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03年和2004年中财博士生入学考试资料
2003年
经济学资料
一、简答
1、如何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国企治理结构如何创新?
3、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4、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贡献。
二、论述
1、十六大报告中收入分配理论的新发展。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依据和措施。
一、简答
1、有人怀疑2001年中国GDP实际增长没有官方公布的那么高。如何看待?
2、推证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3、如果M预期=M实际,产量波动仅来源于随机扰动。
4、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索罗)。
5、无限期重复博弈条件下,政府采取什么战略实现零通胀?
二、结合国情说明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2004年
经济学资料
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共60分)
简述题 每题7分,共28分
1。阐述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容
2。说明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
3。现阶段如何深化和完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概述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恩格尔和格兰杰的学术贡献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论述题 每题16分,共32分
1。试论述为什么和怎样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2。试论述科学的发展观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而、西方经济学 40分
简答题5*5
1。为什么说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又不能简单地以它的多少来衡量一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2。推证和说明厂商投资对利率敏感程度的政策意义
3。请推证和说明当工资不能灵敏地对价格变化做出及时地反应时,总需求扩张的实际影响
4。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索罗)模型证明产量的储蓄弹性与均衡处产量的资本弹性有关
5。在货币政策博弈当中,博弈双方货币当局和工会的策略分别是:是否增加货币供给和是否提高工资,其支付矩阵(用货币测度的好处)如下:(工会、政府)
政
府
不增
增
工
会
不增
增
(6,6)
(1,10)
(10,1)
(2,2)
请说明:1)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
2)跨期重复博弈的结果
论述题 15分
请讨论浮动汇率制和资本有限流动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效果
(如有可能应结合图示回答上述各题)
中央财经大学2005年考博试题-经济学(题型基本不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 简述(7*4)
1. 简述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2008年)
2. 评“国企应从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论。(宏观调控原因及手段2008)
3. 股份制为什么能成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
4. 体制模式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
(二) 论述
1. 论述WTO条件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2. 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治理。
二、西方经济学(要求尽量画出图示)
(一)简述(5*5)
1. 影响宏观经济的变量有哪些?这些变量有什么特点?
2. 简述边际税率的变动对收入的影响。(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三元悖论)2008,似乎是,不太确定)
3. 在索洛模型下,储蓄率的变动对消费有什么影响?
4. 如果实际经济偏离国际收支均衡,对收入和利率的调整压力。
5. 在什么情况下,央行采用不变的货币存量增长率,会使货币政策无效?
(二)论述
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15)
专业课(2008)
三选二,博弈论成因及发展;2006年诺奖贡献
根据专业选择一个题目做答:国民经济学是宏观调控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论
英语题型
单选,完型,阅读,英译汉,汉译英,作文(中财英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