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SY∕T 7609-2020 砂岩油藏化学复合驱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8422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6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Y∕T 7609-2020 砂岩油藏化学复合驱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SY∕T 7609-2020 砂岩油藏化学复合驱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SY∕T 7609-2020 砂岩油藏化学复合驱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SY∕T 7609-2020 砂岩油藏化学复合驱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SY∕T 7609-2020 砂岩油藏化学复合驱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规范(石油天然气).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75.020 E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7609-2020 砂岩油藏化学复合驱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规范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chemical compound ftooding development scheme in sandstone reservoir 2020 -10-23发布2021-02 -01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SY/T 7609-2020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 . . II I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油田概况.2 4.1 自然经济条件24.2 区域地质情

2、况 25 油藏描述.2 5.1 油藏描述.25.2 地质建模.2 6 油田开发状况.2 6.1 开发历程26.2 开发现状26.3 历史拟合26.4 剩余油分析26.5 开发效果评价26.6 开发矛盾分析7 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 37.1 化学复合驱目标层选择 3 7.2 层系划分与组合. 3 7.3 井网部署8 化学复合驱方案设计38.1 设计原则8.2 二元复合驱方案设计.3 8.3 三元复合驱方案设计-.4 9 开发指标预测.59.1 水驱开发指标预测5 9.2 化学复合驱开发指标预测5 10 方案实施和资料录取要求610.1 方案实施要求.610.2 监测资料录取要求.610.3 生产资

3、料录取要求.6 SY/T 7609-2020 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PSC/TC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本标准起草人:李洁、王红艳、王云超、倪洪涛、侯春华、司淑荣、董驰、程宏杰、魏翠华、马晶、苏雪迎、潘赋林、吕建荣、来合鑫、聂振荣。II SY/T 7609-2020 砂岩油藏化

4、学复合驱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砂岩油畸三元复合驱和二元复合驱油藏工程方案设计应遵循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砂岩油藏水驱转为化学复奋驱开采的油藏工程方案设计,其他类型油藏可参考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主耳莎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i)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杏文件。.,. DZ/T 0217-2005 再油叹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Y/T 5579.2-2008 抽藏描述方法第2部分:碎屑岩油藏SY/T 5740-2013 毙合物驱开宅万案在计及开发效果评价技术要求SY/T 5862

5、驱油用聚合物技术要求/ SY/T 6102 油田开、监视1及取资料要求SY/T 6174-2012 油气藏县程,住用词汇SY/T 6424 复合驱油体系性能测试方表盯IT6744油气叫值模拟应用技术问SY/T 7378 油气藏才维定量地质模型建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化学复合驱combintional chem,cal ooding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他学剂以适|自i例混合成都溶液白人油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一般包括二元复合驱和三元复合驱。洼:改写SY厅6刷1川2却201旧1甲,寇义83.2 二元复合驱two-component-floodin 用表面活性

6、剂与聚合物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成水洛液注人油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注:改写SYfT6l74-2012,定义8.72。3.3 三元复合驱three-component flooding 用碱、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以适当的比例:昆合成水溶液注人油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注:改写SYfT6l74-2012,定义8.73。SY/T 7609-2020 4 油田概况4.1 自然经济条件包括油田或区块地理位置、自然气候与环境、交通、通信、经济、人文等内容。4.2 区域地质情况包括区域构造、地层层序及沉积环境等内容。5 油藏描述5.1 油藏描述按照SY/T5579.2-2008中3.3至3.6的规定,对目标区的

7、构造、储层、流体、温度、压力、驱动能量等进行描述。按照DZ/T0217-2005中5.3.1的规定,用容积法计算目标区的地质储量,给出分小层地质储量表。5.2 地质建模按照SY/T7378的规定,建立目标区三维定量地质模型,建模范围应比化学复合驱布井范围夕|、扩一个井距以上。6 油田开发状况6.1 开发历程按照产量、开发技术、含水率或采出程度划分开采阶段,分阶段描述开采时间、井数、开采层位、井网井距、措施及效果、各阶段生产特点及阶段末开发指标等。6.2 开发现状包括目前开发层系、井网井距、生产井数、注采状况、注采比、含水率、分层采出程度,以及储层目前地层压力、驱动能量、边水情况、底水情况、有无

8、套损和出在!、等。6.3 历史拟合按照SY/T6744的规定,对目标区进行历史拟合,包括全区拟合和单井拟合。全区拟合包括油藏压力、注入量、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等1单井拟合包括井底流压、注入量、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等。6.4 剩余油分析应用测井资料、取心井资料、生产动态监测资料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剩余油在平固和纵向上的分布特点,计算目标层的阶段采出程度和剩余储量。6.5 开发效果评价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经验法、类比法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储量动用状况、储量控制状况、能量保持及利用状况、层系井网状况、采收率等水驱开发效果分析评价,综合确定目前开发条件下的含2 SY/T 7609-2020 水

9、上升规律、产量递减规律、最终未收率、分年度开发指标等。6.6 开发矛盾分析应在开发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归纳出目标区的主要开发矛盾和存在问题,包括平面矛盾、纵向矛盾、水驱低效无效循环问题、水驱调整潜力低的问题等,提出化学班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对策。7 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应根据室内实验研究咱化学体系与储层匹配天主、各小层之间物性差异、动用差异和剩余储量分布等选择化学驱的目标层。7.2 层系划分与组合应按照油层物性相近、层位相邻J层段跨度适宜、满足产量需求、经挤可行的原则,进行层系划分与组合。对于多层砂岩油.,虚综合分析目标区调F潜力L、隅层发育及量体衔接,设计多套层系组合方案,对提高采收率、1f量衔接能

10、力、配套王作量、实施工艺的难易程度、投资与效益等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最佳层系组合方案。7.3 井网部署1/ 应综合分析构造形态了断层、沉积特征、隔夹层发育状况、边底水、与原有井网的协调利用、化学复合驱注采能力等因素进行井网部署1应尽宣利用老井以减少投要飞通过钻新井提高井网控制L占Jkl: 程度;应提出多个方案,附比分析优缺点i结合数值模拟开发指标预测结果及经济评价分析,优选出最佳方案:确定开发匮新钻和基建判数lk井别、老井利用井数和井别、井位坐标、措施工作量等。8 化学复合驱方案设计8.1 设计原则l. _.I_/ _._L,. J _._._L 应综合分析目标区地质特点及开组矛盾、产量和经暗

11、效益1现场可操作性及可行性,充分借鉴类似油田的开发经验,对自己干设计、体、it坤、化学剂呼度兰从段塞、注俨速度、单井配产配注等提出总体要求。8.2 二元复合驱方案设计8.2.1 二元复合体系配方设计二元复合体系配方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a)确定与油藏温度、流体及储层物性相配伍的聚合物类型和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类型;b)评价聚合物理化性能、士曾辈占性能、抗剪切性能、如弹性能、稳定性能,评价方法按照syrr5862执行;c)评价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能、界面张力、抗钙摸性能、抗吸附性能、洗油性能pd)评价二元体系油藏温度下界面张力稳定性和茹度稳定性:e)评价岩心物理模拟驱油效果,有条件的开展天然岩心驱

12、油效果评价。3 SY/T 7609-2020 8.2.2 二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特性参数确定通过回归分析处理室内物化实验及拟合岩心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确定软件所需的各项特性参数。8.2.3 化学剂注入浓度设计应在室内实验评价结果基础上,按照8.2.1设计二元复合体系配方。应对比分析同类油藏矿场实际数据,设计多个不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浓度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综合分析技术及经济指标确定最佳注入浓度。8.2.4 注入段塞设计应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同类油藏矿场实际数据,根据目标区矿场开发状况,设计多个不同段塞尺寸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综合分析技术及经济指标确定注人段塞用量。8.2

13、.5 注入速度设计应用油藏工程方法,根据世采井距、注采能力、体系薪度、注人压力、地层压力、油层破裂压力等参数进行计算,确定合理注入速度范围。在合理注入速度范围内,应根据目标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多个不同注入速度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二元复合驱注入速度。8.2.6 注入方式设计应以最大程度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为原则,设计多个阶梯段塞、交替注入等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综合分析技术及经济指标确定注人方式。8.2.7 单井配产配注应按照全区注采平衡及井组注采平衡的原则,根据设计的注入速度和油层连通状况,计算注人井的单井注人液量和采油井的单井采出液量。8.2.8 化学剂用量预测按照段塞和注人速

14、度设计结果,预测逐年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商品用量。8.3 三元复合驱方案设计8.3.1 三元复合体系配方设计4 三元复合体系配方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a)确定与油藏温度、流体及;吉层物性相配伍的聚合物类型和相对分子质量、碱类型、表面活性剂类型;b)评价聚合物理化性能、增辈占性能、抗剪切性能、素占弹性能、稳定性能,评价方法按照SYIT5862执行1c)评价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抗吸附性能、乳化性能、界面张力稳定性、站度稳定性,评价方法按照SYIT6424执行;d)评价岩心物理模拟驱泊效果,有条件的开展天然岩心物理模拟驱油效果评价。SY/T 7609-2020 8.3.2 三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特性参数

15、确定通过回归分析处理室内物化实验及拟合岩,中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确定软件所需的各项特性参数。8.3.3 化学剂注入浓度设计应在室内实验评价结果基础上,按照8.3.1设计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应对比分析同类油藏矿场实际数据,设计多个不同段塞、不同化学剂浓度方案,利用数值模拟计算,综合分析技术效果及经济效川、且益,优化确定最佳注入浓度8.3.4 注入段塞设计包括空白水驱前置物段塞二元主段塞千元副段塞聚合物保护段塞后续水驱的设计。应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基酣上,对比分析同类油藏矿场实际数芋,根据目标区矿场开发状况,设计多个不同的段塞组合方案,可直过数值模拟计算优选,综合分析*及经济指标确定各个段塞用量

16、。8.3.5 注入速度设计 , r._., _. _ ,_ ,./ 应用油藏工程方法,根据注采井距、注翠能刀、体系在度、注入压力、地层压力、油层破裂压力 等参数进行计算,确定合嘻注人速度事围丁在合理注入速度范围内,应根据目标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多个不同注入速度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确定三元复合驱注人速度。8.3.6 注入方式设计应根据化学剂浓度、千人段塞等优化结同果f以充分发挥驱油剂作用、手大程度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为原刑,设计千个阶梯段塞、奇替萨人等方案,进行数值模拟F算,综合分析技术及经济指标确定注入方式。8.3.7 单井配产配注应按照全区注采平衡平井组注采苛衡的事则,根据尹计的悻人

17、速度和扫层连通状况,计算注入井的单井注人量和采油井的单井采出液量。8.3.8 化学剂用量预测按照段塞大小和注入速度设计结果二预测聚合物j刷、表面活性剂的逐(每)年商品用量。9 开发指标预测9.1 水驱开发指标预测应在水驱历史拟合基础上,进行原水驱井网和化学复合驱井网条件下的水驱开发指标预测,预测期限为10 15年。预测指标应包括预测期限内累积注人孔隙体积倍数、累积注人量、累积产液量、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全过程含水率变化、水驱最终未收率(除数值模拟外,还可参考用水驱特征曲线等动态法标定的水驱最终采收率),以及年度注人量、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等。9.2 化学复合驱开发指标预测应在水驱历史拟合

18、基础上,进行化学复合驱开发指标预测,预测期限为10 15年。预测指标d SY/T 7609-2020 应包括化学复合驱受效高峰时注入化学剂孔隙体积倍数、全过程结束时的累积注人孔隙体积倍数、化学驱累积注入量、累积产液量、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水量、全过程含水率变化、阶段采出程度、最终采率,以及年度注入量、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等,并计算较水驱累积增油量、较水驱提高采收率、综合含水率下降最大幅度等。计算每吨聚合物增油量(碱和表活齐IJ按价格折算为聚合物),单位为吨/吨;计算投入产出比。10 方案实施和资料录取要求10.1 方案实施要求为指导方案实施,保证预期降水增油效果,油藏工程方案设计中还应对如下内

19、容做出要求:a)对钻井、完井、测井、采油工艺、地面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b)油藏前期综合调整、油水井治理时机及转化学驱注入基本条件;c)配注用水质指标及要求,是否添加杀菌剂及其现场注入方式;d)药剂产品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e)现场配制质量、井口注人质量指标及要求:f)对目标区外国生产井生产制度调整的要求:g)对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要求。10.2 监测资料录取要求按照SY/T6102的规定,对地层压力和温度、吸人剖面、产液剖面、流体性质、剩余油分布等进行监测和资料录取。先导试验、扩大试验应增加监测节点和密度;重点监测项目变化大时,应及时加密监测。10.3 生产资料录取要求按照SY/T5740-2013中3口的规定执行,应增加对注入和采出碱浓度、注入和采出表面洁性剂法度资料的录取,录取密度宜符合SY/T5740-2013中3.12.2对聚合物的规定。6 笃笃-s旨电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砂岩油藏化学复合驱开发方案设计技术规范syrr 7609-2020 石油工收出版社出版(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排版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880 x 1230毫米16开本0.75印张21丁字印1-4002021年1月北京第1版2021年1月北京第I次印刷书号:155021 .8221 定价:20.00元版权专有不得翻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