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趋向常态化该怎么看.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781169 上传时间:2025-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趋向常态化该怎么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趋向常态化该怎么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趋向常态化该怎么看 人们对长达20年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似乎有了一种适应感,并因此容易忽视更重要的一点,即财政收入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速 2011.12.28 冯在 财政部公布,截至11月底,全国财政收入97309亿元,同比增长26.8%。可以预计,今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又将实现快速增长。回顾既往,过去10年中,有一半年份的财政收入增速在20%以上;过去5年中,即“十一五”时期,有3年的财政收入增速在20%以上,在最快的2007年,财政收入增速甚至达到了32.7%。新世纪以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似乎正在常态化,并由此引来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对此问题应如何看待,笔者试从较少被讨论的角度作一些分析。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经济运行的反映 各项统计研究已经反复证实,财政收入规模与GDP(国内生产总值)规模高度相关。也就是说,GDP的快速增加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最主要决定因素。从1994年以来财政收入和GDP的比较,可以清晰看出两者的相关关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财政收入的增速远快于GDP的增速。 具体数字显示(据《中国统计年鉴》,全文同),“十一五”时期,我国GDP的名义增速分别为17.0%、22.9%、18.1%、8.6%、17.7%,同期的财政收入增速则分别为22.5%、32.4%、19.5%、11.7%、21.3%。各年财政收入增速均快于GDP增速,平均每年财政收入增速要比GDP增速快4.6个百分点。 那么,为什么受GDP总量决定的财政收入增速反而持续快于GDP的增速呢?鉴于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绝对比重,这个问题也可置换为:为何税收会超GDP增长? 部分原因在于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纳税人全年用于准备、申报和缴纳三个主要税种的平均时间,已由2006年的872小时减少为2010年的398小时,反映出征纳效率的提高。征管效率提高自然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部分原因在于工业化进程。我国当前处于工业化程度不断深化的时期,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以“十一五”时期为例,各年第一产业比重分别为11.1%、10.8%、10.7%、10.3%、10.1%,呈不断下降趋势,与此相对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由于第一产业基本不被课税,税收主要源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使得GDP中能产生税收的可税部分不断增加,也就是税基不断扩大,因而导致财政收入增速要快于GDP增速。 然而,以上原因只能解释问题的很小一部分。例如,测算可知,由于税基扩大的原因,“十一五”时期每年平均仅能提高财政收入增速0.5个百分点。 笔者认为,税收超GDP增长的更重要原因在于企业利润的快速增加。 企业雇佣工人(取得工资)生产并销售产品(取得销售收入)最终获得利润,最简单的一个经济循环就是如此。而近些年来,企业的工资、销售收入和利润三者的增长率确实不同。“十一五”时期,各年的工资总额增速分别为17.6%、21.4%、19.4%、19.5%、17.3%,各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分别为26.2%、27.5%、25.1%、8.5%、28.6%,各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31.8%、39.2%、12.5%、13.0%、53.6%,利润总额增速最快、销售收入次之、工资最慢。 可以用更形象的办法描述以上三组数字。假设有3家银行,分别称为工资、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于2006年初在3家银行各存上100元,3家银行的各年存款利率就是以上三组数字,那么5年后,按照复利计算,可以在工资这家银行中取出239元,可以在销售收入银行取出281元,可以在利润银行中取出358元。利润的增速是工资增速的1.5倍,是销售收入增速的1.3倍。 按照目前我国税制,工资要缴个人所得税、销售收入要缴增值税、利润要缴企业所得税。由于利润的快速增长,使得即使同样的销售收入和同样的工资,却能产生更多的企业所得税,进而使得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总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税收快速增长正是经济效益提高的反映。“十一五”期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4.3%、19.2%、18.2%。企业所得税要大大高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之所以保持较高增速主要是由于该税种基数要小于其他两税种,且该税种实行累进税制,随着收入增加会适用更高的税率。 时下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挤占了居民收入。诚然,一个经济体产生的收入一定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分享,近年来也确实存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而居民收入增速缓慢的问题。以上的分析是想说明,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多的是对个人收入(即工资)和企业收入(即利润)此消彼长的反映,而并非对个人收入的挤占。 就世界各国来看,过去20年来,广泛存在着“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问题,如美国工薪阶层的工资收入占全美国民收入的比例,目前已降至二战以来的最低水平(引自英国《金融时报》罗宾·哈丁《美国劳动收入份额为何下降?》)。深入分析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的消长,则是未来研究的关键。 财政收入高增长并非必然 高低起伏,交替是必然。自1991年之后,财政收入的增速就已超越个位数,即使是在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2009年,财政收入也保持了11.7%的增速。长达20年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使得人们在争论之余,似乎已渐渐有了一种适应感,并因此容易忽视更重要的一点,即财政收入是不可能一直保持高增速的。 按照“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GDP的增速将降至7%,这也将使得受经济总量决定的财政收入将逐步减速,更加迫使我们要及早做好应对财政收入减速的准备。 一方面,要认识到,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可能无止境,尤其是不可能总靠经济总量拉升。这就要求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应从单纯地对规模扩大的依赖转到对效益提高的追求上。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税收更多的来源于居民收入、利润和资本增值——相当于“效益”,对商品和服务——相当于“规模”——课税的比重则相对较小。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对居民收入、利润和资本增值上的税收占总税收的比重,美国为89.7%、德国为41.8%、法国为45.6%、英国为49.1%,而我国则仅为22.5%,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来源于商品和服务的税收比重,美国为3.1%、德国为20.1%、法国为28.6%、英国为31.1%,我国为59.5%,还有很大下调空间。 这种税收结构的调整既要有经济效益提高作为前提,也需要税务部门做好相应的调整准备工作,因为对居民收入、利润和资本增值课税,需要掌握更多关于个人的信息,对课税条件的要求更高。 另一方面,要更高效地安排好支出。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超收常态化的问题。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马蔡琛统计,过去10年,财政收入实际增幅通常为年初预算增幅的1.5倍,近10年来,财政收入超收已近5万亿元。今年财政收入预算为89720亿元,增速为8%,但目前已完成97309亿元,已经超收,预计到年底将超收1.4万亿元,超收金额将近年初预算的1/6。由于一定程度上,超收收入的安排相对于年初预算灵活性更高,这使得财政支出上随意性增大,减损了财政收入的使用效率。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