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79753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佛教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佛教基础知识时间:2017年12月13日1.目录本纲提要第一课:佛教常见知识01第二课:佛教发展简史02第三课:佛教派系和佛法传播03第四课:佛教基本教义04第五课:佛教的价值体系052.第一课:佛教常见名词3.众生:是指众缘所生的生命体:这里的“众缘”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因有情识活动,所以也叫“有情”,因为每一个众生身、语、意行为不同,感如的果报也不一样,也就是生命层次有高低之别,主要有十种,主要概括有十种,叫做十法界。4.佛教的生命观:十法界佛教把生命层次分为十个等级:十法界其中四种圣人和六种凡夫5.六道凡夫简称“六凡”通常所说的六道轮回,也指的是这六道六凡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

2、道6.菩萨法界:自觉、觉他,觉行未圆满之境界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境界缘觉法界:修十二因缘而达到解脱生死之境界声闻法界:以佛之声教修四谛观法解脱生死之境界十法界7.天法界:修上品十善,兼修禅定,生于天界,受静妙禅悦之境界人法界: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受人中苦乐之境界阿修罗法界:修下品十善,得通力自在之境界鬼法界:犯下品五戒十逆,受饥渴苦之恶鬼神之境界十善: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8.畜生界:犯中品五恶十逆,受吞啖杀戮苦之畜生类境界地狱法界:犯下品五恶十逆,受寒热叫唤苦之最下境界。总之,感受果报有十种不同

3、,故谓之“十法界”十恶者:造作杀生、偷盗、淫欲、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五逆:杀父、杀母、出佛身血、杀阿罗汉、破和合僧。9.10.心佛人声闻饿鬼菩萨地狱天阿修罗缘觉畜生11.佛教的业果论:三业行为(1)十界圣凡谁主沉浮?业就是行为活动的意思1、从行为的施发者来说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2、从行为的性质来划分也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2)佛教的业果流程根尘识。1、身口意三业是如何造恶业的?12.是依着感官接触外境生起错误认知做出种种善恶夹杂的行为。佛教中叫做根尘相对生妄分别而起惑造业根指六根、尘指六尘、妄分别是指六识六根根是能生之义,以能对外境产生感知认识,所以叫做“根”根有

4、六种:一、眼:能见色者是。以能对色产生认识,故谓眼根。二、耳:能闻声者是。以能对声产生认识,故谓耳根。三、鼻:能嗅香者是。以能对香产生认识,故谓鼻根。13.四、舌:能尝味者是。以能对味产生认识,故谓舌根。五、身:能感触者是。以能对触产生认识,故谓触根。六、意:能知法者是。以能对法产生认识,故谓意根。此六根,又有“六受”、“六入”、“六处”等名。六尘尘即染污之意。因外境而令感官产生种种欲望,所以把外在境界叫做尘。14.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二、声尘,谓丝竹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之声等,是名声尘三、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用男女身份所有香等,是名香尘。四、味尘,谓种种

5、美味等是名味尘。五、触尘,令身体产生冷暖涩滑等感触的触界。六、法尘,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于心中存留五尘影像。是名法尘。15.六根与六种境界相对,产生六种认识,叫做六识。六识一、眼识:眼根对色尘产生的认识叫眼识。二、耳识:耳根对声尘产生的认识叫耳识。三、鼻识:鼻根对香尘产生的认识叫鼻识。四、舌识:舌根对味尘产生的认识叫舌识。五、身识:身根对触尘产生的认识叫身识。六、意识:意根对法尘产生的认识叫意识。16.六根清净六根清净,既六种感官与外境想对时,不于境中生起欢喜或不欢喜之念,就是对种种外境无动于心,但心中了了分明。这在佛教中是相当高的境界。六根不清净即对境生心,为境所转。从这一点来说,众生

6、莫不如此。17.佛教的原素论四大、五蕴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地以坚硬主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世间的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所造,如人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等都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利等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度性的水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四大皆空18.是指没有地水火风等四种物性没有永恒性,没有自主性,是因缘条件合和而存在四大不调在佛教的一般语境中四大不调是指身体健康受损,也有称法体违和的。也就是色身的生态失衡。五蕴色、受、想、行、识19.蕴者,积聚之义。谓众生由此五法积聚成身。复因此身积聚有为烦恼等法,能受无量生死也。一、色蕴:色即质碍之义。谓眼、

7、耳、鼻、舌、身诸根和合积聚,故名色蕴。二、受蕴:受即领纳之义。谓六识与六尘对应,而又六受,和合积聚,故名受蕴。(六识、六尘、六受者。眼识受色尘也,耳识受声尘,鼻识受香尘,舌识受味尘,身识受角尘,意识受法尘也)三、想蕴:想即思想之义。谓意识与六尘对应,而成六想,和合积聚,故名想蕴。(六想者,谓意识着色想色,着声想声,着香想香,着味想味,着味想味,着触想触,着法想法也。20.四、行蕴:行即迁流造作之义。谓因意识思想诸尘,造作善恶诸行,和合积聚,故名行蕴。五、识蕴:识即了别之义。谓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之识,于诸尘境上,照了分别,和合积聚,故名识蕴。佛教认为一切万物都是由四大五蕴组成,四大为万

8、物之基本属性,五蕴为万物分类方式。佛教中的世界观大千世界古代印度叫四大洲和日月星辰为一个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并提,称为“三千大千世界”21.三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上有六欲天,中有人畜所居住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想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想俱无但识心住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众生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以跳出这三界为目的。22.佛教的宇宙起源观缘起事物之待缘而起,一切有为法,皆自

9、诸多条件合和而起,小到个体生命,大到宇宙都是由依因待缘而起,也就是因缘条件合和而现起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佛教中有四因缘之说因缘:主因、内因。增上缘:助缘、外缘。所缘缘:外缘是指外境,外境使人产生认识之缘,叫所缘缘。等无间缘:指心念活动,前念为后念所生起之助缘。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生。23.1、无明(贪嗔痴等烦恼)2、行(造作诸业)3、识(业识投胎)4、名色(但有胎形但六识未具)5、六入(长成眼等六根人形)6、触(出胎与外境接触)7、受(与外界接触生苦乐感受)8、爱(对境生爱欲)佛教轮回说十二因缘24.9、取(追求造作)10、有(成业因招未来果报)11、生(再生未来五蕴之声)12、老死(未来之身又

10、渐老而死)三藏三藏是佛教典籍之统称,按内容分为经藏、律藏、论藏。25.三世两重因果未来果老死生现在因有取爱现在果受触六入名色识未来果无明行26.经是关于修行方法的一类典籍,诠释“定学”。如地藏经、金刚经、弥陀经、法华经、华严经等,有佛说的,也有佛弟子说而得到佛陀认可的。律指戒律,是佛教教主与后世祖师规定僧人遵守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律典中包括两方面内容,就是戒与律。戒是个人行为准则,生活中作么应作什么不应作,有一定的尺度。律是团体共住规约,处理团体事务之依据。戒根据对象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人受的戒为五戒与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出家人受的戒为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27.新出家的

11、沙弥受持十条戒律叫做沙弥戒,二十岁后受的大戒二百五十条,叫做比丘戒,还有十重四十八轻叫做菩萨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称为三坛大戒论是后代祖师解释佛经或根据佛经中某一议题进行发挥的书籍。按佛教专业术语可分为“释经论”与“宗经论”,如阿弥陀经白话解、铁刚经讲义、法华经名解、大乘玄论、维摩经玄疏等。三藏法师佛教中的经、律、论全部通达称为三藏法师28.三宝佛、法、僧称为三宝佛:就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圣人,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法:是指释迦佛等圣贤所说与著作的一切佛教典籍,如法华经、金刚经以及种种律典与论典僧:就是指传承与弘扬佛法的出家人,出家人中有贤圣僧与凡夫僧之别。贤圣僧:就是那些修行有一定成

12、就,达到“圣位”或“贤位”的境界的人。如弘一法师、太虚法师等。凡夫僧:就是修行功夫还不够,还达不到圣位贤位,还有很多习气毛病的出家人。29.皈依:归投依靠的意思梵语佛陀,华言觉。自觉、觉他,故名佛也。归者,反还之义。谓反邪师,还事正师也。依者,凭也。凭佛大觉,得出三途三界生死。故经云:皈依于佛,终不更皈依其余外道、天神。法即轨则之义。谓佛所说,若教若理,可为众生修行轨则,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也。依者,凭佛所说教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永离于杀害。皈依佛皈依法30.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出家三乘之人,其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和合,故名僧也。归者,反外道邪行之侣,归心

13、出家三乘正行之伴也;依者,凭信出家正行之伴,但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外道。七众弟子佛教团体之称呼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皈依僧31.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德;二引蔓旁布义,喻比丘度人不绝之德;三馨香远闻义,喻比丘戒香芬馥之德;四能疗疼背义,喻比丘能断烦恼之德;五不背日光义,喻比丘常向佛日之德。亲近承佛事佛法也。)二、比丘尼,(亦名苾刍尼),梵语尼,华言女。大

14、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又佛以仪法不便,故在比丘之后。三、沙弥,梵语沙弥,又云室利摩理洛迦,华言息慈。谓止息世染之情,慈济群生也。以初入佛法之时,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是名沙弥。四、沙弥尼,梵语沙弥尼,又云室利摩理迦,华言勤策女。谓精勤策进佛法功行故也。32.五、式叉摩那,梵语式叉摩那,华言学法女。行事钞云。行事钞云:式叉尼具学三法,一学根本,二学六法,三学行法,是名学法女。(根本者,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也。六法者,不染心相触、不盗人四钱、不断畜生命、不打妄语、不非时食、不饮酒也。行法者,谓大尼之戒行也。)六、优婆塞,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士。梵语旧云邬波索迦,华言近事男。

15、谓其自行清净,亲近承事佛法。七、优婆夷,梵语优婆夷,华言清净女。梵语旧云邬波斯迦,华言近事女。谓其自行清净。33.六度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嗔恚,精进能度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四摄 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菩萨以此四摄来度化众生。34.四谛苦、集、灭、道苦谛:是指人生现状来说的。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的,具体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佛教中有有八苦交煎之说。分析人世间种种痛苦的道理叫苦谛。一、生苦,即出生时的痛苦二、老苦,即年老体弱时的痛苦三、病苦,即患

16、病时的痛苦四、死苦,即临死时的痛苦35.五、爱别离苦,即与所爱分离的痛苦六、怨憎会苦,即与伤人见面的痛苦七、求不得苦,即所求不遂的痛苦八、五阴炽盛苦,即五阴的作用炽盛,盖覆真性,故死了之后,复须重生。集道集有如集、聚集的意思,是指造成人生种种痛苦的原因。人的种种心态与表现于身体、语言上的种种行为聚集成不同的结果。解析种种痛苦原因的道理,佛典中叫做“集道”36.集道贪嗔痴慢疑见37.灭谛灭有寂静、祥和、圆满的意思,是指消灭种种身心痛苦而获得寂静安乐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依照佛法修行而达到。佛教典籍中描述圣人超越三界轮回之种种境界的道理叫做“灭谛”道谛道有道路、方法的之义,涵盖一切修行法门,佛教常有四万八千法门之说。通过佛陀开示的种种方法去修行可以达到超越人我是非、生老病死等轮回状态进入寂静祥和的境界。佛教典籍中论述修行法门的道理属于“道谛”38.四谛两重因果世 间出 世 间苦集灭道39.佛教修学的五个步骤:佛教修学分五个步骤,称五乘次第。分别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人乘,就是乘着五戒的教法而生到人间来天乘,就是乘着十善的教法而生到天上去声闻乘,就是乘着四谛的教法而证得阿罗汉果缘觉乘,就是乘着十二因缘的教法而证得辟之佛果菩萨乘,就是乘着六度的教法而证得至高无上之佛果。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