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的誓言课后教学反思东升镇旭日中学 何亚男通过磨课试讲以及此次的正式录像课等一系列活动,我很庆幸自己又有了这么一次展示自我教学能力的机会。录像课已结束,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课后的教学反思仍显得尤为重要。现反思如下:一、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我认为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我的教学设计。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从课文的导入,到课文的正式讲解,每一个环节的设置,我都花了大量的心思,力求做到既精练简洁,又能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故乡土地的情感,进而提升自我爱国主义情感价值观教育。从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来看,这样的环节设置,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结束时,同学们齐声、高声朗读梁启超先
2、生少年中国说中的精彩段落的那个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也相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他们会接受到很好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进而发奋图强,努力学习的。本课是人教版(2016)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就是“家国情怀”,无论是前面的黄河颂,还是最后一课,都从各自独特的角度阐释了这一主题,而本课也不例外。正如我在“板书设计”环节中所展示的那样:“忆土地”、“诉深情”、“失土地”和“立誓言”,四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对故乡土地描述得越美丽丰饶,作者对失去故乡土地的悲痛就越深沉,发出的战斗牺牲的誓言就越强烈,升华到“爱国主义”层面的情感就越高昂激越!这种情感发展思路,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我也
3、反复提及,无非就是告诉同学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进而由课内“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延伸到课外的“家国情怀”情感教育,让他们自己朗读,自我感受;自己练笔,自我升华。二、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其一、整个课堂中,仍然缺乏对同学们反复朗读、多形式朗读的引导和训练。虽然也有,但因本课“独特的倾诉式语言”的特殊需要,多种句式引导着读,读字音,读情感,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者的心声,才是至为关键的,而我在课堂上所引导的那些朗读仍是远远不够的,也是远远不够深入的。其二、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学生参与度不是很理想。正如上面所说,这篇课文的最大特色是“独特的倾诉式语言”,如果朗读上不过关,这种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效果就没有办法很好地呈现。在本堂课的前半节,因是完全陌生的班级和完全陌生的学生,我跟同学们在教与学的互动上存在一定的偏差,而同学们也表现出短暂的“慢适应”,致使参与讨论问题的积极性不够,课堂气氛曾一度低沉过。虽然后来的互动效果也逐渐好了起来,甚至越来越好,但就本课的语言需要和情感需要而言,仍然有待加强。以上就是我对本堂课的课后教学反思。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不吝赐教,多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