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网络表情符号》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结合本文内容,学习方法及其作用,并加以熟练使用。这也是本文的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测,听写字词:
酝酿 嘹亮 宽敞 窥伺 岑寂 叫嚣 憩息
(请两个同学上黑板做)
二、复习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同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探究学习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① 作比较:作者将中国、美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表情符号对比,说明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表情符号可能有不同含义的特点。
② 举例子:“日本人还在笑脸旁边加上别的符号作为修饰物,表现更为丰富的表情,如表示为难而尴尬的样子,表示脸上滴下汗水,表示被气哭了,这些日式表情符号在东方国家的互联网上很受欢迎。”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日本人的表情符号更为丰富。
③ 举例子、分类别:“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国内网民不仅能够轻松地使用已有的表情符号,还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表情符号。有的选取名人的表情,配上文字,幽默十足;有的从动漫中获取灵感,衍生出许多新卡通造型;还有的制作作者用自己的头像,创造出独具个性的表情。” 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网民不断地创造出新的表情符号。
④ 举例子、打比方:“这个原本很生僻的字,被网民赋予了“郁闷、悲伤、无奈”的新义。其实,……‘眉毛’下面则是无奈地张着的嘴。”运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列举“囧”这个例子,把“囧”的不同组成部分比喻成人的五官,具体准确地说明中国网民创造的中文表情符号独树一帜。
归纳总结: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内容服务的:
1. 要么讲了说明内容后,用说明方法说明,即说明内容可能就是说明方法前的一句,也可能是更前的一句。
2. 要么用了说明方法后,再总结说明内容,即说明内容可能就是说明方法后的一句,也可能是更后的一句。
3. 或说明内容隐含在说明方法这一句之中。
4. 也可能是这一段或这一部分的中心。
四、练习巩固
第四单元试卷第10、14小题:
10、“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14、文章引用了一艘英国军舰遇风浪沉没的实例,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案:引发克尼格对蜂窝结构再作数学计算,突出蜂窝构筑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引申练习:《蜘蛛》第一段引用了谜语,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增加了趣味性,吸引读者,同时总起下文,准确形象地写出了蜘蛛捕食的特点。
归纳总结:说明文开头段落的作用,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 结构、内容方面:引出下文,文章开头段落通常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 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
五、板书
说明方法→说明内容(对象+特点)
句中→上下文→该段中心→全文中心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积极参与、配合,思维活跃,较好地把握了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同时小组的自主活动与个体的个性思维相结合,充分展现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