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见病毒鉴定.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80199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4.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病毒鉴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常见病毒鉴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常见病毒鉴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常见病毒鉴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常见病毒鉴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微生物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第十八章 常见病毒鉴定返回返回总目目录本 章 内 容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1 第二节2 第五节5肝炎病毒 第六节6 第四节4 第三节3 反转录病毒 疱疹病毒 肠道病毒 朊粒及其他病毒学习目标及重点学习目标:掌握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肠道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点,各病毒的传播途径、临床检验和防治原则区别乙型肝炎病毒常见抗原抗体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五种肝炎病毒常用鉴定方法解释流感病毒变异和流行的关系了解朊粒的生物学特征本章重点: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常见病毒的检验方法一、流感病毒(一)生物学特性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

2、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是流感的病原体 甲(A):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B):对人类致病性较低 丙(C):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 1.形态结构 (1)形态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2)结构 核衣壳核酸 核蛋白(NP)RNA多聚酶核衣壳包膜基质蛋白(MP)脂蛋白(LP)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2.分型与变异分型:根据NP和MP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亚型。变异:最主要的是抗原性变异:HA和NA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3、 drift)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3.培养特性:在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增殖 红细胞吸附试验(hemoadsorption test)易感动物为雪貂4.抵抗力: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6 30分钟可灭活病毒室温下很快丧失传染性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血清、咽漱液2.鉴定:ELISA检查患者咽漱液中的抗原用单克隆抗体经免疫酶法PCR技术、核酸杂交等方法检出病毒或进行分型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三)临床意义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被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致病机理:呼吸道上皮细胞感染增殖,病毒不入血,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 症状

4、: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头痛、全身酸痛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二、风疹病毒(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结构:单股正链RNA病毒 有包膜,核衣壳为二十面体对称 一个血清型 人是唯一宿主2抵抗力:抵抗力较弱 不耐热,56 30分钟可灭活病毒 对紫外线、乙醚、氯化铯、去氧胆酸等均敏感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鼻咽分泌物、皮疹液、尿液,脑脊液、血液、骨髓等2鉴定 病毒培养 免疫学检测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中和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酶或荧光素标记单克隆抗体 病毒核酸检测:PCR或核酸杂交技术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三)临床意义儿童是主要易感者呼吸道传播局部淋巴节增殖后经病毒血症散播全身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

5、先天性感染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三、其他呼吸道病毒病毒名称形态结构所致疾病SARS冠状病毒球形、冠状,有包膜,RNA发热、干咳、胸闷、气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等麻疹病毒球形、衣壳呈螺旋对称型,有包膜,不分节段的单股RNA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腮腺炎病毒球形,核心为单股RNA,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伴有疼痛、发热返回章内容返回章内容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三、其他呼吸道病毒病毒名称形态结构所致疾病腺病毒球形、双链DNA、核衣壳20面体对称、无包膜咽炎、扁桃体炎、肺炎、流行性眼结膜炎、急性出血性膀胱炎、胃肠炎等副流感病毒球形、单负

6、链RNA、核衣壳螺旋对称、有包膜小儿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普通感冒等呼吸道合胞病毒球形、单负链RNA、核衣壳螺旋对称、有包膜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成人普通感冒等鼻病毒球形、单正链RNA、核衣壳20面体对称、无包膜婴幼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成人普通感冒等返回章内容返回章内容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第二节 肝炎病毒一、甲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属小RNA病毒科,直径约为27nm,呈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对称甲型肝炎病毒形态模式图HAV电镜图第二节 肝炎病毒2.抵抗力耐受乙醚、氯仿等脂溶剂 耐酸:在pH3的酸性环境中稳定不耐热:100 5 min可使之灭活在海水、淡水、毛蚶、泥沙中

7、存活数天至数月第二节 肝炎病毒3.培养特性u易感动物:黑猩猩,狨猴,鹰面猴,短尾猴u允许性细胞:Vero、恒河猴胚肾细胞(FRHK-4)、人肝癌细胞株(PLC/PRF/S)等 u在培养细胞中生长缓慢,无CPE第二节 肝炎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HAV-IgM检测:早期、快速诊断最可靠的血清学指标 HAV-IgG检测:主要用于了解既往感染史、疫苗免疫、效果评价或流行病学调查分离培养:原代肝细胞或恒河猴胚肾传代株细胞对HAV敏感,生长缓慢,不引起细胞裂解第二节 肝炎病毒(三)临床意义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第二节 肝炎病毒二、乙型肝炎病毒HBV流行久远、传播广泛,是全

8、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全球3.5亿人携带HBV我国为高流行区 感染率:60%HBsAg携带率:8%10%慢性乙肝病人:1000万80%原发性肝癌与HBV慢性感染有关 第二节 肝炎病毒二、乙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管形颗粒:直径22nm,长度在50700nm之间;大球形颗粒:即Dane颗粒,直径42nm。第二节 肝炎病毒第二节 肝炎病毒2.抗原组成(1)表面抗原HBsAg存在于三型颗粒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pres1和preS2抗原的检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抗-preS抗体阳性常见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表示病毒正在或已经被清除抗-HBs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乙

9、肝痊愈(临床)或免疫成功(接种疫苗)的标志第二节 肝炎病毒(2)核心抗原HBcAg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G、IgM)可在感染的肝细胞核心部位的表面存在,表明病毒在复制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HBeAg,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而只能检测到抗-HBc抗-HBc 对机体无保护作用抗HBc-IgM: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抗HBc-IgG:持续时间长凡有过 HBV感染者均可阳性,并可终身伴随第二节 肝炎病毒(3)e抗原HBeAg 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HBeAg是HBcAg的降解产物,游离存在于血液中,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产生抗HBe,是预

10、后良好的征象抗-HBe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抗-HBe的出现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保护作用第二节 肝炎病毒(4)PreS1、PreS2与HBV-DNA成正比是病毒复制的指标 抗-PreS1、抗-PreS2在恢复期的早期出现阳性提示病毒正在或已经被清除是预后良好的指标第二节 肝炎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HBV抗原、抗体检测血清HBV-DNA检测血清DNA多聚酶检测第二节 肝炎病毒(三)临床意义传染源: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传播途径:密切接触、血液及体液、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由无症状携带至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等。病毒不仅存在于肝内,也存在于脾脏和血细胞等。

11、一般认为,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对肝细胞的直接破坏作用不大,而机体对肝脏的免疫病理损害才是引起肝炎发生的主要原因第二节 肝炎病毒三、丙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特性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病毒体呈球形,直径为3060nm(二)微生物学检验1.检测病毒抗体:用ELISA法检测抗-HCV2.检测病毒RNA:因HCV在血液中含量很少,常用敏感的RT-PCR法第二节 肝炎病毒(三)临床意义1.主要通过血液/体液传播,其他如性传播、垂直传播2.是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3.HCV感染极易转为慢性4.无症状HCV携带者和慢性丙肝者多见5.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亲所生婴儿感染率高6.诱发肝外损伤:

12、肾小球肾炎 7.免疫力不牢固第二节 肝炎病毒四、丁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特性HDV是一种缺陷病毒由HBsAg构成其外壳HDV定位于肝细胞核内在血液中由HBsAg包被形成35-37nm颗粒单负链环状RNAHDV结构模式图第二节 肝炎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1.HDAg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2.抗-HD抗体检测 抗HDV-IgM:是HDV早期感染标志 抗HDV-IgG:是HDV既往感染的标志 慢性HDV感染时,两种抗体可长期共存3.HDV-RNA HDV RNA是HDV存在及复制的一个有用指标第二节 肝炎病毒(三)临床意义只能感染HBsAg阳性的病人共同感染(coinfection):与HBV同时感

13、染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在慢性乙型肝炎或HBsAg携带者的基础上再感染HDV第二节 肝炎病毒五、戊型肝炎病毒(一)生物学特性 属杯状病毒科,球形,无包膜,直径3234nm,单正链RNA一个血清型(二)微生物学检验检测HEV:电镜或免疫电镜观察检测抗-HEV 抗HEV-IgM: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 抗HEV-IgG:HEV感染后可长期存在,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HEV RNA第二节 肝炎病毒(三)临床意义u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多见于2040岁成年人,潜伏期为29w,多数患者于病后6w即好转或痊愈。少数患者可表现为重症肝炎,甚至可导致死亡。孕妇感染时,

14、发病率高,病情严重,常发生流产或死产uHEV致病机制尚不明了,可能是病毒本身作用及机体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u病后有一定免疫力第二节 肝炎病毒六、其他肝炎相关病毒1.庚型肝炎病毒 属黄病毒科,为单股正链RNA。主要通过输血等非肠道途径传播,呈全球分布,我国主要在非甲至戊型肝炎病人、献血员、血透病人、器官移植患者及肝癌患者中存在2.TT型肝炎病毒是从一例日本输血后非甲至庚型肝炎病人(TT)血液中发现的一类新型DNA病毒,属细小DNA病毒科,通过血液和血制品传播,也可经消化道传播返回章内容返回章内容第二节 肝炎病毒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包括肿瘤病毒亚科、泡沫病毒亚科和慢病毒亚科人类嗜T细胞病毒人类免疫

15、缺陷病毒(HIV)HIV-I型和HIV-II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中国AIDS流行现状截至2014年2月28日,我国累计报告报告的HIV/AIDS 587182例,死亡138956例。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1624例,艾滋病病人176602例。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低流行态势,但依然呈上升趋势,幅度较以前有所减缓。据统计,自2005年至今,性传播比例持续攀升。2014年3月新发现的HIV/AIDS中,异性性传播4515例(69.8%),同性性传播1260例(19.5%),注射毒品传播430例(6.6%),母婴传播36例(0.6%),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13例(0.2%),既往

16、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11例(0.2%),既往采血浆传播5例(0.1%),传播途径不详203例(3.1%)。50岁以上群体和学生群体所占比例上升,这也是我国HIV传播的新特点 知识拓展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结构 RNA,有包膜球形病毒。关键结构:gp120 gp412HIV复制(1)吸附-gp120 +CD4(2)穿入和脱壳(3)生物合成(4)装配与释放 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3HIV的理化特性对热敏感56处理30分钟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灭活方法是100 20分钟对化学因素敏感,在室温下70%酒精只需1分钟即不能检出活性对紫外线或射线不敏

17、感,因此紫外线或射线不能灭活HIV病毒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采集 采集血液、体液标本2HIV检验 包括HIV抗体、P24抗原、HIV病毒载量、CD4+T细胞计数等抗体检测是诊断HIV感染的唯一标准(1)HIV-1P24 HIV-1P24-可用于“窗口期”及HIV-1抗体阳性的母亲所生婴儿早期的辅助鉴别诊断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2)血清抗体检测 分为筛查和确认试验免疫印迹法-是HIV血清学检测中最常用的确证性试验筛查阳性者必须进行确认试验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3)测定病毒核酸临床常用于测定感染者体内游离病毒的RNA含量即病毒载量(4)CD4+T细胞计数 应用流式细胞仪(FCM)进

18、行CD4+T细胞记数及占淋巴细胞的百分率(正常情况下与CD8+T细胞比例为2:1)CD4+T细胞数:0.5109/L时,为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指征0.2109/L时,应立刻进行卡氏肺孢子菌的预防治疗 0.1109/L时,易感染巨细胞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5)耐药性检测检测患者标本中HIV基因序列,监控变异的发生,间接估计药物耐药情况。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三)临床意义HIV无症状携带者和AIDS患者传播途径性接触、输血或血制品、母-婴传播传染源病毒选择性侵犯CD4+细胞,细胞变性、坏死,导致以CD4+细胞缺陷为主的严重免疫缺陷1致病机制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1)急性期:(2)无症状潜伏期:(3)A

19、IDS期:感染后26周内一般为810年通常难以检测到HIV抗体血清抗体阳性,具传染性。持续发热、盗汗、失重、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皮炎、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念珠菌病、黏膜白斑病等机会感染和肿瘤2临床特征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机会性感染 带状疱疹 毛囊炎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在AIDS患者中念珠菌属感染是很常见的,象鹅口疮(上图)尽管不危及生命但十分讨厌.左图为念珠菌性肺炎.机会性感染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恶性肿瘤图为AIDS患者常出现的Kaposi肉瘤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由于缺乏AIDS宣传及预防意识,中国九十年代出现“AIDS村”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患艾滋病的孩子 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

20、二、人类嗜T细胞病毒 -引起T细胞白血病和毛细胞白血病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一)生物学特性u电镜下HTLV呈球形,直径约100nm,中心为病毒的RNA和反转录酶u最外层系病毒的包膜,其表面嵌有gp120,能与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而介导病毒的感染。包膜内有病毒的衣壳,含有P18和P24两种结构蛋白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二)微生物学检查*电镜观察*免疫血清或单克隆抗体鉴定*血液中HTLV-I抗体的存在即可诊断为该病毒感染;而血液中异常淋巴细胞数量的大量增生,同时证实这些淋巴细胞中有HTLV-IDNA,则可支持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HTLV-I可经输血、注射或性接触等

21、传播,也可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等途径垂直传播。(三)临床意义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采取化疗,但对HTLV-I的抵抗效果不佳;AZT和其他反转录酶抑制剂能够有效的对抗细胞培养中的HTLV-II。返回章内容返回章内容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 第四节 疱疹病毒疱疹病毒(Herpesviruses)是一群中等大小的有包膜的双股DNA病毒,有110个以上成员,其中与人感染有关的人疱疹病毒已发现有8种常用名单纯疱疹病毒1型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类疱疹病毒6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7型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8型球形,直径约为120300nm。核心为双链线性DNA,衣壳呈20面体,有包膜 对脂溶剂敏感,

22、临床采集标本不应与脂溶剂接触。最适保存温度为-196(液氮),在-70病毒感性可保存数月,4可保存数天,-20易破坏病毒包膜,短期保存即完全灭活疱疹病毒共同的特:第四节 疱疹病毒一、单纯疱疹病毒(HSV)HSV-1 HSV-2HSV-2型则与生殖器疱疹和新生儿感染有关 主要引起口唇和角膜疱疹(一)生物学特性基因组DNA有40%左右的序列同源 HSV的增殖周期短,常潜伏于神经节中引起潜伏感染。抵抗力较弱,易被脂溶剂灭活。温度高于56 30分钟失去感染性 第四节 疱疹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 采集水疱液、唾液、脑脊液、角膜刮取物、阴道拭子等标本,经常规处理后接种或置低温冰箱保存2分离培养鉴定

23、常用原代兔肾、人胚肺、人胚肾细胞或地鼠肾等传代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在鸡胚绒毛膜上,HSV-2形成大空斑,而HSV-1形成针尖大小的空斑。常用实验动物有家兔、豚鼠、小鼠等3血清学检测 中和试验、免疫荧光等鉴定也可分离病毒DNA,根据DNA酶切图谱差异鉴定型别 第四节 疱疹病毒(三)临床意义直接接触传染或被唾液污染的餐具 间接传染HSV感染一般分为原发感染和复发感染。原发感染好发于婴幼儿或儿童,多为隐性感染,并不表现出症状HSV-2侵及躯体腰以下部位,主要是生殖器,它是引起性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HSV-1主要侵犯躯体腰以上部位,可引起口腔、唇、眼、脑及腰以上部位感染 第四节 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24、多核细胞 第四节 疱疹病毒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SV)(一)生物学特性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再次感染水痘(多见于儿童)带状疱疹(多成人和老人)第四节 疱疹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水痘一带状疱疹的临床症状典型,一般不需作微生物学诊断。必要时可检查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细胞内抗原(三)临床意义 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病毒经呼吸道、口、咽、结膜、皮肤等处侵入人体1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2带状疱疹 是潜伏在体内的VZV复发感染 第四节 疱疹病毒三、人巨细胞病毒(HCMV)和EB病毒一般是宫内感染侵犯胎儿神经系统、肝、肾等器官,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EBV

25、)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霍奇金淋巴瘤等鼻咽癌和EB病毒关系密切,血清学检查有高效价EB病毒抗原抗体可采集各种体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病毒分离、抗原或核酸检测返回章内容返回章内容 第四节 疱疹病毒第五节 肠道病毒一、脊髓灰质炎病毒(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结构 球形,直径2730nm,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核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 电镜下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2.培养特性 可在猴肾细胞,人胚肾细胞、人羊膜细胞中培养增殖引起CPE敏感的实验动物有猴、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将病毒接种于脊髓或脑内容易发病,导致肢体麻痹第五节 肠道病毒(一)生

26、物学性状 3.抵抗力:较强较强第五节 肠道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病人发病早期咽洗液、粪便、血液、脑脊液或组织 2.鉴定(1)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第五节 肠道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2.鉴定(2)血清学诊断(3)其他 电子显微镜 分子生物学技术第五节 肠道病毒二、轮状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直径6080nm,核心为双链RNA,无包膜 衣壳壳粒呈放射状排列,负染色后电镜下观察形如车轮,故得名轮状病毒(如右图)电镜下的轮状病毒第五节 肠道病毒(一)生物学特性2.培养特性 组织培养十分困难需选用特殊的细胞株培养3.抵抗力较强 95的乙醇是最有效的灭活剂第五节 肠道病毒(二)微生物学检

27、验1.标本 采集病人发病5天内的粪便,密封后送检2.鉴定(1)电镜观察 如见特殊车轮状病毒颗粒即可诊断(右图)第五节 肠道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2.鉴定 (2)抗原检测 ELISA双抗体夹心法(3)血清学检查(4)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第五节 肠道病毒三、其他肠道病毒(一)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生物性状类似;为球形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柯萨奇病毒在多种组织细胞中生长并产生CPE;埃可病毒在猴肾细胞中增殖良好。柯萨奇病毒血凝抑制试验鉴定;埃可病毒中和试验鉴定第五节 肠道病毒三、其他肠道病毒(二)新型肠道病毒1.肠道病毒70型 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出血性

28、结膜炎病毒2.新型肠道病毒71型 引起手足口病流行返回章内容返回章内容第五节 肠道病毒一、朊粒(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结构:朊蛋白(PrP)2.抵抗力: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PrPscPrPc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空间构象对蛋白酶K抗性致病性有差异强正常细胞PrPc与羊瘙痒病PrPsc的三维结构 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二)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脑脊液、脑组织 2.鉴定神经病理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基因分析法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三)临床意义引起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潜伏期长慢性进行性发展,以死亡告终患者表现为痴呆、震颤、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二、其他病毒(一)狂犬病

29、病毒1.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结构:子弹状(2)培养特性:宿主广范,细胞内增殖后可形成内基小体(3)抵抗力:不强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一)狂犬病病毒2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唾液、脑脊液或死后脑组织。(2)鉴定:直接镜检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检测抗原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二)人乳头瘤病毒(HPV)1.生物学特性 球形 目前尚不能在组织细胞中培养2.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 生殖道分泌物 疣体表面脱落细胞(2)鉴定 组织学、电镜、免疫学及核酸检测等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 (三)黄病毒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生物学特性:球形,可产生CPE,抵抗力不强(2)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

30、血液、脑脊液、尸检脑组织等 2)鉴定 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三)黄病毒2.登革病毒(1)生物学特性:球形,PH7-9最稳定 4条件下传染性可保持数周(2)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血清、血浆、白细胞 死亡患者取肝、脾等 2)鉴定 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查核酸检测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三)黄病毒 3.森林脑炎病毒球形小鼠最为敏感,任何途径接种均能感染病毒检测方法与乙型脑炎病毒相似森林硬蜱为主要传播媒介及储存宿主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四)出血热病毒 1.汉坦病毒球形或卵圆形,RNA、有包膜,对酸、热抵抗力弱常用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染色法、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带毒动物为传染源,以鼠传播为主,以高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临床综合征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四)出血热病毒2.新疆出血热病毒球形、RNA、有包膜病毒常用ELISA、免疫荧光法检测 野生啮齿动物和家畜是主要储存宿主,硬蜱是传播媒介引起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以发热、全身肌痛、中毒症状和出血为主,无肾综合征返回章内容返回章内容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