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效课堂存在问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61788 上传时间:2025-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课堂存在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效课堂存在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张庄乡张沙窝完美希望小学 刘翠 2015.09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我县建设高效课堂活动开展以来,教研室中学组全体工作人员开学以后全部深入到各初中校进行督导、听、评、导课,从检查情况来看,高效课堂建设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各校非常重视此项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为开展高效课堂活动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利用假期开展了多种形势培训,使我县高效课堂开局顺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建设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为破解这些难题,扎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我对高效课堂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现将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逐项进行诊断,并就破解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问题一:教师专业素质与高效课堂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观念陈旧,面对新的高效课堂要求,不能尽快进入角色,没有彻底转变教学方式,没有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意识,对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放心,不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习小组积极性,课堂沉闷,没有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效果。二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差,要么放任,要么仍然控制课堂。在学生学习产生障碍,提升出现困难,产生歧义,甚至出现错误时教师点拨不到位,错过拓展升华的时机。三是教师缺乏激情,不能点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激情。四是不能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基本功)。 对策:(一)加强教师培训,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李炳亭强调:高效课堂是教育概念,有三大系统做支撑(全新的教学系统;以学评教的评价系统;开放搞活的文化系统),强调“两唯”(唯生、唯学)教学,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现在教育急需要重建两个关系,即教服务于学,师服务于生。这是由“地心说”到“日心说”的拨乱反正,是对课堂“乱伦”的彻底颠覆。围绕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引导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观,要熟知“五步三查”流程,遵照模式,按部就班,并在教学中创造性实践,经由“临贴——入贴——破贴”,最终达到不唯模式境界。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追求,“责任心是最大的道德”。要把“爱学生和尽责任”作为教师最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的底线要求,消除职业倦殆,使教师始终充满激情和工作热情,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热情激发热情,用思想碰撞思想。李炳亭先生强调:教师作用只是体现在两头上,煽风点火,做学情调查,现场做出决策。学校要围绕高效课堂建设,明确要求教师:如讲课超过10分钟,就上升到师德问题,一票否决。 (三)建立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按照高效课堂要求,发挥学科教研组集体智慧,每一节导学案都要经教师个人备形成个案、学科组集体备形成共案,再由教师课前二次备形成学案、课中续备、课后补备五个环节,力争每位教师上的每节课都成为全校同学科最高水平的课。 (四)建立课后反思制度。教育家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学校要重视和加强教学反思,建立制度,落实任务,使之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文化。每位教师每节课都要写出反思,每周写出不少于500字反思。 (五)打造一支骨干教师团队。引导教师转变角色,变“二传为一传”。李炳亭先生说,教育要解决两个问题,“让普通教师上不普通的课,让普通的学生学习不普通”。这就要求我们在课改中抓典型,树标杆,发挥标杆作用,同时,要树黑标(问题课、问题教师),大力开展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问题教师上过关课活动。 问题二: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与高效课堂不相适应。一是不会学,二是学习效率低,三是不善于合作学习,四是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课改后不配合教师。一些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按导学案要求去学,预习速度跟不上课堂节奏,效率低下。学生不能借助学习对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多数课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 对策:这里核心是会不会学问题:“没有训练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可能会学。如果单纯依赖‘喂’,给双筷子也自然不会吃”。 (一)加强学法指导。利用班会、校会、课堂等途径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指导学生会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会学、学会、乐学、创学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读书习惯、思考习惯、自己纠错习惯、质疑习惯。抓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各校务必抓紧抓实。 (三)加强小组建设。“课改是学生的事,要发动学生,光动教师没用,不能就技术而技术,给马车换发动机是没用的。”各校要把学习小组建设做为高效课堂建设的关键来抓,要选拔好学习小组组长,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学习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火车头、动车组,要善于利用学习领袖,把任务下放给小组组长。要让每个孩子有机会当组长,都有不同的角色体验。要无限放大展示,敢于直面问题。所谓高效,同步开N个窗口,同步展示,及时反馈。围绕反馈来做,要做好“学生对子”之间的测评,初中要把作业量减下来,当堂的问题当堂毕,课外尽量别留作业。 李炳亭先生强调,课改就是一句话,变“二传”为“一传”,二传教师即使会传,也会走样,受心态变化影响,热情不再高昂。当教育依靠教师的时候,一定是失败的。“谁都不可以无限放大老师的作用和功能。教的功能到底有多大,教育现状已经给出了答案。课改说穿了,就是让学生直接和知识对话。变“配餐制”为“自助餐”,解决教学成果对教师的依赖性。要牢牢记住: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让他们自己作主。 (四)建立学生组织“三驾马车”。课改的精髓,就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李炳亭先生说:“校园里,让学生动起来,哪个老师还不改变,你来讲就是侵犯我的权益,是对我的不尊重。”对此,我们要认真领会,大胆探索建立学生课改组织。 学生课改组织的“三驾马车”是“学管会”、“学生会”、“团委”。“学管会”要任命学生担任校长,严肃、正规、郑重,明确宣布第几任学生校长,发聘书,授权杖,让学生终身难忘。举办交接仪式,强化责任意识,训练组织能力。如果每周一轮换,每年将影响40个孩子,其影响深远。学校有什么部门,学生就组建相应的组织,这样,学校就活了。让孩子们演讲,让孩子们竞标,让孩子们评比,让孩子们测评……。有些管理交到学生手里,面貌马上就变,学生铁面无私,热情尽职,比职业倦怠的老师强。学校门口设大黑板,学生把问题写黑板上,校长组织相关人员开现场会。让每个孩子成为学校的主人,从高效学习到自主管理,这是质变——自治。 团委,也要有学生担任,只有学生担任才会活起来。团委要策划一系列的活动。 问题三:评价体系还不健全,制度不全,方案还不完善,有的学校制定方案只是大框,评价手段单一,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对策:(一)建立学生小组评价机制。一是要建立激励措施,每一个班在门的后面要设评价栏,分组、按成员喜好起个组名,学生评价要及时,落实到小组,统计发言次数,及时给予评价,公布表现最优秀的是谁,鼓掌,记红星等。孩子都看重星,那是面子是尊严。二是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评出日优秀、周优秀、月优秀、季度优秀、年度优秀,全校最优秀。表彰月优秀、季度优秀、年度优秀,全校最优秀的学生,让每名学生持续地充满激情。 李炳亭先生强调,儿童的心理就是争强好胜的。教育的使命是就是发现儿童,研究儿童,只有知道儿童想什么,才会有方案。课堂问题单纯用课堂是解决不了的。文化、等级制、优秀小组、优秀对子……评价的范围要广,评价的尺度要活,评价的激励要强。 他提出,班级是一个社会,是一个国家。班级文化最有做头,班级管理无止境。8个小组,分开,这4个组叫A班,那4个小组叫B班,当权的、在野的,轮流执政,班级肯定活!班级可以搞货币流通,搞班级货币,一人一万块钱,坐前排和后排,“消费”不同。扫一次地奖多少钱,违一次纪罚多少钱,一年下来,就有了贫富差距,再开展“扶贫工作”——给他“赚钱”机会。同理,班级可以设检察院、法院,按班规进行法庭审理,这样班会内容就丰富了!用心去构建这样一个“国家”,让学生自我管理,不再厌学,学到传统课堂学不到的东西。 (二)建立领导干部分工负责的检查督导组织。要建立以学评教的系统。不利用学生来评教,不从学生检验教学效果,不把学生放在眼里,课堂永远不会高效。检查督导组织要深入每一节课,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以此评价教师,并将每节课评价结果累积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互评互查机制,共同提高,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 (四)建立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学生、优秀教师表彰制度。开展优秀小组、发言积极分子、歌唱之星、书法大师、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等评选活动,要定期组织优秀小组长、学生、教师作先进报告会,营造比学干帮超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加学生幸福指数。 问题四:导学案。一是缺乏分层教学要求,对A、B、C三个层次目标、任务不明确;二是设计、布局不合理;三是没有理顺与教材的关系,有的照搬教材,有的成习题集,缺乏“制导性”;四是有的直接从网上下载,脱离学生实际;五是管理层普遍对导学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策:专家将导学案比作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是GPS、是渡船,足见其重要性。何为导学案?引导学习的方案就是导学案,学是核心,案是设计。导学案就像学步车,让学生由“学步”到“奔跑”。导学案是辅助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学生会学。导学案有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出示目标,这节课学什么,一目了然。学生接到导学案,哪个题会哪些不会非常清楚,学会不会的,就达到目的了。第二步是围绕目标制定学法指导,以前是备教材,现在是备学情,备学法。李炳亭先讲,编导学案就像老妈做饭,她知道哪个孩子喜欢吃什么东西,所以做饭菜可口适宜。建议老师用八成精力来编导学案,把一成精力放在课堂上。导学案要有重点提示,要有具体的学法指导,不“喂”了,连“筷子”都不给,怎么让学生吃。导学案奥妙在“分层”,在因材施教上,老师下再大功夫都不为过。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