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T 40926.5-2021 冰球运动护具 第5部分:颈部护具.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8409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46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 40926.5-2021 冰球运动护具 第5部分:颈部护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GB∕T 40926.5-2021 冰球运动护具 第5部分:颈部护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GB∕T 40926.5-2021 冰球运动护具 第5部分:颈部护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GB∕T 40926.5-2021 冰球运动护具 第5部分:颈部护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GB∕T 40926.5-2021 冰球运动护具 第5部分:颈部护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3.340.20 ;97.220.20 CCS Y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 17 冰球运动护具第5部分:颈部护具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use in ice hockey一Part 5: N eck laceration protectors for ice hockey players 2021-11-26发布(ISO 10256-5: 20 17 ,ID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Lg.-/;-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叩2021-11-26实施G/T 40926.5-2021/ISO 1

2、0256-5 :2017 目次前言皿凹1112222223333455557047111111 验试验割试T1、IHM川Jf害的切置的装置轨装导落理单跌域处平向型区前水导模盖.验用用构川中.覆差试使使结件扑学和.偏和文.忡效域.识置品骤用义.性工区割标.装样步签uu性性性引定求害类护切久法验验验告标识签息删脆脆性和要无人防抗永方试试试报和标标信(庆围范语用验验识品ABC对范规术通12345试11J试标12.士一口4444455577录录录考引12345678附附附参I 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目。吕本文件按照GB/T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3、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GB/T40926冰球运动护具的第5部分。GB/T40926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头部护具;一一第3部分:面部护具;一一第4部分:守门员的头部和面部护具;第5部分:颈部护具。本文件等同采用ISO10256-5 : 2017 3 术语和定义3.1 3.2 3.3 3.4 3.5 GB/ T 40926.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IEC电子百科http:/www.electropedia.org/ISO在线浏览平台https:/www.iso.org/obp/结构模型anatomical f

4、orm 由形状和尺寸定义的实心或空心的物体,用于支持颈部护具(3.6)符合本文件的试验要求。E占anvil圆形或方形截面的硬金属块,在上端有规定的形状,用于将试样所受冲击力传递到力传感器。围兜bib 颈部护具(3.6)的一部分,位于前胸区上方。纵向中平面median plane 从前到后穿过颈部护具(3.6)并将颈部护具分为左、右两等分的垂直平面。型号model 颈部护具(3.6)的类别,不同于基本元素。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3.6 3.7 3.8 3.9 注1:基本元素是材料、设计、结构、标识要求和系留系统。注2:相同类型可有几个尺寸和颜色。颈

5、部护具neck laceration protector 在防护区域(3.8)内,减少来自冰刀割伤风险的耐割装置。颈部分neck part 颈部护具(3.6)的部分,环绕颈结构模型的圆柱部分。防护区域protected area 用于试验的,颈部护具(3.6)的部分区域。易穿脱性easy access 当穿戴者躺倒(即仰卧、面朝天)时,不将头从地面抬起,不用任何工具,可以打开护具和能将护具从穿戴者颈部脱离的性能。4 通用要求4.1 无害性/材料4. 1. 1 除GB/T40926.1-2021中4.1的要求外,还应符合4.1.24.1.4的要求。应按照5.3.1的规定进行检验。4.1.2 颈部

6、护具在防护区应无可拆除部分。4.1.3 应考虑所用材料在洗烫时的收缩倾向,保证防护材料在洗烫后仍能覆盖防护区域。4.1.4 防护材料之间、与其他材料之间应牢固地互相结合,以在防护区域内提供连续的防护,并确保用户舒适,且正常使用时不移位。4.2 人类工效学4.2.1 颈护具应符合GB/T40926.1-2021中4.2的要求。4.2.2 颈部护具应 与其他装备兼容,如护胸、头盔和面部护具。4.2.3 颈部护具应可快捷调节,在紧急情况下,应易接触到防护区域。4.2.4 按照制造商的说明穿戴,在正常冰球运动中,颈部护具的设计和制造应能保持原位。4.3 防护区域和覆盖区域按照5.3.3.1试验,颈部护

7、具的防护材料应如图1所示覆盖防护区域。4.4 抗切割按照5.3.5试验,颈部护具的防护区域应符合规定试验方法的最小抗切割要求。按照附录A方法试验时,人造颈泡沫上应无切削痕迹,颈部护具的底层(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那一层)也不应割穿。按照附录B方法试验时,在试验区域内,颈部护具不应有贯穿整体厚度的被切割位置。4.5 永久标识按照5.3.4试验时,在按照制造商的护理和维护建议进行正常使用和保养情况下,在颈部护具的使2 G/ 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用寿命期间,永久标识应保持清晰。5 试验方法5.1 试验装置偏差除非另有规定,本文件的切割试验装置的尺寸偏差应不大

8、于:l:2%。5.2 试验样品和试验前处理5.2.1 试验样晶仅检验和供销售状态一致的,新的和完整的颈部护具。在试验处理之前应目视和手工检查颈部护具。每一试验所需样品数量按表1的规定。5.2.2 样晶的准备和试验前处理5.2.2.1 洗涤和干燥应按照制造商说明和ISO6330的规定,将所有颈部护具进行三次清洗。每次清洗后,护具应按照制造商说明和ISO6330的规定悬挂在常温环境中。5.2.2.2 试验前处理除非另有规定,颈部护具切割试验样品应:a) 干燥条件按照GB/T40926.1-2021的规定进行常温干燥;b) 浸湿条件浸入20o C:l:2 oC水中至少4h。从水中取出后,护具应按照G

9、B/T40926.1-2021 中7.1悬挂在常温环境中30min:l:5 min 5.3 试验步骤5.3.1 无害性测定应目视或于工检验颈部护具,是否存在在正常使用时伤害使用者或者其他运动员的部件。应检查制造商提供的文件,以确定声称材料适于冰球防护服和装备使用是合理的。如果认为文件不充分,不应试验这类护具。无害性检验结果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5.3.2 人类工效学测定按GB/T40926.1-2021和4.2中的方法测试。5.3.3 防护区域和覆盖区域的检验和尺寸的检验5.3.3.1 确认防护区的覆盖颈部护具的防护区域应包括颈部(领部)和围兜。防护区域的确定应在按照附录C制造的结构模型上进行。

10、结构模型的尺寸应与颈部护具标识的尺寸一致。当颈部护具按照制造商建议安装在结构模型并处于适当位置时,防护材料应覆盖颈部和围兜要求的防护区域(见图1)。颈部防护区域应在与颈部护具标识的尺寸(范围)内的每一个结构模型上检验。颈部防护区域的检3 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验应按照下列条件进行。a) 颈部护具应置于适当的结构模型。护具的纵向中平面应包含结构模型(见图1)的点F和J形成的直线。b) 为模拟标准佩戴,应在结构模型与颈部护具间将一宽10mmX长15cm的泡沫条置于结构模型前部。这一泡沫条应横在结构模型中点上。泡沫条的下部中心应与点J对齐,向上延伸后泡

11、沫条的宽度中心与结构模型点F对齐。c) 如果颈部护具使用钩和环或类似的紧固系统,应使紧固系统两部分以平行的方式安装在结构模型上。d) 颈部护具定位在模型上后,检验防护区域时应移除泡沫条。e) 只允许手工调节颈部护具垂直轴使中心线保持通过结构模型点F,但不准许其他调整。在检验防护区域时,如果颈部护具的 刚性妨碍与结构模型躯干保持接触,可以适当地用于压住颈部护具。g) 如果颈部护具上标有一个以上尺寸时,防护区域试验的检验应按对应每一标明尺寸的每一结构模型进行。h ) 如果颈部护具整体附着在服装上,确认防护区域前应从服装上割离。i) 围兜防护区域的确认应通过测量高度的方法测定,条件如下:1) 应测量

12、结构模型上三点:0。 、90。和一900(见图1);2) 应从围兜接缝处测量到围兜下缘,与接缝成90。测量。5.3.3.2 每一型号的尺寸应按照5.3.3.1确认所有尺寸。应检查标识在样品上的尺寸(见表2)和由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见第8章)中细节,以确定试样是否符合颈部护具的标识和信息。检查结果应记录在试验报告中。5.3.4 永久标识应按照ISO6330的规定,通过试验颈部护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试样来验证标识的永久性,条件和要求如下:a) 洗涤程序号:6B,即预期织物材料承受反复手洗,或者等效温度(40:l:3) oc下的标准机洗;b) AATCC 1993参照洗涤剂WOB(无光学增臼剂); c

13、) 循环次数:20次连续循环洗涤;d) 干燥程序号A(20次洗涤循环后挂干); e) 标准贴衬:多纤维试验纤维号10(醋酸纤维、棉纤维、聚眈胶纤维、聚醋纤维、丙烯酸纤维和羊毛的织物)。5.3.5 切割试验按照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进行颈部护具的切割试验。6 试验报告除GB/T40926.1-2021第8章的要求外,试验报告还应包括至少下列信息:a) 按照第5章试验的结果;b) 对应第4章、第7章、第8章的要求。4 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7 标识和标签7.1 标识标识应符合GB/T40926.1-2021第9章的要求。7.2 标签牢固附着在颈部护具上

14、的标签应含有下列信息:a) 维护、洗涤和使用的建议;b) 全数字格式的制造日期(即年、月、日); c) 警告陈述:颈部护具仅设计用于减少在防护区域内由于接触冰刀直接割伤的风险,并不消除所有可能情况下的风险,如使用者可能裸露的各种情形,包括直接打击颈部的风险;d) 警告陈述:如果颈部护具没有适当的保养、不合身、穿戴不当或任何方式的改变,提供的防护将降低。8 产晶信息除GB/T40926.1-2021的要求外,每一颈部护具应永久标识颈部护具的设计尺寸、颈部护具的最小和最大颈围。表1颈部护具试验样晶使用附录A切割试验方法需要的试验试样试验条件需要样品数量型号尺寸覆盖的防护区域洗过l 每个型号的全部尺

15、 寸切割试验干3 每个型号的一个尺 寸切割试验湿1 每个型号的一个尺 寸使用附录B切害。试验方法需要的试验试样试验条件需要样品数量型号尺寸覆盖的防护区域清洗1 每个型号的全部尺 寸切割试验干1 每个型号的一个尺 寸切割试验湿1 每个型号的一个尺寸表2颈部护具尺寸分级颈围/cm尺寸缩写最小最大超小XS 22 27 S 26 31 中M 30 35 大L 34 39 特大XL 38 43 双倍特大XXL 42 48 5 GB/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 00 I 口2b儿啊刃斗,U区二下线护吁中防mL 颈部护具尺寸最小防护区域尺寸颈部最小防护区域一一围兜部

16、分。1) 尺寸/mm超小(XS)应覆盖:标记在超小(XS)号结构模型上限点F、G、30 H、I和下限点j、K、L、M之间的全部区域小(S)应覆盖:标记在小(S)号结构模型上限点F、G、H、30 I和下限点、K、L、M之间的全部区域中(M)应覆盖:标记在中(M)号结构模型上限点F、G、H、30 I和下限点J、K、L、M之间的全部区域大(L)应覆盖:标记在大(L)号结构模型上限点F、G、日、40 I和下限点J、K、L、M之间的全部区域特大(XL)应覆盖:标记在特大(XL)号结构模型上限点F、G、40 H、I和下限点J、K、L、M之间的全部区域双f音特大(XXL)应覆盖:标记在双倍特大(XXL)号结

17、构模型上限点40 F、G、H、I和下限点J、K、L、M之间的全部区域除了应排除10mm宽边界区域外,切割试验区应与防护区域相同。图1颈部护具防护区域6 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A.1 原理附录A(规范性)使用水平单导轨装置的切割试验试验台模拟冰球运动冰刀穿在一名68kg90 kg体重人脚上运动时(速度约25km/h),与另一人颈部接触。A.2 切割试验装置A.2.1 实验台试验台见图A.1,应包括一个人造颈、冰球运动冰刀、气缸和其他必要组件。冰刀固定在固定位置,平行于人造颈运动轴。试验中,机构应约束人造颈的竖直方向的运动,同时给水平运动的阻力尽可能

18、小。在气缸充气情况下,一个易于释放的挂钩用于限制人造颈的运动。A.2.2 人造颈人造颈应由外径115mm:1:5 mm的铝圆柱体制成,其表面牢固地覆盖12.5mm公称厚度的泡沫片。总直径应为约140r旧n。泡沫应有下列特性:a) 密度:20kg/m336 kg/旷(1.25lb/fe 2.25 lb/fe) (ASTM试验方法D3575,后缀W,方法A) ; b) 50%形变垂直耐压:96kPa:1:24 kPaC14 lb/ in2:1:3.5 lb/ in2) (ASTM试验方法D3575,后缀D)。A.2.3 冰球运动冰刀冰球运动冰刀应有下列特性:a)厚3.00g20mm; b) 洛氏硬

19、度HRC5060; c) 轮廓符合图B.3规定的冰刀检验模板;d) 冰刀应使用能保持刀片原始轮廓的装置磨刀,刀刃为标准凹槽半径12.7r旧n。每次磨刀可进行9次连续试验,除非冰刀与人造颈的铝制圆柱体接触过,则应更换冰刀。另一个可能的例外见A.4的所述。A.2.4 气缸气缸应有下列特性:a) 双向气缸,左端保持开口;b) 公称内径为5.08cm; c) 最小行程长度为91cm; d) 公称连杆直径为15.9mm。A.2.5 实验台调节调节试验台包括下列步骤。a) 调节人造颈和附着其上的移动块(带、气缸、连杆等)的质量达到4kg:1:250 g。7 GB/T 40926.5-2021/ISO 10

20、256-5 :2017 b ) 调节挂钩使充气气缸部分长度为250mm:1:10 mm。在此位置,充气气缸部分具有理论体积458 cm3 c) 确定缸室内压力,使挂钩一旦释放,人造颈能在250mm:1:10 mm的行程上得到25km/ h:1: 1 km/h的速度。调速方法应使得在接触点瞬时速度为25km/ h:1: 1 km/h。试验报告应描述用于调节试验台的步骤,应包括说明人造颈速度与离开起点距离的关系图表。速度调节应空载进行,即没有颈部护具或泡沫片在人造颈上。d) 调整人造颈与冰球冰刀间的距离为250r旧n:1:10r旧n。e) 调整冰刀高度,使当人造颈(无颈部护具或泡沫片)在冰刀下面通

21、过瞬间时,冰刀与人造颈金属表面间有0.1mmC100m)距离。f) 调整夹住冰刀装置和与之相连移动部件的质量为100kg:1: 2 kg。A.3 耐切割试验步骤使用已经按照表1处理过的试样。试验步骤包括如下步骤:a) 在人造颈上装好颈部护具,使冰球运动冰刀能接触颈部护具的试验部分;b ) 给气缸加压到试验台调整时的气压,关闭进气阀;c) 释放挂钩使颈部护具以规定的速度向冰刀推进;d) 移除颈部护具并且检查在人造颈上的泡沫是否有任何切割。按照表A.1的规定对每一护具进行切割。在人造颈泡沫指定位置不能进行超过一次试验,每一颈部护具试验完成需要更换泡沫。表A.1颈部护具切割点要求试验样品试验前处理切

22、割点耐切割试验切害。次数这一试验应在每一颈部护具防护区域内3个不同的位l 干a置进行。如是颈部护具由两部分组合覆盖防护区域,应3 在每一部分各进行1次实验,在接缝处进行1次试验这一试验应在每一颈部护具防护区域内3个不同的位2 干a置进行。如是颈部护具由两部分组合覆盖防护区域,应3 在每一部分各进行1次实验,在接缝处进行1次试验这一试验应在每一颈部护具防护区域内3个不同的位3 干a置进行。如是颈部护具由两部分组合覆盖防护区域,应3 在每一部分各进行l次实验,在接缝处进行1次试验4 温颈部2 4 温围兜2 a颈部护具应在试验室中以环境温度22oC:!: 3 oC状态调节至少24人A.4 试验结果说

23、明在对每一型号颈部护具进行要求的切割试验后,人造颈的泡沫上如果检查出一个或更多切割痕迹,应认定这一型号的颈部护具不符合本文件。如果颈部护具的底层(与使用者皮肤接触层)刺穿,应认定这一型号的颈部护具不符合本文件。如果切割区域达到颈部护具的底层但没有切开它,应取新的颈部护具在同样区域进行附加3次试验,但不必更换9次试验后的冰球运动冰刀。如果在人造颈泡沫上没有检查到切割,颈部护具底层(与使用者皮肤接触层)也没有割穿,应认为颈部护具符合本文件。8 标引序号说明:1 气缸;2一一接触点(冰刀上); 3一一起始点;4一一人造颈;5 挂钩。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24、 单位为毫米2 250 4 图A.1试验台示意图9 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附录B(规范性)使用导向跌落装置的切割试验B.1 切割试验装置B. 1. 1 切割组件B.1.1.1 总体原则见图B.1、图B.2和图B.3,切割组件由下列元件组成。B. 1. 1.2 跌落试验装置跌落试验装置应有两个金属导引块。上金属块质量应为25kg:l:0.1 kg,下金属块质量应为2kg:l: 0.1 kg。一个橡胶块放在两个金属块之间,橡胶块应符合以下条件:a) 厚度25mm:l:1 mm; b) 邵氏硬度A60:l:5; c) 25 mm/min压缩变形25%时

25、应力为90kPa:l: 5 kPa; d) 橡胶块与金属块接触面积为6000 mm2:l: 1 000 mm2。B. 1. 1.3 冰刀B. 1. 1.3. 1 冰刀应安装在下金属块上(见B.1.1.2)使刀片边缘中间部分竖直。刀片的平面应与垂直平面成250:l:50,并垂直于试验样品支架的表面(见B.1.1.4)。冰刀应具有下列特性:a) 厚度(3.0-0.2)mm ; b) 洛氏硬度HRC50 HRC 60; c) 轮廓符合图B.3规定的冰刀检验模板。B. 1. 1.3.2 应使用符合图B.3要求的、新的、未使用的冰刀检查磨刀模式。刀片应磨得:a) 使用能再现刀片原始形状 的装置;b) 凹

26、槽半径12.7mm:l:3 mm。注:通常,认为磨刀对于9次试验循环但不超过12次试验循环是有效的。B. 1.1.3.3 当刀片与试验样品支架接触时(见B.1.1.4),应更换刀 片。B. 1.1.4 试验样晶支架试验试样支撑架(见图B.2)应是钢制的。上支架应有一个夹紧系统或带子,以牢固地沿着支架上缘固定试样,使其在试验中不分离。在试样与支架之间,应有一层厚度9.0r旧n:l:1mm,密度43kg/ m3:l:3 kg/m3的闭孔聚乙烯泡沫。泡沫下方应有两层芳纶织物,每层厚度0.4mm:l:0.1 mm,密度1400kg/ m3:l:50 kg/m3,以保护试样支撑架。试样支撑架应用伎链条和

27、重物块的方法压向冰刀,应调节重物块使得试样支撑架与冰刀间的力为300 N:l:10 N 。B.2 耐切割试验B.2.1 冰刀锋利程度和速度的检测应使用厚度1.55mm:l:0.08 mm的氯丁橡胶试样验证冰刀的锋利程度。10 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切穿氯丁橡胶的瞬间应通过冰刀接触氯丁橡胶层后铝馅并接通电路测定。氯丁橡胶应如图B.2所示放在试样支撑架上。刀片应和试验护具一样以250:l:5。倾斜放置接触氯丁橡胶,刀片与氯丁橡胶间的力应为100N:l: 10 N。重物块和冰刀应平稳地推过氯丁橡胶。刀片的速度应为15mm/ s:l:10 mm/s。当电

28、路接通时,刀片的运动应立即停止,测量切穿氯丁橡胶所需的距离。这一距离应在120mm 180 mm。应磨利或磨钝刀片以获得要求的距离。颈部护具的常规测试中刀片的速度应按照B.2. 2执行,在颈部撕裂保护器试样支撑架上使用1.55 mm:l:0.08 mm厚的氯丁橡胶、泡沫和芳 纶层,进行切割试验来测量。应调整上挡块的下降高度,使刀片的速度为6.0m / s:l:0.2 m/s。B.2.2 颈护具试验使用表1处理过的试样。将颈部护具安放在图B.2所示试验装置的试样支撑架上。调节颈部护具使得切割试验区域直接在冰刀下。用夹具或带子将颈部护具固定在试样支撑架上。调节冰刀高度,使刀片有200mm:l:10

29、 mm长的边缘在试样接触点上方。向试样支撑架施加一个力,使对冰刀的力为300 N:l:10 N。升起上金属块到适当的高度并跌落至固定冰刀的下金属块上。对每一护具进行表B.1规定的切割次数。每次试验后,应检查颈部护具确定是否试验大片切穿颈部护具整个厚度。切割试验各点之间应距离15mm以上。按表B.1规定切割的前后,应根据B.2.1确认刀片的锋利程度。如果刀片不符合B.2.1的要求,应重新进行试验。标引序号说明:重物块;2 一一橡胶块;3 二一夹具系统;l 1 ,l 2 两者长度差在土10mm内;l 3一-200mm土10mm。町h、电图B.1试验装置11 2 | 气I 12 GB/T 40926

30、.5-2021/ISO 10256-5 :2017 hllllllJlllllTTell-Jlllll17 显示夹紧系统和测试样本的E面视图、,/LU 侧面视图m m 统土明系;m说具样m号夹试日刊二一-坏!lj121 a) l2100 mm; r j-60 mm:!:5 mm; 1一-450土30;2-250。试样支撑架图B.2单位为毫米Rl. 50 12 11 10 R7.5 A崎Any 3R A哇nHd qo or2R n,-唱A、,-Ro nu ,、点原半径:坐标和尺寸弧度:端点坐标半径X Y 尺寸占X Y l 10.4 27.5 12.0 8 0.00 2l.5 2 30.1 46.

31、5 39.4 9 65 l.56 3 50 97 94 10 71 l.36 4 73 241 240 11 152 0.00 5 155 2 620 2 620 12 158 0.00 6 223 261 260 13 225 0.92 7 235 182 181 14 231 l.09 15 286 9.15 注:R7.5端点坐标与点8重合,Rl.50端点坐标与点15重合。冰刀检验模板图B.312 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表B.1颈部护具切割点要求试样编号试验前处理位置在抗切割试验中切割次数a1 干颈部4 1 于围兜2 1 干接缝2 2 温颈部

32、2 2 温围兜2 2 湿接缝2 a见B.2.2o13 G/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附录C(规范性)结构模型注:本附录的目的是为制造用于确认颈部护具颈部防护区域的结构模型。C.1 制造结构模型应按照图C.1和表C.1的值制做试验用结构模型,尺寸偏差:1:2r旧n。结构模型由12个常规的椭圆叠加而成,椭圆叠加在另一个椭圆上面,距离为d。每一个椭圆通过从前到后总尺寸y和从左到右总尺寸z规定。从规定的切层O的椭圆后面中心上升,每一个椭圆的后面在中心线上从参考轴R向前偏移一个距离。对于椭圆切层6到切层12的工尺寸、椭圆切层4到切层12的y尺寸和尺寸的允许偏差为:

33、1:2mm。其他工和y尺寸的允许偏差为:1:5mm(这些尺寸不直接影响轮廓点)。A、R x 什日H 标引序号说明:1 中心线;2 参考轴R;3一一每一水平切割的几何中心。图C.1结构模型和轮廓点14 结构模型尺寸表c.1 。因、同AAON-m|NON-ZOSNm?mUND-斗单位为毫米尺寸特小中大特大双倍特大距离,d7. 3 9. 6 11. 9 11. 9 11. 9 11. 9 椭圆y x R y z r y x r y x r y z r y x R 切层O111.4 270.0 0.0 127.9 334. 0 0. 0 144.4 405.0 0.0 160.9 473.0 0. 0

34、 177.4 540. 0 0. 0 198.0 623. 8 0.0 切层l106. 9 267. 7 O. 1 122. 8 331. 1 O. 2 138. 6 401. 3 0. 3 154. 4 468. 7 0. 4 170.3 535. 0 O. 5 190.1 617. 9 0. 6 切层2102. 1 260. 4 0. 3 117.2 321. 7 O. 5 132. 3 389. 7 0. 6 147. 4 454. 9 0. 8 162.5 519. 1 1.0 181. 4 599. 4 1.2 切层395. 6 244. 9 1.4 109. 7 302.1 2.

35、3 123. 9 365. 3 3. 2 138. 1 426. 0 4.1 152.2 485. 7 5. 0 169.9 560.4 6. 1 切层489.1 216. 0 3.4 102. 3 265. 2 5. 5 115.5 319.5 7.7 128. 7 371. 7 9. 8 141. 9 423.1 12.0 158.4 487.4 14. 7 切层583. 4 134. 9 6. 2 95. 8 162. 1 10.1 108. 2 191. 3 14. 1 120. 5 219. 7 18.0 132. 9 247. 8 22. 0 148. 3 282. 8 26. 9

36、 切层678. 6 100. 2 9. 4 90. 2 117.9 15. 5 101. 9 136. 4 21. 5 113. 5 154. 6 27. 6 125. 1 172.6 33. 6 139. 7 195. 2 41. 2 切层777. 8 85. 7 11. 5 89. 3 99. 4 18. 9 100.8 113.5 26. 2 112.3 127. 4 33. 6 123. 8 141. 3 41. 0 138. 2 158. 6 50.2 切层878. 3 79. 9 12.6 89. 9 92. 1 20. 7 101. 5 104. 3 28.8 113. 1 11

37、6.6 36. 9 124. 7 128. 8 45.0 139. 2 144.0 55. 1 切层979. 8 77. 7 13. 2 91. 6 89. 3 21. 6 103.4 100. 9 30. 1 115.3 112.4 38. 5 127. 1 124. 0 47. 0 141. 8 138. 5 57. 6 切层1081. 0 77. 0 13. 4 93. 0 88. 4 22. 1 105. 0 99. 8 30. 7 117. 0 111.1 39. 4 129. 0 122. 5 48. 0 144.0 136. 7 58. 8 切层1181. 0 77. 0 13.

38、 4 93. 0 88. 4 22.1 105. 0 99. 8 30. 7 117.0 111.1 39. 4 129. 0 122. 5 48. 0 144.0 136. 7 58. 8 切层1281. 0 77.0 13. 4 93. 0 88. 4 22.1 105. 0 99.8 30. 7 117.0 111.1 39. 4 129. 0 122. 5 48.0 144. 0 136. 7 58.8 巳刀GB/T 40926.5-2021/ISO 10256-5 :2017 C.2 颈部防护区域的测定防护区域应对称处于中心线的每一侧,并按照表C.2和图C.l规定的轮廓点定义。点位置

39、的角度允许偏差:l:20,轮廓点所处的切割高度允许偏差是:l:2mm。注:在每一切割的公称高度测量工、y和r尺寸。表C.2防护区域:轮廓点轮廓点图l俯视位置切层点F。9 点G450和45010 上限点H90。和90。11 点I135。和135。11 点J。4 点K450和4505 下限点L90。和90。6 点M135。和13507 16 G/T 40926.5-2021 /ISO 10256-5: 20 17 参考文献 l J CAN/BNQ 9416-370/2007CR2013) Neck protectors for ice hockey and ringette players 2J

40、CEN/TS 15256: 2005 Protective clothing. Hand, arm, leg, genital and neck protectors for use in ice hockey-Protectors for players other than goalkeepers-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巳ONHNO-。白-NON-.Ng寸H益。国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冰球运动护具第5部分:颈部护具中GB/ T 40926. 5- 2021/ ISO 10256-5: 201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字号网址: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21年11月第一版字号书号155066 1-68901 侵权必究版权专有GB/T 40926.5-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运动美食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