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今日三农网,
特种养殖宝典
作者:今日三农网()
黄粉虫的幼虫饲养管理
最大量地获取老熟幼虫作为塘虱鱼的活饵,是养殖黄粉虫的目的。幼虫养殖要获得高产,除了要养好种成虫、多获取虫卵外,幼虫的饲养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幼虫箱最好能叠放在箱架上,也可以直接交叉叠放在养虫房的地面上。在温度为20~35℃、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时,以投喂精饲料为主、兼喂少量青饲料的条件下,刚孵出的幼虫经过80~100天的养殖便可发育成老熟幼虫。幼虫期的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虫卵在25~32℃时约经7天便可孵出幼虫。幼虫孵出后,在整个幼虫养殖期间,室内气温要控制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为65%~75%,保持室内处于黑暗或弱光状态;室外水沟要注满水,不让蚂蚁进入室内。
刚孵出的幼虫体长大约为3毫米,幼虫开始摄食后,其食物主要是孵化箱内的麦麸等精饲料,但食量很小。这时,要注意观察幼虫的密度,如果密度过大,要把部分幼虫分箱饲养,一般每箱放幼虫15万只左右。几天后开始添加精饲料,投喂量以饲料层厚0.5厘米为宜。如果饲料层过厚,底层温度过高,不适合幼虫的摄食生长。但如果缺饵,先孵出的幼虫就有可能残食后孵出的幼虫。为了防止出现营养不平衡,可在投喂精饲料的同时兼喂一些晾干水分的嫩菜叶以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等。当精饲料中出现很多虫粪时,先用60目筛筛出虫粪,再投放精饲料。
经过30天左右的养殖,幼虫长到10毫米以上,箱内幼虫的密度过大,要分箱降低密度,每箱放养幼虫5万~6万只。此时幼虫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摄食量增加,要注意做好投喂和管理工作。投喂的饲料仍以精饲料为主,占70%;青饲料为辅,占30%。每天早、晚2次投喂精饲料及切碎的菜叶、鲜马铃薯片、瓜果皮等,一般每次每箱投喂精饲料200~300克,青饲料100克左右,实际投喂量以黄粉虫当天能吃完为度。特别是青饲料不能过量投喂,否则易在箱内腐烂。
由于幼虫摄食量大,生长发育快,排粪量也会随之增多,每7~10天要用40目筛清除1次粪便。
10毫米长的幼虫分箱养殖管理1个月后,体长可达到18~20毫米、此时要做最后一次分箱养殖,把幼虫养成25~30毫米长的成熟老幼虫。每箱放虫量为2万~2.5万只。
本次分箱后饲养管理工作主要做好以下3点。
第一,提供充足质优饲料。本阶段的幼虫食量最大,生长发育也最快,体重增加显著,因此要求充分供给精饲料及菜叶碎片等。投喂的精饲料和青饲料各占50%,分早、晚2次投喂,每次每箱投喂量为精饲料和青饲料各500克左右,做到当天投料,当天吃完。
第二,及时清除虫粪。此时期的黄粉虫食量大,排粪多,为防止虫粪污染饲料,每3天清除1次虫粪、虫壳,保持箱内卫生。
第三,注意保持养虫房的温度和湿度。幼虫蜕皮12~14次后即成为老熟幼虫,此时幼虫体色为黄褐色,壳硬,并逐渐出现老熟幼虫化蛹,这时就可以用10目筛把幼虫筛出作活饵喂塘虱鱼。如果从中选种,要在化蛹前进行。
乌龟工厂化养殖技术
稚龟暂养期结束后进入工厂化养殖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工厂化自动控温的技术手段,将稚龟――幼龟放养在最佳环境中,加快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稚龟分批出壳后逐渐进入冬季,在自然状态下,稚龟体质差的难以越冬,造成死亡多。在人工条件下,给以最佳温度和全价饲料,采取必要的生态调控措施,冬、春两季在温室中饲养,规格可达500g左右,夏季来临气温升高时将幼龟移出温室进入自然环境的露天池中饲养,几个月后即可长成1500g的商品龟上市。实践证明,稚龟阶段生长缓慢,当鳄龟达到250克以上生长速度加快,当规格达到500克时移到室外饲养阶段生长速度更快,平均每个月可增重200克,其生长速度十分惊人。也就是说,采用工厂化养殖,鳄龟从出生7g左右长成1500g仅需1年的时间,如采用自然温度养殖,不仅成活率低,要达到1500g的商品龟规格需要养殖时间3年。因此工厂化养殖鳄龟可缩短养殖周期2年。市场千变万化,早产出有利于抓住机遇,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竞争力。
工厂化养殖鳄龟的基本要点:
1)温室建造。采用节能型温室不仅投资省,保温性能提升后节约热能。屋顶使用两层薄膜中间夹保温材料的方法,四面墙体夹保温材料,特别注意的是室内地面必须安放保温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温室的保温节能效果,其实养龟温室的新建与造冷库的原理一样,要确保保温效果。
2)控温装置。小型温室或大型温室均可采用先进的专利技术,“龟鳖温室自动热水循环节能加温装置”,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专利号为ZL 01217344.4。该专利最大特点是:使用无烟煤全封闭运行对温室的空气和调节池水体进行自动加温,关键是热水自动循环,保证等温换水需要,每天耗煤量仅为每平方米500g,节能显著。
3)增氧设备。温室中呈现高温、高密度、高污染特征,增氧有助于改善水质,帮助有机物分解,减少污染。一般每500平方米温室配套2.2千瓦的增氧机。
4)进排水系统及池底需一定倾斜,与室外龟池建造的要求相同。排水口用直径10cm的PVC管插入止水,抽出排水,简易可行。
5)食台设置。用石棉瓦斜放入龟池中,水下1/3,水上2/3,投喂饲料开始在食台的水下,逐步移到水上投喂,有利于观察摄食情况并减少残饵。
6)消毒防病。定期用生石灰浆化水稀释后全池泼洒,并可采用先进的臭氧发生器定时自动对养龟水体进行消毒,效果好,成本低。
7)饲料配置。最好自己做饲料,买一套小型的饲料生产机组,使用先进的饲料配方,鳄龟饲料基本成分为白鱼粉、α-淀粉、植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益生菌、益生元,并可添加其它绿色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的鳄龟的生长,减少营养性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成活率。
8)饲养管理。对小鳄龟养成阶段投喂配合饲料,如果是粉状饲料需加水、玉米油、鱼油做成软颗粒或团状,放在食台上。如果养殖的品种是大鳄龟,投喂漂浮在水面的膨化饲料,形成动态的饵料能引诱不爱动的大鳄龟吞食。每天投喂2次,每次投喂量以2小时内基本吃光,仅剩少许为宜。发现水质变化,氨浓度较高,就要及时换水,有条件的养龟场可采用经典的水化学分析方法或现代仪器自动检测水质,并可采用电脑监控的方法对温室内鳄龟活动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现代技术已经做到自动测试、自动换水、自动分析、自动报警。在饲养过程中要特别提醒的是“等温换水”。在稚龟从室外移到室内要逐渐升温,当幼龟移到室外要逐渐降温,注意温度的平衡。在养殖全程始终记住12个字:“环境调控、结构调控、生物调控”,并细细品味。
狐狸在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妊娠狐是全年各生物学暑期中营养水平要求最高的时期,除应保证其营养丰富全价、易消化、清洁新鲜的饲料外,还要求饲料多样化,以保证必需氨基酸互补。
要求饲料的营养水平是:
银黑狐每418千焦代谢能可消化蛋白质不低于10克,北极狐因为是多胎动物,要求还要高些,每418千焦代谢能可消化蛋白质不低于10克,维生素E都要求每头每日为15毫克。
要保障狐群全天供应饮水,饮、食具每天要刷洗耳恭听,每周消毒1~2次,产箱内要铺以垫草,以防寒流侵袭引起感冒。
饲养人员每天都要注意观察狐群动态,发现有病不食者,要及时请兽医治疗,使其尽早恢复食欲,免得影响胎发育。
如果发现有流产征候者,每头妊娠狐应肌肉注射黄体胴20~30毫克保胎。
要做好产前的准备工作每个狐产箱要标明预产期。
产箱在产前5~10天要进行消毒并做好保温工作。
对已到预产期的狐更要注意观察,看其有无临产征候,乳房周围的毛是否较好,有无难产表现等,如有应采取相应措施。
饲养人员还要注意笼舍的维修,防止跑狐,否则常因捕抓跑狐而引起流产,或引起其他妊娠狐惊恐。
幼鹿养殖三步走
一、哺乳仔鹿
仔鹿出生时,其身体浸遍胎水,如母鹿未能及时舔干,会使仔鹿体热散失过快,引起衰弱和疾病,此时须用草把或布块将其擦干。仔鹿出生后应及时哺喂初乳,对母性不好或泌乳少的母鹿,要人工辅助仔鹿哺乳、转由同期其它母鹿代养或人工哺乳。在初生仔鹿喂过3-4次乳以后,就可进行打耳号和产仔登记等工作。两周龄后要补饲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配合精料和鲜嫩的青绿多汁以及质地柔软的青干草,并设置水槽,提供洁净饮水,逐渐锻炼其采食消化饲料能力。仔鹿的生长发育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是到了哺乳的中期和后期,母鹿的营养供给已不能满足仔鹿生长发育的需求,如不进行人为补饲就会出现肢长身短发育不良现象。
二、离乳仔鹿
一般等仔鹿能采食消化大量青饲料满足自身生长发育需要时予以断奶。断奶后的仔鹿应按性别、日龄、体质强弱等情况每30~40只组成一个离乳仔鹿群,饲养在远离母鹿的圈舍内。刚离乳的仔鹿往往鸣叫不安,食量大减,应精心护理并多呼唤接触鹿群,以使仔鹿尽快适应新环境并建立人鹿亲合。离乳鹿舍要清洁、温暖、干燥,饲料要适口而富于营养。
三、育成鹿(生后第二年至第三年的幼鹿统称为育成鹿)
育成鹿的生长速度快,一般经过一年的育成期后,公鹿可达成年体重的50%~55%,母鹿可达成年体重的70%以上,平均体重达50千克以上。在饲养上要配合其生长所需营养,精粗料配合饲喂,有条件的可对育成鹿群施行放牧,以促进生长发育及驯化。
黄粉虫的生活习性和饲养管理技术
黄粉虫俗称面包虫。成虫体长1.4-1.9厘米,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9-3.3厘米,黄褐色。卵白色,椭圆形,芝麻粒大小。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每年繁殖2-3代,且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成虫羽化后3-5天开始交尾、产卵,每只雌成虫产卵280-370粒。雌成虫寿命34-127天,雄成虫寿命39-82天。幼虫初孵时为乳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一次。幼虫缺食时会互相残杀,幼虫期76-201天。蛹期在26-30℃条件下历时6-8天。
饲养设备
1饲养室。选择坐北朝南的房屋。门、窗都要装纱窗,以防成虫逃逸和蜘蛛、蚂蚁、蟑螂、壁虎、鼠等天敌危害。
2饲养用具。包括饲养箱(盆)、饲养架、温湿度计等。饲养箱最好采用铁皮网箱,规格为60×45×15厘米,也可以用瓷盆、瓦缸和硬纸箱等饲养。饲养器具均要求内壁光滑,有纱网作盖,防止幼虫、成虫爬出。饲养架木结构,一般高1.4米,长1米,宽0.35米,供放置养虫器具。
饲养管理
黄粉虫生长发育适温为25-28℃,相对湿度为78-90%。冬季室内加温,夏季用地面洒水等办法降温,可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饲养黄粉虫可选用麸皮、米糠、鱼粉等精饲料,菜叶、瓜皮等青饲料。
1成虫和卵。蛹于箱内羽化为成虫后,及时清除箱内废料、蛹皮。添加青饲料喂成虫时可加放些新鲜精料。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此时在箱底铺上白纸,再铺上少量青料,让成虫在纸上产卵。产卵后每隔2-5天取一次卵(产卵盛期1天换取1次),并换上新的白纸。每次取卵后都要适当给成虫添加青料和精料。
2幼虫。将刚孵化的幼虫移到养虫箱后,立即撒入一薄层经消毒的麸皮。随着幼虫蜕皮生长,逐渐增加精料和青料。在幼虫蜕皮时,少喂或不喂饲料。每天投料量以晚上箱内料吃光为度,饲料早晚投足,中午补充。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有些老龄幼虫在化蛹盛期后,食欲较差,此时可加喂些鱼粉,以促进化蛹一致。每隔15天清理一次虫粪,中后期每隔7天清理一次,用筛子筛出虫粪即可。在清理粪便前半天不喂饲料。幼虫因生长速度不同而大小不一时,应按大小分箱饲养。一箱可养幼龄幼虫1万-1.5万条,大龄幼虫0.6万-0.8万条。
3蛹。幼虫蜕皮14-15次后开始化蛹。化蛹前注意多喂青料,以利于化蛹及以后蛹的羽化。每天及时把新化的蛹拣到另一箱内,并撒上一层精料,以不盖过蛹体为度。
黄粉虫的生活习性
黄粉虫的幼虫喜欢群集,室温13℃活动取食,5 ℃以上仍能生长,35℃以上则会造成大批死亡,幼虫和成虫有大咬小的残杀性,缺食时也会相互残杀,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次。幼虫50日龄体长达2~3厘米时在饲料中化蛹,化蛹时将头部倒立在饲料中,左右移动摩擦头部进行化蛹,室温20℃以上,蛹经一周时间蜕皮变为成虫。
成虫刚羽化后翅白色而较软薄,1~2天后变硬转黑褐色。喜在夜间活动,爬行迅速,不喜飞行。羽化后一周产卵。
肉狗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用外国大型狗与当地优良土种狗杂交的一代杂种最好;也可选用适应当地条件的土种狗饲养。
二、饲养设施。肉狗必须圈养,圈舍周围要建2米高的围墙,圈上设网。圈内设置狗舍与食槽、水槽。新建狗舍,应选择向阳、通风、干燥的地方。狗舍应分成多个单间,将公狗、母狗、怀孕狗、哺乳狗分开进行饲养,这样既便于饲养管理,也有利于肉狗的生长发育。肉狗喜欢洗澡,运动场内应建洗澡池,池水要经常更换。饲养密度,幼狗每平方米3只,成年狗每平方米1只。
三、去势育肥。公狗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性器官要发育,活动量加大,消耗能量增多,因此,公狗要及时去势,这是肉狗育肥的先决条件,去势的最佳时期是满月后的一个月内,去势方法:向睾丸内注射0.5毫升“去势灵”,这样可以毫不影响狗的生长而丧失了性功能。
四、饲养管理。
1、将自繁或买回的小狗按大小强弱分群,每群不超过30只,先用稀饭连喂10~15天。随着日龄的增加,稀饭由稀变稠,直到制成干饭或窝头,用肉、菜及维生素添加剂做成菜肉汤,日喂3顿,夜间增喂一顿。小狗适应新环境,吃食政党后即可驱虫,每公斤体重用100毫克驱虫灵,一次喂服,连喂3天。喂药最好在早上喂食前进行,驱虫结束即可进行催眠育肥。
2、药物催眠。用催眠药喂狗,可使狗镇静增加睡眠,避免或减少狗与狗之间撕咬,这样增重快,疾病少。常用的药物为曼陀罗,其花、种子、果壳和叶都可作麻醉催眠药用。加工前除去杂质与霉烂部分,晒干。果球最好用微火炒出香酥味,将其研成粉末即可使用。催眠关键是掌握药量。一般每只狗每顿用量:7.5公斤以下的小狗1克,10公斤的中狗1.5克,15公斤左右的大狗2~3克。为增加药效,喂药前用适量白酒浸湿药粉。可先喂药后喂料,也可将药与一顿饲料拌匀任狗自吃,药量可根据狗的睡眠时间自行掌握,如第一顿喂食后逐渐进入睡眠状态,到第二顿喂食前10~20分钟醒来,并顿顿如此重复,如醒来过早,就应加大药量,反之减少药量。
3、喂料。商品化饲养肉狗,要采用配合饲料。配方:大米35%,玉米面25%,高粱面、豆饼、麦麸各10%,鱼粉7%,骨粉2%,食盐或大米20%、麦麸25%、熟土豆8%、玉米面20%、平饼10%、骨粉1%、鱼粉10%、动物下杂5%,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入多维素5克、硫酸铜15克、硫酸锌10克。饲料应做成干饭或窝头。1月龄小狗除喂上述配合饲料外,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等蛋白质饲料;2月龄小狗适当增加畜禽内脏、年油、油渣等脂肪性饲料,以利催肥;3月龄的狗除喂上述配料外,每只狗每天补充肉25克,青饲料250克,同时保证足够的清洁饮水。狗不宜喂生料,动物性饲料每天必不可少。每天按1公斤体重20~25克供料。狗食必须优质、新鲜,现喂现做,不吃剩食。饲养肉狗,应采用全进全出制。仔犬断奶后边,采用以上方法饲喂。一般3~4个月体重可达15~20公斤,此时出栏效果最佳。
4、防疫灭病。肉狗一般少有病患,但群体养殖应防患于未然。因此,狗舍及狗体应经常以药物冲洗。种狗要求注射狂犬病疫苗,特须注意,夏季狗舍易产生异味臭味,可以用臭氧电子表消费器。此外,还须注意肉狗的运动,每天至少自由运动2~3次,每次30~50分钟。饮水,要设置足够的饮水器具,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保证清洁卫生,狗舍及运动场地应天天打扫,饲喂用具应天天洗刷,并定期消毒;垫草要勤更换和晾晒
肉狗快速养殖技术的措施
狗全身都是宝,狗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滋补性强,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降风祛湿、写血止痛之功效,可治肾虚、风显哮喘、疟疾等多种疾病。随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对狗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肉狗是指专门养殖用于食目的狗,肉狗养殖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一、品种选择
目前,真正的肉用狗品种还没有,多数饲养的是当地产肉性能较好的土种狗或与外地引入的体型较大的狗杂交而得的杂种狗。常见的生长速度快、体型较大、耐粗饲、产肉性能好的大型句主要有藏獒、圣伯纳狗、太行狗、松师狗、鞑子狗等优良品种。
二、养殖方式
1.圈养多适于幼狗或青年狗,每圈8―15只,可充分利用圈舍面积,运动量充足,管理方便,旦不利于控制疾病和定量饲喂,并且易发生狗群争食咬架现象。
2.拴养适用于育肥期肉狗,进行拴养,可避免互相争食咬架,便于定量喂食。进行拴养的肉食狗,可不设隔断墙和室外运动场。饲养舍要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每只狗应有1.4m2的占地面积,拴狗的颈圈用皮带或尼龙绳制作,拴绳长1.2―1.5m,使狗互相接触不到。每只狗要有专用食盆和水盆。
3.笼养肉用狗在育肥期可利用旧的房舍等进行笼养,一般笼长100cm,宽、高各80cm。用铁筋或角铁制成框架,用铁网或铁筋围成四周和顶闻,网眼一般为5cm×5cm,底部用竹板制作。笼养肉狗,可减少运动消耗,节约饲料,便于消毒和管理,减少发病率,有利于肉狗长肉增膘。
三、饲养管理技术
1.仔狗的饲养管理
养好哺乳期仔狗,重点要抓好三个关键时期:初生期(出生至7日龄)、补料期(生后14―25d),断奶期(25―45日龄)。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早吃初乳。母狗产后1―3天所产的乳为初乳,含有仔狗生长发育及获得后天免疫所需的多种成分,是常乳和其他食物所不能替代的,因此产后3―5天,要让每只仔狗及时吃到充足的母乳。仔狗吃奶要固定乳头。
(2)及时补乳。对因产仔过多、母乳不足或母狗因故死亡等情况,为保证仔狗成活,要及时进行补乳。补乳以新鲜牛奶或羊奶为好,经煮沸消毒后用奶瓶喂给,奶温27―30℃,每日3―4次15日龄以内的仔狗,每天每只50―60mL;16-20日龄的仔狗,每天每只100―120mL;20日龄以上的仔狗,每天每只200―250mL。
(3)适时补饲。仔狗生长速度快,为了锻炼其消化器官的机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20日龄后,要及时补饲。补饲初期应喂些营养价值高且易消化吸收的适口性好的流质食物,可在牛奶中加入肉汤、熟鸡蛋黄、稀粥等,另加些鱼肝油、多种维生素和骨粉等。注意少喂多餐,每日喂5―6次。随日龄的增加,可在补饲料中增加玉米糊或米饭,增加日粮’浓度,日喂量也要逐渐加大,饲喂次数每日可减少至4次。
2.幼狗的饲养管理
幼狗即从断奶后到性成熟前的小狗,―般指出生后45天到6月龄的狗。幼狗生长发育很陕,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也特别高。应供给营养丰富、新鲜、容易消化的饲料。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要达到16%~22%,其中动物性词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要占日粮总蛋白质含量的25%以上。另外,还要保证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给。参考饲料配方为:玉米40%,豆饼10%,大米10%,高梁10%,麸皮10%,肉骨粉10%,鱼粉8%,生长素、食盐各1%。每日饲喂次数2―3月龄,日喂4次;3―4月龄,日喂3次。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日光浴和适当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定期进行驱虫和疫苗接种。
5.育肥狗的饲养管理
4―6月龄的狗是肉狗的理想育肥期,一般出栏前30d开始催肥抓膘。肉狗育肥期要求饲料营养价值高,尤其要加大能量饲料的比例,适当降低蔬菜和糠麸类饲料比例。饲养标准是日粮粗蛋白质含量24%(其中动物性蛋白质占1/3以上),碳水化合物含量65%、脂肪6%,粗纤维5%。参考饲料配方为:玉米50%,麸皮20%,米糠10%,豆饼15%,鱼粉2%,骨粉2%,食盐、生长素各0.5%,青饲料每日每条狗150g。在管理中要做到控制运动,及时清洗和消毒食具和饮水器具,注意通风换气,定期粪检和驱虫,适时出栏
调制肉狗饲料的要点简介
来源:中国农业科技一般来说,肉狗饲料应根据狗营养需要量及饲养实践中狗的生长情况,由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合理搭配而成。有了好的饲料配方,还应进行科学调制。饲料调制的目的是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保存或提高其营养价值。饲料调制的要求是:讲卫生,保营养,狗爱吃,易消化,不浪费,降低成本。狗饲料调制方法常用的是烹调法,在加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烹调不得夹生或烧糊,否则会影响狗对饲料的适口性及消化吸收。
2.生肉或内脏要用凉水洗净,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蛋白质损耗。肉要切碎煮熟,以能达到杀菌且肉熟的程度为准,不应过于焖烂,肉汤可与狗食一块拌食。
3.蔬菜洗净切碎后,放在除去肉块的肉汤内煮熟,以熟而不烂为度,防止蔬菜中的维生素损失。蔬菜也可单独煮熟,然后与肉、鱼粉、骨粉、食盐等一起拌入饲料内再喂。块根类植物(如萝卜、薯类)尽量不要削皮,洗净后切成块,单独或与肉汤一起煮至熟而不烂的程度。
4.粮食只需用清水将沙土淘净,淘洗次数不要过多,以减少营养成份的损耗。如需要浸泡膨胀,则在浸泡后,将浸泡水和粮食一起倒入锅内煮熟。玉米面、米糠、麦麸可在用开水冲洗拌后,蒸做成饼或窝窝头,切成小块与肉菜汤、食盐、骨粉、鱼粉等一起拌喂。骨头可让狗直接啃咬或制成肉骨粉后,与其他饲料拌饲。
5.狗食以现做现吃为好,不宜过夜,以防天热放置过久而引起食物酸败变质、霉烂,严防狗食物中毒及狗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家养白花蛇的场地设置和饲养管理
一、家养白花蛇的场地设置(一)室内养:蛇房墙壁和墙基要铺水泥或沥青,防止老鼠打洞。房门要无缝隙,墙壁要粉刷光滑,墙壁高度必须在2米以上,防止蛇逃出蛇房外伤人。室内设饮水器,不断供给清洁饮水,有助于蛇的蜕皮。
(二)室外养:这样可以养较多的蛇。围墙高度必须在2.5米以上,墙面光滑、坚固耐用,墙基高0.8米左右,以防老鼠打洞。蛇场地面要有一定坡度,以利排水。场内要栽灌木、花草,场内低处挖小水塘或水沟,以利蛇饮水和洗澡。可以养些黄鳝、泥鳅,供蛇自由捕食。夏天要遮荫,冬天要保暖,做到冬暖夏凉、干爽通气,适合蛇的野生生活。
(三)室内和室外结合养:这是大量养蛇采用的方法。蛇房内外相通,白天蛇在房内休息,晚上在蛇场活动,晴、雨天都可检查和饲养。
无论用上述哪种方法养蛇都必须建立大小蛇窝,其窝深1.5米以上,下面铺砂土、茅草,上面加盖,用于遮光,便于隐蔽,使怀卵的母蛇能安静休息。蛇窝必须有进出的洞口,让蛇自由出入。窝的周围可放置些砖瓦、木板,便于蛇出来乘凉休息,还可起隐蔽作用。窝上面再搭个简易棚,便于遮阳和防止雨淋。
二、饲养管理蛇的饲养和管理必须根据蛇的生理、生活习性,满足和改善其生存、繁殖条件,才能获得高产。首先要将雌雄蛇分开饲养,要选择无伤的健壮蛇作种蛇,同时要根据不同时期的营养特点,投以蛇喜吃的食物,如鳝鱼、泥鳅之类,并创造适合蛇生存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还要特别注重卫生与安全。饮水要常换,蛇室要经常打扫,死蛇尸体、蛇便及食物残渣应及时清除。对于行动困难、身体溃烂的蛇,应及时淘汰,对口腔红肿的蛇,可用雷佛奴尔溶液冲洗口腔,皮肤破伤的蛇,可用龙胆紫涂抹。应防止鹰、刺猬进入蛇圈。对蛇的数量应经常查对,如有蛇逃走,应及时追捕归室,并采取防患措施。
三、饲养人员的自我保护饲养人员经常与蛇接触,特别应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平时必须准备好防治蛇伤的药品。进入蛇圈时,要穿好防护鞋,戴上防护手套,并随身带一个夹钳,万一被蛇咬伤,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一)及时排出毒液。及时用橡皮管、布条或手帕等在伤品上方结扎,再用小刀扩张伤口,并立即用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在野外时,可用山间溪水冲洗),也可用拔水罐的方法对准伤口抽吸毒液。
(二)及时敷药和服药。急救时,可用优质醋100-150克、麝香0.5克内服,有拔毒消肿止痛作用(没有麝香时只服醋也有效),可防蛇毒游走;或用烟油5-10克冲开水频频服下,口中觉得有甜味时,再服5克,觉得有苦味时,不用再服,此药有防蛇毒攻心的功能,伤口也可擦烟油,或者用半边莲200克捣汁内服,药渣敷患处,或者用鲜乌柏嫩芽50克左右拌红糖捣烂取汁内服,此药也有防蛇毒攻心、排泄的作用;或用白矾30克、黄蜡15克搓成丸内服,每次服10克。急救脱险后,一定要送医院诊治,以保证生命安全。
黄粉虫的防治办法
黄粉虫无翅,移动范围小,故刮树皮效果明显。果树落叶后至发芽前认真刮除老粗皮和清除树体上残留物,清洁树干裂缝,以消灭越冬虫卵。通过细致刮掉树干老皮、翘皮,不仅可以大量消灭越冬卵,还可减少生长季节黄粉虫的栖息场所。
梨树萌动前喷40%融蚧乳油1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一次,可大量杀死黄粉虫越冬卵。
梨树开花时,黄粉虫的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先在枝干的裂缝,翘皮等位置的嫩皮处刺吸为害,并进行繁殖。抓住这一时期。搞好药剂防治很重要。注意药剂喷洒要周到,尤其是裂缝、翘皮处,以药液流动为准。注意选用内吸性强的农药。如20%安棉特或20%好年冬1000倍液,加柔水通4000倍液。
4月下旬,此期为梨树落花后,黄粉虫陆续出蜇转枝,如有大发生趋势,可选用40%安民乐或好劳力乳油15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喷雾防治。
选择好袋,注意改善扎口技术。目前市售的纸袋,有的质量不好,经风吹、日晒、雨打后容易破裂,便于黄粉虫侵入;有的为缝纫机缝制的,针眼稀,黄粉虫可钻进袋中;有的未经药物处理,黄粉虫入袋时未受到触杀。操作中扎口铁丝不不能与袋口紧密扎合。有的袋型偏小纸薄,易撑破或被风雨损坏,给黄粉虫钻袋提供了有利条件。据多年调查,黄粉虫大多数是从袋口进入,在果肩部(入口处)为害,扎口松时,黄粉虫人袋为害果率可高达54%。最好选择韧性强、透气性好的胶封纸袋,选择机缝的纸袋时,要选针眼密的。套袋前一周用40%安民乐或好劳力乳油50倍液浸至袋口1/4处,凉干后再使用,可使黄粉虫人袋危害果率降3%以下。
套袋前喷药是防治黄粉虫在套袋后成灾的关键。部分果农喷药后不及时套袋,防治不彻底,从而导致黄粉虫为害。套袋前要喷一次40%安民乐或好劳力乳油1500倍,加入柔水通4000倍液。如套袋作业时间长,超过7天,可在喷药后5天补喷一次,或者随着套袋分次喷药。
6月初是黄粉虫陆续钻袋时期,加之夏收持续时间长,部分果农无暇顾及果树,黄粉虫趁机从容钻袋为害。因此,生产中必须注意初夏的防治,此期可选用20%安棉特或20%好年冬15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全园喷雾。
套袋后要调查袋内黄粉虫为害情况。一般要抽查3%以上,若发现0.3%-0.5%袋内有黄粉虫,就要喷药保护。一般用50%敌敌畏1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重点喷袋口,要将袋喷湿,利用其熏蒸作用,杀死袋内的黄粉虫。
此外,梨树落叶后,全园细致喷雾40%融蚧1000倍+柔水通4000倍混合液,此时不少害虫还未进入冬眠场所,可有效消灭之。
用药注意事项
1、对黄粉虫的防治,喷药时一定注意喷树干,大、中、小、枝上均着药,而树梢外围的枝干常常是黄粉虫的避难所,应注意喷药。
2、由于黄粉虫虫体较小,加之隐身树皮裂缝和果袋等处,药液难以粘着,建议每次喷药时加高效粘着剂柔水通。
乌龟养殖越冬管理技术要点
越冬管理工作原则是做好防冻保暖工作。
1.自然越冬
龟在水温15℃以下开始冬眠,不吃不动。龟类越冬比较容易。冬季早上要巡塘检查。龟鱼混养池也同样管理。
2.地窖越冬
选一背风向阳处、距地面30厘米以下挖一地洞,大小视龟多少而定,龟可以互相重叠,但不宜堆得太厚。从洞中伸1根通气管,外口背风朝南。用木板或水泥板封洞口,上面堆实并盖上稻草。每20天检查1次,如洞内温度超过13℃,可减少洞上保暖物;如洞内温度低于2℃,加厚保暖物。这种越冬方法,简易安全,且洞内自有湿度,不必淋水。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利用山洞、防空洞越冬。
3.室内越冬
按照龟的顽强生命力和抗逆力,可以让其在室内自然越冬。具体做法是:当每年冬季来临,水温降至13℃以下时,把龟从池内捞起,放入一间清静空房内,龟堆叠2~3层,上盖预先浸泡半天的温稻草30厘米,再浇上透水1次,把门窗封死并遮光,以后每隔1周左右淋水1次,不使稻草干燥即可。据记录,当室内气温低于0℃以下也十分安全,成活率超过98%,并对翌年繁殖不受影响。该方法最大优点是可随时照顾,并可以容纳大批量龟种越冬。
4.缸、箱保温越冬
把龟放在缸或箱内,上面加盖,盖上留有一定的通气孔,放龟后,龟上加些湿布或湿海绵,每隔10~15天检查1次,不让其干燥亦可越冬。此法适合陆龟(旱龟)和半水栖龟类和中小规格龟类越冬。只要不让缸箱内气温低于0℃(热带龟不低于5℃),大多数龟都可安全无恙越冬。
另外,家庭小规模养龟越冬管理,可把龟放养水容器中,置于室内,保持0℃以上可以安全过冬,放养密度也可以比平时提高1倍以上,有利提高一定的温度。如室外庭院微池养龟,可在池上覆盖塑料膜,不使池水结冰是十分保险的越冬方法。适当加深水位也有保温作用。最简单的办法是小水池中放入一些泡沫塑料板,上面放上稻草也可使龟安全越冬。
总之,龟越冬的主要管理是依据温度为标准,最好保持5~13℃左右范围内,不要长期在13~14℃半苏醒状态下而致使过分消耗能量引起春季死亡。
黄粉虫及其常见疾病的防治
黄粉虫,又名大黄粉虫、黄粉甲、面包虫,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虫族,分布于我国各地,是粮食、药材仓库及各种农副产品仓库的主要害虫,由于其幼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除用作禽类饲料外,还可以作为蝎子、林蛙、蛤蚧、蛙类、龟类等经济动物的活饵料,而且还可以作为人类食品及保健品。又因黄粉虫抗病力强、耐粗养、生长发育快、易繁殖等优点,体内富含几丁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在人类食品、医药等方面的利用也日趋广泛,成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养蚕、养蜂业发展最快的养虫业之一。
黄粉虫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可以活动取食;在特别干燥的情况下,黄粉虫幼虫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幼虫和成虫昼夜均能活动摄食,但以黑夜较为活跃;成虫虽然有翅,但绝大多数不飞跃,即使个别的飞跃,也飞不远;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在不同地区的生物学习性有一定的差异,在南方自然室温下,黄粉虫大多数一年繁殖2~3代。
黄粉虫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螨害或病害。7~9月份螨害易发生,饲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病害主要有干枯病和软腐病。饲养场所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的青饲料太少易引起虫体大量失水导致干枯病,表现为虫体瘦小僵直,颜色和正常虫体无差异或呈现黄白色。当空气潮湿或虫体受到机械损伤容易感染软腐病和虫体之间的交叉感染,此病原菌很可能是一种细菌,先期染病虫体表现为活动迟缓、拒食,中期虫体变得柔软,颜色转为黑褐色,体内为褐色粘稠液体,后期体色逐渐由黑褐色变至黑色,虫体失水变硬。如果黄粉虫幼虫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刚脱皮的幼虫也会因表皮损伤失水死亡,表现为身体弯曲呈苍白色,并且表皮粗糙。
预防和防治:
1.主要措施是改善饲养条件:在高温干燥时要注意及时添加鲜饲料或喷水来预防干枯病,同时又要把当天没有吃完的鲜饲料捡出,防止饲料腐烂促进病菌的繁衍。对于天气潮湿的地区要适当增加筛粪次数,要1天或2天喂料一次,以养殖箱中略有剩余为好,这样也可以减轻黄粉虫发病。当每批次虫养殖结束后,进行场所消毒,养殖器皿消毒,可用0.5%~1.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物体表面消毒。也可用漂白粉、福尔马林溶液等消毒药物。
2.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减轻病害的发生,避免虫体密度过大相互残杀造成伤口,给病菌创造入侵机会。
3.对于螨虫发生较重地区,所用饲料要中午在阳光下摊薄曝晒20~30分钟,即可杀死虫螨,必要时用40%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喷洒进行养殖场所及器皿杀螨。
4.对于发病的虫体要及时捡出,同时用0.25克土霉素研碎拌玉米面200~300克投喂3~5天,痢特灵、氯霉素等也有较好疗效。
蚯蚓养殖中病虫害的防治
-
蚯蚓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动物,常年钻在地下吃土,疾病很少,只有几种病,而且这几种病都是人为造成的,都是环境条件或饲料条件不当而造成的“条件病”。这些病只要调整一下环境条件就可以解决,几乎不用药物治疗,现介绍如下。
1、饲料中毒症
发现蚯蚓局部甚至全身急速瘫痪,背部排出黄色或草体液,大面积死亡,这是新加的饲料含有毒素或毒气。这时要迅速减薄料床,将有毒饲料撤去,钩松料床的基料,加入蚯蚓粪吸附毒气,让蚯蚓潜入底部休息,慢慢就可以适应了。
2、蛋白质中毒症
如发现蚯蚓的蚓体有局部枯焦,一端萎缩或一端肿胀而死,未死的蚯蚓拒绝采食,有悚悚颤栗的恐惧之感,并明显出现消瘦。这是由于加料时饲料成分搭配不当引起蛋白质中毒。饲料成分蛋白质的含量不能过高(基料制作时粪料不可超标),因蛋白质饲料在分解时产生的氨气和恶臭气味等有毒气体,会使蚯蚓蛋白质中毒。发现蛋白质中毒症后,要迅速除去不当饲料,加喷清水,钩松料床或加缓冲带,以期解毒。
3、缺氧症
如果发现蚯蚓体色暗褐无光、体弱、活动迟缓,这是氧气不足而造成蚯蚓缺氧症。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粪料未经完全发酵,产生了超量氨、烷等有害气体;②、环境过干或过湿,使蚯蚓表皮气孔受阻;③、蚓床遮盖过严,空气不通。此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处理。如将基料撤除,继续发酵,加缓冲带。喷水或排水,使基料土的湿度保持在30—40%左右,中午暖和时开门开窗通风或揭开覆盖物,加装排风扇,这样此症就可得到解决。
4、胃酸超标症
在发现蚯蚓痉挛状结节、环带红肿、身体变粗变短,全身分泌粘液增多,在饲养床上转圈爬行,或钻到床底不吃不动,最后全身变白死亡,有的病蚓死前出现体节断裂现象。这说明蚯蚓饲料中淀粉、碳水化合物或盐分过多,经细菌作用引起酸化,使蚯蚓出现胃酸超标症。处理方法是掀开覆盖物让蚓床通风,喷洒苏打水或石膏粉等碱性药物中和。
5、水肿病
如发现蚯蚓身体水肿膨大、发呆或拼命往外爬,背孔冒出体液,滞食而死,甚至引起蚓茧破裂或使新产的蚓茧两端不能收口而染菌霉烂。这是因为蚓床湿度过大,饲料ph值过高而造成的,这时应减小湿度,把爬到表层的蚯蚓清理到另外的池里。在原基料中加过磷酸钙粉或醋渣、酒精渣中和酸碱度,过一段时间再试投给蚯蚓。
黄粉虫养殖要点
黄粉虫又名黄粉甲,属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粉虫属,原为一种仓储害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鞘翅目,拟步行甲科,粉甲属。俗称面包虫,营养成分高居各类活体动物蛋白之首。故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是一种高蛋白高钙高营养的食用昆虫。国内外动物园都用其作为繁殖珍禽,水产的肉食饲料。近年来,逐步为开发为宠物饲料,以及应用于人类的高级营养食品。
黄粉虫养殖因其投资少、适应能力很强、经济效益高、饲料来源广、饲养设施简单、技术简单易学、易于工厂化和家庭养殖等特点被昆虫专家称为是继“家蚕”和“蜜蜂”之后的第三大昆虫产业。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昆虫活性蛋白不仅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着特殊作用的几丁质、抗菌肽防御素和外源性凝集素;还富含人体必需的九种氨基酸和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分,且与人体的正常比例一致,很容易被吸收和利用。黄粉虫规模生产及产业化项目是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的重点资助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