易读错:没马蹄m白沙堤d)古文不仅要重
4、视朗读,书写正确也很重要。其中啄春泥的“啄”字历年来有多人写错。应该3、听诗朗颂/配乐朗读练读现代作家梁晓声说:读书是一种幸福,现在我们就来享受这种幸福。下面,我们听录音读,用心灵去聆听西湖迷人春景的花香鸟语。 (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停顿。)4、模仿朗读/各组抽读我们也能像示范一样得出韵味吗?请同学们自由的模仿朗读老师总评:诗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思想感情,我们朗读时,要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学们刚才朗读时停顿、语速读得都不错但感情不饱满,或者没有感情,这是因为对文章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下面我们就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理解诗文的内容,想象画面。四、设置情境,理解内容。体会诗歌情景
5、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启发式、合作探究式)1、齐读全诗,找一找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描写的 (春)2、春季按时间分为早春、仲春、暮春三个阶段,本诗是春天的哪个阶段?早春,也叫初春。3、围绕诗眼“春”,诗中勾画了哪些早春特有的景物(水、云、莺、燕、花、草等)师 我们能否从诗中找出表现初春的词语?怎么体现的。结合注释回答(板书)生 “水面初平”,春天来了,雨水增多,湖面上涨。与堤岸平齐。生 “几处早莺”,并不是处处,初春的鸟儿还不多。早来的黄莺鸟。生 “争暖树”,春寒未退,所以莺争着栖集在向阳的树枝上。生 “谁家新燕”,并不是家家,而是零星几家,说明春天刚开始,飞回的燕子为数不多。生 “啄春泥”,燕
6、子刚开始筑巢。生 “乱花渐欲”,色彩斑斓的花朵慢慢地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春花初放让人迷乱。生 “浅草才能,没马蹄”,小草不高,仅仅能没过马蹄。唐代时,人民生活富足,有骑马游春的习俗,在江南更是如此。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本诗语言精练用的巧妙,初平、早莺、新燕、浅草、处处、谁家都写出了早春的西湖生机勃勃的景色。4、诗人虽然是骑马游览西湖,可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在游览西湖的时候,是按照怎样的路线走的,都到了那些地点?从全湖一个标志性建筑孤山寺的北面写起,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至最爱的白沙堤为终点。这样
7、,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诗歌结构严密,使诗中的春景本是一些零散的片断,组合成一幅幅流畅的画面。5、通过对这些春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喜悦)(板书)6、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喜悦和恬静之情7、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由衷喜爱,体现在哪个词上呢?“最爱”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白居易是其中的典范。 老师来讲个典故:有一次,白居易从孤山寺饮酒归來,在堤上走着走着,不觉诗兴大发,当即吟成了一首这首钱塘湖春行,这时,有一個老婆婆也在白沙堤上看风景,白居易就走上前去,对老婆婆說:“我刚才做了一首詩,念给你听听,好不好?”于是就把
8、这首诗吟颂了一遍.老婆婆听后说道:“这诗好啊!”,之后提了一个建议,能否把“我爱湖东行不足”中的“我”字换成“最”因为白沙堤不是只你一人最爱,这也是我们全杭州的最爱,这样就吟出了许多人的心思了。 像尾联这样直率的抒发情感的这种手法,我们称之为直抒胸臆。(板书)五、归纳总结(一)引导同学们归纳诗歌的特点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了解了一些诗歌的特点:1、往往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喜爱之情2、通过形象(景物)寄寓思想感情。 寓情于景。3、语言精练。 最爱4、押韵,有节奏感。(二)小结:本诗是一首七律,通过描绘西湖 “ ”(时节)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 之情。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笑的西
9、施面影。这首诗寓情于景,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六、练习题同学们学会了吗,我们来做道练习题吧。七、拓展阅读忆江南 诗人如此钟情杭州,是有一定缘由。白居易少年时,曾随父避乱越中,广游江南,从此接下不解之缘。年过半百时得以出任杭州刺史,后又任苏州刺史,算是圆了平生心愿。晚年虽返回京都,但依旧思念江南,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白居易的春景美不胜收,我们再来看看他同样写杭州秋景怎样?1、读诗歌2、找出体现秋的景物? “山寺”,指的是西湖西边的灵隐寺。传说灵隐寺的桂花树是从月宫中掉下来的。作者曾在寺中赏月,中秋节桂花飘香。然而,词人回忆杭州还有另一种境界使人难忘。那就是
10、“郡亭枕上看潮头”,八月十五钱塘江潮是大自然的奇观,潮水的浪峰可高达数丈,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潮水了,以幽闲的笔墨带出惊涛骇浪的景色,与上句“山寺月中寻桂子”的静谧而朦胧的美的境界形成鲜明的对照,3、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忆是杭州”又突出了作者最喜爱的一个江南城市。所以他在回到北方以后,又产生了“何日更重游”的愿望。第二首词便像一幅杭州之秋的画作了。译文: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卧其上 ,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结束语: 同学们,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如果把文学比作连绵的群山,那诗歌就是群山之峰。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颂这之中一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修养。虽然刚学的这首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现在我们初步掌握诗歌欣赏的一般方法,我国的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光彩夺目,我们可用此法去自学一些名篇,继承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我们责无旁贷。作业设计(积累诗句):(1)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关于西湖、春天等有名的诗句。(2)背诵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