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对比(第一部分).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853956 上传时间:2025-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对比(第一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对比(第一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对比(第一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对比(第一部分)教育部课标修订组一、课程性质实验稿修订稿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说明:以前的表述太过宽泛,适合于任何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需要更准确地进一步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特点。(1)内容的综合。首先,从内容的设置来看,课程标准已经充分考虑到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者的有机综合,又考虑不同学习阶段突出某些重点内容,并依据学生成长逻辑和生活主题,安排教材内容。从宏观方面来说,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国策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在七、八、九

2、三个年级的教材之中。这意味着,新的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初一年级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内容,初二年级主要是法律方面的内容,初三年级主要是国情方面的内容,而是四者的有机综合。当然,不同学段有其自身的侧重点。相比较而言,七、八年级的国情知识综合得少一些,而九年级的法律、心理方面的内容少一些。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成长规律及接受程度。从微观来说,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性的。老师们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到这种综合性。现行的教材所呈现的知识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因此,学习时应该注意到与后面的联系与综合。比如关于“交往”的有关知识,在七年级只是涉及到与同学交往的原则、方法、闭锁心理等,然后进一步扩

3、大到与成人(父母和老师)交往的技巧、疑惑、代沟等,到八年级时就再扩展为网络交往的道德和规则,到了九年级就再拓展为国际交往的原则和策略了。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的需要,在教学中,作为老师一定要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教材,给学生一个完整、综合的认识。(2)逻辑的综合。其次,从课程的逻辑来看,课程的三大部分“成长中的长”、“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每部分都涉及到心理、道德、法律、国情这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些严密的逻辑关系。比如,在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着重强调交往之道,从心理上看要克服逆反心理、青春期闭锁心理,从道德上看要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平等地对

4、待他人,而逆反心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我行我素,很容易因为对对方不尊重、不宽容造成对他人的伤害,这种伤害严重的话就会触犯法律,就社会而言,这种心理也会影响个人更好地走入社会、适应社会,导致一些偏激言论及至行为的出现。因此,如果教师能够整体把握这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讲述其中一点时,其它借机渗透,能够使自己的教学更加丰满、厚重。(3)教学的综合。从具体的教学来看。可以采取借机渗透的方式。一是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来分析、思考。比如同样讲环境问题,在探讨其危害时就不能仅仅从社会层面看问题,可以联系学生,看看严峻环境对个人身心造成的伤害,可以联系他人,看看破坏环境行为的实际是一种自私

5、自利不顾他人的行为,可以联系法律,看看国家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从而警示我们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善待环境。二是挖掘素材内涵。在讲某一方面的问题时,我们固然需要把重点放在所要达成目标的探讨上,但是也不止此,可以就这一素材本身涉及到的其它方面内容作适当扩展,以期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比如,我们讲生命安全权,用到食品安全的素材,这个素材可能还会涉及到食品安全法、涉及到一些企业的责任人的行为,我们可以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心理、道德角度来分析,还可以从国家的治理等角度看人大、政府的相关作为。三是联系相关学科。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强调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这也

6、代表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讲“科教兴国”时,应结合历史课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来加深理解;讲“孝敬父母”时,应联系语文课中的“父母亲情”专题来激发情感;在讲“环境污染”时,应结合生物课上的“生物链”等知识来理解。实现“大学科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是学生的要求。朱明光:如果要整合,我们认为应该体现在具体情景中,仔细剖析其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心理的要素和要求、法律的要素和要求,国情的要素和要求,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建构真正综合的教材体系。例如,在一个法律案例中,可以从道德角度予以审视,从心理角度予以剖析,从法律角度予以评判,从国情大背景下研究其后果,并由此得出不同德育要素提出的不同要求。整合宜追求综合范围

7、适当、建构形式合理,实现综合与分类的统一。针对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核心概念来综合、配置相关知识点。切忌任何问题都强调整合,如有些心理问题,就不太适合用道德的标准来评判。(4)练习的综合。曾经有这样一个测试题,大家看看:近年来北京尘暴现象严重,引起人们对生态局势的担忧,记者来到怀来县的“天漠”探察,当地老乡告诉记者,此处沙丘前几日一场大风之后,又向南大约移动了一米。这里距北京天安门广场仅70公里,如果不下大力气加以治理,“天漠”的黄沙威逼北京只会有增无减。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我国面临的什么问题?(2)你能分别从法律、道德、国情等方面为阻止“黄沙逼京”出谋划策吗?这个练习题不仅从知识

8、上综合了至少三个方面,而且还隐含了出谋划策的行为主体,即国家、社会、公民、企业、青少年自身等如何去做,从更多的层面上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我觉得我们老师需要在平时的考试、练习中多注意这样的综合设计。思想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思想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

9、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人文性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人文性 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

10、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11、;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说明:具体表述作了一定的修改,以提高概括的准确性和指导性,目的是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又适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其中改动比较大的有,“思想性”中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实践性”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实验稿修订稿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位置由二提到一)说明:按本课程的核心、基础和教学观三个方面依次对原有基本理念的顺序作了调整,其调整的依据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原则。同时,对个别的表述也进行了修改。与此同时,指出本课程在一些具体方面的任务,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等。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