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5 大地的震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
2.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设计避险方案,培养学生思考、统筹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遇险沉着冷静面对的生活态度。
2.培养不畏惧自然灾害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思考、统筹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小木条、小信封、校园平面图。
四、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导入 出示大量地震后的图片。
问题 地震后是怎么样?有哪些危害?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地震的现象及危害,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相关的应急措施。
新课讲解:
活动一:地震有什么危害?
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到最近有关地震的新闻报道?
收集 收集地震资料,了解地震带来的影响。
问题 地震带来了什么灾害?你认为地震对灾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地震引发房屋倒塌。地震致使公路和铁路扭曲,变形。被震裂的大地。地震引发的海啸)
媒体 播放“介绍地震和海啸的现象”的视频。
目的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灾情,并表达感受。
导入 给出多幅情景图(居室、商场、野外、马路等)。
问题 假设地震在这里发生,你会怎么样做,为什么?
地震引起的海啸、山崩现象是怎样的?
目的 创设情景,了解学生前一部分的知识掌握情况,适时做出评价。
活动二:设计紧急避险方案
导入 人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地震造成的伤亡?当在学校上课时发生了地震,怎么办?
问题 有哪些求生用品?求生通道在哪里?逃生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 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工合作,调查了解学校及学校周边地形、环境、人员等在地震发生时影响撤离的各个条件因素,然后让学生画出有关地形的平面图,再设计逃生的路线和方案。
演习 防震演习(实地演练,适时指导)。
目的 提出问题,加深学生的日常防灾意识。课后结合校园实际,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