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球二次电池产业动态.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781151 上传时间:2025-0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二次电池产业动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球二次电池产业动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产值概况 2010年二次电池主要行动装置应用市场,例如手机、笔记型电脑…等,皆因买气回笼而呈现二位数以上的出货成长率表现,二次电池产业也跟随成长,2010年二次电池市场较2009年成长约13%,整体市场规模约为11,010百万美元。 展望2011年,二次电池市场之成长仍寄望于行动装置应用,以目前预估2011年手机及笔记型电脑均仍有二位数以上之成长率,再加上平板电脑年销售量可望突破五千万台的加持之下,2011年全球二次电池市场仍能维持成长动能,预估市场值将达到12,063百万美元,年成长率约为10%。未来,在全球消费信心逐渐恢复之下,预估消费性、资讯及通讯…等行动电子产品销售将持续成长,且产品功能更趋多元变化,对行动电源依赖程度势必更为加深,因此二次电池市场将呈现逐步成长的态势。 图一 全球二次电池市场规模趋势 二、产品别分析 锂电池在二次电池产品之重要性与日俱增,相较于镍镉及镍氢电池具有以下优点:包括能量密度高、操作电压高、输出功率大、放电平稳、工作温度区间大、充放电循环可达500次以上、自放电低、储存寿命长,被视为目前最主要的二次电池。镍镉电池虽具有价格便宜之优点,但因其内含之镉金属具有污染性,在环保意识高涨之潮流下,几乎已无行动装置使用镍镉电池,只剩标准规格之充电电池使用,唯其使用比例将逐渐下降。 展望未来,锂电池除为目前行动装置电源之首选外,由于其能量密度及价格持续改善,应用范围也逐渐增加。长期而言,除了电动车将大幅提高锂电池之应用,另外诸如再生能源之储存装置也可望采用,因此锂电池所占比率持续成长将不容置疑。 图二 全球二次电池产品别分布 三、主要厂商市占率 二次电池中以锂电池最具成长性,也最受瞩目,因此主要厂商市占率分析以锂电池为主。全球锂电池芯厂商以日本、韩国及中国大陆为主,其中日本为锂电池产业发源地,目前仍为全球最大之锂电池芯供应国,但韩国政府亦将锂电池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加上韩国终端系统产品的热卖,成为韩国电池芯的主要出海口,带动韩国电池芯全球市占逐渐赶上日本。 日系厂商主要以Sanyo、Sony、Panasonic、Maxell为主,由于Sanyo已与Panasonic的电池事业合并,因此合并后2010年仍以25%之市占率居全球第一;Sony虽为锂电池之发明及最早商品化量产之厂商,但近年其电池芯以自有集团供应为主,而其自身终端品牌产品亦无有效扩大市场,因此锂电池芯市占率仅能维持10%左右。 韩系主要为SDI及LGC二家厂商,近二年受惠其自有集团终端产品之热卖,特别在手机之应用,SDI及LGC市占率明显提升,连诀带动其电池芯之出货。另外,由于韩币贬值因素,造成韩系电池芯价格优势明显高于日系厂商,使得韩系电池芯成为系统厂品质及价格兼顾下之优先选择。 中国大陆锂电池芯厂以Lishen、BAK、BYD及ATL四家厂商为主,虽其电池芯品质尚有提升空间,但因客户为分散电池芯采购风险,仍将中国大陆厂商列为第三方供应商。未来,冀望中国大陆本土之电动车需求带动其电池芯之市占率。 图三 全球锂电池芯厂商市占率分布 四、主要厂商发展动向与策略 (一)Sanyo / Panasonic 1. 2011/03 于上海开设‘eneloop Shop’,全力推广其名为eneloop的可充电式电池。此为Sanyo在中国大陆开设的第三家‘eneloop Shop’,前二家分别位在江苏及上海。 2. 2011/01‘eneloop’品牌之可充电电池于2010年底已销售1.5亿颗之规模。 3. 2010/12 完成位于德岛市之技术研发中心,此研发中心专注于锂电池技术之开发,工程造价约30亿日圆,将有助Sanyo于新材料及制造技术之领先地位。 4. 2010/12 Panasonic与Sanyo分别于董事会中通过以‘换股协议’使Sanyo成为Panasonic百分之百持有之子公司,待2011/04 Sanyo通过‘换股协议’后即可进行,合并后之新公司更可稳固全球锂电池领导厂商之地位。 5. 2010/10 Panasonic公布结合太阳能系统及锂电池之LED路灯,预计2011/01上市。 6. 2010/07 Sanyo成为Yamaha电动摩托车EC-03之电池模组供应厂商,此电池模组共使用112颗18650之电池芯,每次充电可提供43公里之骑乘。 7. 2010/07 Sanyo完成其位于兵库县之锂电池新厂房,此厂房造价约130亿日圆,将专注于新能源车之动力电池生产,初期预估每月可生产100万颗之电池芯。 (二)SDI 1. 2010/11 转投资之SB LiMotive开始提供动力电池组于美国之电动车市场,预计客户为通用、福特及克莱斯勒。 2. 2010/11 SB LiMotive位于蔚山之锂电池厂完工,预定2011年开始量产,2015年的年产量将可供应180,000辆电动车所需。 3. 2010/04 与台湾达振能源签署电动车辆用锂电池合作协议,将提供达振能源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机车上所需要之锂电池。 (三)LGC 1. 2010/09 藉由与三菱汽车之合作,LGC正式进军日本电动车市场,将共同开发电动车之锂电池,将用于2012年以后三菱上市之电动车。 2. 2010/07 位于美国密西根的电池工厂动工兴建,其中美国政府投资了1.5亿美元,这座工厂将用于生产Volt的电池系统,也将生产Ford Focus电动车的电池。 3. 2010/04 LGC 将供应Volvo电动车所需之电池模组,2012年Volvo的首款柴油PHEV可能是首款搭载LGC电池组之新能源车型。 (四)Lishen 1. 2011/03 Lishen 与美国电动车制造商Coda及长安哈飞共同开发的全电动车,预定于2011年下半年出口至美国。 2. 2010/12 将于重庆投资建设新的电池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动力锂电池,以贴近重庆汽车产业聚落。 3. 2010/09 与台湾强茂集团共同合资成立天津力强公司,锁定电动车电池、及风力、太阳能的储能电池市场。 4. 2010/07 美国电动车制造商Coda计划于俄亥俄州兴建电池生产工厂,Lishen将技转其电池生产技术。 (五)BAK 1. 2011/02 与中国大陆的自行车制造商喜德盛签约,将于2011年提供20,000组自行车用高功率锂电池。 2. 2010/12 百分之百持有之子公司比克国际动力电池芯全自动线专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与工业和资讯化部的补贴约750万美元。 3. 2010/11 将为奇瑞首款电动车瑞麟M1提供车载高功率锂电池。 4. 2010/09 将为中国大陆的自行车制造商捷奥比供应1,000组高功率锂电池。 五、IEK View 就技术发展蓝图而言,为拓展锂电池有更多之应用领域,电池厂商将持续朝价格下降及能量密度提高二大目标努力,以促使锂电池由传统之3C电子产品,逐步扩散至电动车、再生能源之大型储存设备…等应用。以中短期而言,锂电池希望能达到能量密度300wh/kg及500美元/kWh之目标,长期若要扩散应用,则需达到能量密度500wh/kg及350美元/kWh之目标。 另外,过去由于锂高分子电池价格略高于锂电池,因此仅用于部分智慧型手机产品,但由于其体积可塑性更高,平板电脑皆采用高分子锂电池,以缩小系统产品之重量与厚度,目前包括Sony、SDI及ATL均列为重点发展产品,未来将会有更多厂商投注于锂高分子电池之研发生产。 最后,虽然2018年后电动车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成长爆发力,但由于汽车市场供应链一向较为封闭且不易变动,因此全球电池厂商皆采率先布局策略,日厂以日系车商共同开发合作模式为主,中国大陆厂商则以本土汽车品牌切入,韩系则在欧美汽车品牌有所斩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