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402)一、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专业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型卫生管理体制的高层次卫生管理人才。具体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2、掌握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
2、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 研究方向1、社会医学研究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卫生政策和卫生服务体系对人群健康的作用和影响,2、卫生管理研究研究如何应用卫生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处理和解决卫生管理领域的问题3、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研究研究卫生经济学理论在卫生领域的应用,改善卫生政策,优化卫生资源配置4、卫生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利用卫生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卫生领域的相关问题三、 学习年限和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前两个学期修满学分,后四个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及答辩工作。四、 筛选、分流第四学期初
3、进行中期筛选,中期筛选考核内容包括思想表现、学分、教学情况、论文开题报告等。筛选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阶段;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硕士生学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 应修总学分:30学分,其中必修22学分,选修8学分。(一)必修课1、学位公共课 3门 8学分2、学位基础课 不少于2门 不少于6学分3、学位专业课 不少于2门 不少于6学分4、前沿讲座(含专题讨论) 2学分硕士生按照导师要求或感兴趣的前沿问题写出综述,以此内容主讲2次学术讲座,参与学术讲座不得少于10次。由导师组根据主讲或参与讨论的情况评定成绩,成绩及格者记2学分。(二)选修课 不少于3门 不少于8学分(三)补修课 同
4、等学历及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生需补修2门本科主干课程,不记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参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表。六、 学位论文硕士生在第四学期初写出开题报告并在研究所内开题,所选课题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大的学术或社会经济效益,设计合理。所内教师集体讨论通过后即可实施课题研究。原则上第五学期末应完成课题研究,第六学期撰写学位论文并完成答辩。学位论文要求数据完整,统计处理正确,语言通顺,逻辑性强。统招研究生答辩前应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或收稿,在职研究生答辩前应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有收稿通知。七、 实践硕士生第二、三学年内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学时的本科生实习、实验课带教或大课讲授工作。附:阅读文献和
5、书目:1、李鲁主编 社会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2、梁万年主编 卫生管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3、卫生部主管、四川省卫生厅主办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4、卫生部主管、安徽医科大学主办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5、中华医学会主管、北京医学分会主办中华医院管理杂志6、卫生部主管、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卫生经济杂志7、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报告8、世界银行: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类别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时数学分授课单位或教师考核方式必修课1MP09001马克思主义理论(理工医)1723社科部考试2MP15001第一外国语(
6、英)1-21804外国语学院考试3M064002专业外语3361公卫学院考试4MP64001医学统计学1723公卫学院考试5M064016卫生经济学2503公卫学院考试6M064003社会医学1503公卫学院考试7M064015卫生事业管理学2503公卫学院8M064001前沿讲座2-4-2选修课1MP60001医学文献检索2361图书馆考试2MP47003计算机应用(医)2542计算机学院考试3MP15022第二外国语(日)2722外国语学院考试4M064004临床流行病学1543公卫学院考试5M064006多元统计方法与SAS软件2543公卫学院考试6M064017卫生法学2503公卫学院考试7M031044组织行为学1322管理学院考试8M031051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研究2322管理学院考试补修课1社会医学1-354公卫学院考试2流行病学1-354公卫学院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