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 -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其中一组的解说员展示搜集的材料如下方框。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
1.位于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
3.其统治者称“法老”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2.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最应参考的资料包括以下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阿迪加在小说《白老虎》中写道:“印度这个国家在她最富强的时候就像一个 大动物园,一个自给自足、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动物园。,姓哈尔维的人家做糖果;姓牛倌的人放牛;贱民挑粪。”这一描述从侧面反映了古代印度曾推行 ( )
A.班田收授法 B.租庸调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度
4.下图所示的古希腊历史人物对当时雅典政治的最大贡献是 ( )
A.极大地扩展希腊的疆土 B.确保所有居民的民主权利
C.推动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D.促进雅典城邦经济的发展
5.自人类伊始,军事领袖们就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最近,有外媒评选出史上十大军事领袖。其中,排在第一位的这位军事领袖,在公元前4世纪后期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这个人是 ( )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6.2018年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与到访的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莫迪表示,印中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两国交流源远流长。下列文明属于古印度的是好 (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荷马史诗》 D.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7.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中国的唐朝和欧洲。其中向中国的唐朝“拜师学艺”指的是 ( )
A.幕府制度 B.大化改新
C.独立战争 D.工业革命
8.阿拉伯半岛南靠阿拉伯海,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北面与亚洲大陆主体部分相连。总面积达32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半岛。这一地区最早由谁完成了基本统一 ( )
A.穆罕默德 B.释迦牟尼
C.汉谟拉比 D.成吉思汗
9.“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子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
应出现于 ( )
A.古代印度河流域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10.庄园法庭是庄园的组成部分,拥有一定的 司法权。实以下关于庄园法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
A.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B.佃户利用法庭维护自己权益
C.帮助农奴逃离庄园,进人城市 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11.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12.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13.11- -12 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 )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14.“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美学家蒋勋在这里评价的文化运动是 ( )
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宪章运动
15.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藩筒,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材料中“古学复兴” ( )
A.弘扬了宗教神学观念 B.促进了世界连成一一个整体
C.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D.冲击了宗教神权束缚
16.1492年的天,巴哈马群岛(今古巴、海地附近)的居民见到了来自欧洲的“客人”。 这些“客人”是 ( )
A.拿破仑及随从 B.达·伽马及船员
C.哥伦布及船员 D.麦哲伦及船员
17.布克哈特说:精神枷锁打破后,意大利人通过航海事业发现了新世界。“发现了新世界”是通过哪一事件实现的 (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 D.宪章运动
18.19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因为 ( )
A.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 B.“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强大工业国 D.英国是最大的奴隶贩子
19.有学者统计,在1500年至1800年期间,美洲非裔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西半球正在不断地“非洲化”。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
A.殖民扩张 B.“三角贸易”
C.工业革命 D.人口的自然流动
20.下面示意图反映的“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对“三角贸易”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造成了非洲长期的落后中
③给美洲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④最先进行“三角贸易”的是英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不同肤色、不同大陆的人们共同缔造了人类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世界古代文明,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世界古代文明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流,土地肥美,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巍峨壮观的埃及金字塔、严密完备的巴比伦法典、千姿百态的印度佛像、灿烂辉煌的中国青铜文化,无不充满着智慧与神奇。
材料二 古希腊是欧洲 文明的发祥地。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明显不同于古代东方。古希腊……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古希腊文明的勃勃生机与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
(1) 材料二中的古代文明与材料一中的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4分)
(2)“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的是哪个城邦?这一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是在谁执政时期? (2分)
(2)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成果?(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典型的西欧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庄园就是一个村子。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直领地和佃户份地两部分。领主直领地由依附于庄园的佃户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佃户的小块份地则由佃户自己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佃户一家的生活。佃户的身份有的近似奴隶,由领主供给饮食,还须由领主支付一定的实物及货币。他们担任的是庄园中长年需要人从事的工作.如运输、放羊、挤奶等。
材料二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很多年后,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的某些国家和地区。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庄园里有哪些劳动者。(2分)
(2) 材料二局面出现,说明当时西欧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4分)
(3) 分析上面两则材料,说明中世纪西欧处于什么社会形态。(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非洲运来奴隶,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
材料二 《一千零一夜》以古波斯语的《一千个故事》为蓝本,吸收印度、阿拉伯、埃及、希腊等地童话、传说、传奇等,以插叙手段连缀成书。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帝国”是哪一国家?(1分)
(2)材料二中的《一千零一夜》又叫什么名字?(1分)
(3)材料二说明了阿拉伯人的什么特点?(2分)
(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1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 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一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材料二漫画可以通过写实、比喻等方法绘图述事。
(1)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
(2)材料一中说,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请列举该时代的两位巨人及其代表作。(4分)
(3)阅读材料二,图二的思想主张与图一相比,有哪些不同?(2分)
(4)有人说“巨人的时代”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492年,一群疲劳不堪的欧洲水手,经过数月的航行终于登上了一块他们从不知晓的大陆,当地的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新奇,当地居民的装束,听不懂的语言.....
(1) 材料一中人物是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分)
(2) 材料二中的情形应与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哪次航海活动有关? (1分)
(3)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分)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月考历史答题卡
考号 考场号 座号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 选择题(20小题,20分)
1. [ A ][ B] [ C ][ D ] 2. [ A ][ B] [ C ][ D ] 3. [ A ][ B] [ C ][ D ] 4. [ A ][ B] [ C ][ D ]
5. [ A ][ B] [ C ][ D ] 6. [ A ][ B] [ C ][ D ] 7. [ A ][ B] [ C ][ D ] 8. [ A ][ B] [ C ][ D ]
9. [ A ][ B] [ C ][ D ] 10.[ A ][ B] [ C ][ D ] 11.[ A ][ B] [ C ][ D ] 12.[ A ][ B] [ C ][ D ]
13.[ A ][ B] [ C ][ D ] 14.[ A ][ B] [ C ][ D ] 15.[ A ][ B] [ C ][ D ] 16.[ A ][ B] [ C ][ D ]
17.[ A ][ B] [ C ][ D ] 18.[ A ][ B] [ C ][ D ] 19.[ A ][ B] [ C ][ D ] 20.[ A ][ B] [ C ][ D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1)(4分)
。
(2) (2分) 。
(3) (4分)
。
22. (1)(2分) 。
(2) (4分) 。
(3) (2分) 。
23. (1)(1分) 。
(2) (1分) 。
(3) (2分) 。
(4) (1分) 。
24. (1)(2分) 。
(2) (4分)
。
(3) (2分)
。
(4) (3分)
。
25. (1)(2分) 。
(2) (1分) 。
(3) (3分)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