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银行违规案例..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77214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违规案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银行违规案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银行违规案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银行违规案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银行违规案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银行案例解析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银行人员代开存折,客户拒不还款 信贷员张清华,男,36岁,原任某商业银行Z县支行信贷员。张清华工作认真,为人诚实、热心肠,多次被行里评为“服务标兵”。张清华所在的支行对员工道德风险管控很严。对信贷员日常行为、思想把控较严,经常找员工谈话,观察员工是否有异常行为或思想动态。张清华工作态度积极向上,品行好,行领导对他信任有加,但是下面发生的事情让行里所有的人都捏了把冷汗。向阳村村民李某想贷款5万元,用于肉牛养殖,清华上门对其进行贷款调查,审批顺利通过。当张清华让李某提供放款用的该行存折时,李某表示没有,又因为春耕季节,说自己脱不开身,叫张清华替他开立存折,张清华由于也

2、正想去向阳村做调查,可以顺便给捎给李某,便答应了。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第二天,张清华到李某家取了身份证,并拿了空白合同让李某签字,张清华回到支行后便在前台开立了存折,并做了放款操作。张清华打电话告诉李某存折已经开立,并说过两天给他送过去。但李某说给他送存折他还得到银行取钱,还不如直接把钱取出来送给他。张清华觉得有道理,便把存折里的钱取了出来,两天后去向阳村时把钱送到李某家中。张清华的贷前调查工作一直比较扎实,客户都是有真实贷款需求,以往他管理的客户还款情况也很好,所以他对自己办理的贷款业务很有信心,又因为平时工作忙,对自己放心的客户的贷后检查就不按照频次做到位,对于李某的贷后检查就没做。精准管

3、理 全员行销 时隔一年,到了李某该还款时候,李某发生逾期。李某逾期第一天,张清华就给他打了电话,李某推脱说忙,第三天打电话,李某又关机了,第四天,清华与支行贷后管理人员一同开车至向阳村李某家中。他们发现李某家大门紧锁,从村里人那里得知,李某养殖的牛遭遇疫情,一头都不剩了,李某还向村里人借了4万,现在为了躲债跑到城里儿子家去了。张清华打听到了李某儿子的住址,第二天,和支行长一起来到李某儿子家中。见到李某后,李某的话让张清华倒抽一口气,李某说未在该行领取任何贷款,承认自己申请过贷款,但未获审批。支行长拿出李某签字的合同、借据、放款存折复印件给李某看,李某说是张清华让他签的,签的是什么他也不清楚,又

4、说没开立过存折,没取过5万块钱。支行长回到支行调取监控录像时才发现,开户和取款都是张清华操作的。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点评1、贷款环节中多项操作严重违规一是信贷员代客户开立存折;二是放款时在借款人未到银行的情况下,银行人员办理了放款;三是信贷员代客户取款,并携现金送到借款人家里;以上操作均存在重大风险隐患。以上行为暴漏了该行管理粗放、信贷员风险意识淡薄。2、贷后检查工作不到位信贷员和贷后检查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李某经营情况恶化,致使本案在从李某养殖的肉牛遭遇疫情,直至完全丧失经营能力都无所察觉。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3、县支行业务合规管理工作不到位县支行在人员管理上比较严格,认为他手下员工都是经过严格挑选

5、,日常对员工的监控也很严,他的员工不会出问题。用对人的信任,取代了制度的执行和岗位制约,惯性的以为该信贷员的工作不会有问题,放松了对贷款流程的管理,贷中、贷后环节均出现问题,最终造成了贷款归还不了的结果。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徇私舞弊为情意,一入雷池难回头 张扬,今年35岁,原任A市K县某二级支行行长。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分配到A市市内某银行工作。张扬低调肯干,敏而好学。工作上得到领导赏识和同事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从担任城区支行营业部主任到二级支行长,一切都源于他过人的胆识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但由于小时候家庭贫困,以及接受教育的关系,他一直不自信,做事怕人看不起,所以他才事事争先,事事追

6、求完美。张扬身为二级支行长,一是负责营销,二是协同一级支行的信贷经理来共同完成信贷业务前期调查工作。张扬多次配合小额贷款业务营销,他推荐的客户都能按时还款,一级支行对张扬所负责的二级支行及其个人的工作能力均充分信任。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2009年7月的一天,张扬遇见了一个久违的老同学,一起晚餐时了解到这位老同学在经营牲畜养殖场,年销售额可达400万元。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请求,他的养殖场有一笔尾款尚未收结,希望能借助张扬的银行关系为自己贷款30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6个月后便可归还。张扬听后了解到自己银行的公司贷款业务尚未完全开办,但碍于情面还是满口答应。回来后,张扬觉得自己的这位同学心思缜密,上

7、学时便表现出了较好的经商头脑,和自己关系亲密,不会骗自己。他决定用本行现有的小额贷款集中使用的形式,为其贷出本笔款项。他安排手下人员为其摸底调查,并通过自身关系找到60个人,向其表明需要帮忙贷款的意愿。并承诺该贷款没有风险。出于对银行和张扬本身的信任,同意了帮忙贷款的请求,并愿意根据他设计的话术回答任何问题。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随后,张扬通知一级支行信贷员,陪同他完成了“基本调查”,拍摄了相关“影像”。信贷员随后上报本行信贷主管,完成了从贷前调查,到审贷会审批通过的流程,张扬顺利为其同学贷款300万。6个月后,张扬要求其同学还款,其同学以各种理由多次拖延,之后再打电话就是无法接通。张扬感觉大事

8、不妙,通过后期调查,他了解到,该同学早就欠下巨额外债,养殖场早已濒临倒闭,而今恐怕早已逃走。不久后,根据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支行长限期已满需要轮岗,至此事情败露。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案情发展结果 张扬因利用职务便利,虚构贷款用途,编造谎言骗取银行贷款,被检察院以挪用资金罪依法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审理当中。点评 本案中,张扬本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明星行长,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可在工作中,仍掺杂了自己的情感,在缺少调查的基础上,以主观判定为依据,妄下结论。利用职务之便,虚构贷款用途,尽管本人没有收受任何好处,但仍是将本行资金转借给他人,涉嫌挪用资金罪,终将被法律严惩。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冒名贷

9、款引信贷员入狱 王钢,30岁,是某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一名员工。工作头五年,王钢一直在做储蓄员,几年前,经过竞聘当上了信贷员。王钢的客户贷款质量都很好,几年下来,他结交了很多朋友,尤其是经商的朋友,看到他们出手阔绰,王钢也产生了经商的念头。2010年8月,有个朋友找他入股开一家车行,王钢很兴奋,但车行投入比较大,至少要几十万,于是,王钢想到了在老客户身上做些“功课”。10月份,陆续有农户来申请贷款,王钢从这些农户中筛选了部分老客户。由于是王钢的老客户,对王钢很热情,也很信任,王刚利用这些,要求客户提前给王钢提供了取得贷款的所有手续。回去后,王钢私下里给这些客户代开了存折。贷款也顺利审批下来。精准管

10、理 全员行销 王钢将贷款放到了事先准备好的存折中,然后打电话告诉这些客户由于国家政策,银行贷款规模受到控制,让这些客户先等等,许诺一定积极争取贷款尽早给大家放下来。王钢用这种方法弄到150万,陆续投入到车行生意里。3个月后,春节中的一天,这些贷款客户中一个叫赵宝的客户和亲戚聊天时提到贷款的事情,刚巧这个亲戚也在同期在这家银行贷款,并很快拿到钱。赵宝打电话到支行询问,回答他已经放款,他又联系了其他贷款客户,都说贷款已经发放。赵宝立即组织所有人进行了投诉。至此,王钢罪行完全败露。王钢不懂经营车行,车行生意惨淡,投资股本一时产生不了效益,股份也无法转让,他靠家里人凑的钱只能还上少量贷款,130万的银

11、行巨额资金面临损失。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案情发展结果 王钢因涉嫌诈骗贷款罪,被公诉判刑入狱。信贷管理人员和县支行行长因不尽职,被单位追究责任,处以解除劳动合同、撤职并经济处罚等处理。点评1、信贷员职业道德出现问题,发生了冒名贷款。信贷员利用了老客户资料欺骗银行贷款。借款人本人贷款需求真实,但信贷员冒用了借款人名义申请贷款,给自己用,是诈骗行为。2、贷中审批不严该行盲目认为老客户还款记录好,二次、三次来申请贷款也一定有好的还款记录,因此在贷中审查审批环节放松标准,给信贷员王钢作案带来可乘之机。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3、信贷员违规代客户开立存折信贷员违规代客户开立存折,这个管理漏洞风险隐患很大,在案例中

12、就是信贷员利用这种方法,在贷款审批后,套走贷款资金。如果该银行能够严格管理,严禁银行人员代开存折,至少在放款环节,能防止内部人员套走资金。4、擅自简化放款流程该行对老客户擅自简化流程,在客户本人未到银行现场的情况下,就发放贷款,在本案例中,信贷员利用这一点漏洞,在借款人本人不知道贷款已审批通过的情况下,冒用客户名义套走贷款资金。5、贷后检查未按规定执行此案件发生后,行里的贷后检查人员和行领导都未按规定开展贷后检查。如果按规定时限、频次开展贷后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就会大大减少损失的可能。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违规引入贷款中介,收受贿赂吃苦果 李丽,女,现年28岁,原某银行县支行信贷员。李丽

13、大学毕业后被招聘到银行做储蓄柜员,工作勤劳认真。一年后,通过考试进入信贷员队伍。李丽经过学习和自身努力,从事信贷两年后,累计发放贷款132笔,金额近千万元。李丽在信贷队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信贷部门各个岗位的人员私下里也都很好。随着工作上的进步,李丽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她开始购买奢侈品,并产生了买车的想法。李丽在省行车展上看中了一辆12万元左右的车,但自己毕竟积蓄有限。这时,她想起了一个以前找过她的贷款中介,叫张姐。张姐想和她“合作”,为她提供贷款客户,给她贷款金额的2%作为“感谢费”。行里规定不允许信贷人员与中介合作发放贷款。于是她拒绝了张姐。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但这个时候她找到了张姐,张姐

14、随即给她提供了50个客户信息。李丽明知这些客户是张姐骗取银行贷款的棋子,但还是将这些客户编成10个联保小组,每户申请贷款5万元。李丽在张姐陪同下完成客户的“基本调查”,拍摄了相关“影像”。随后顺利完成了从贷前调查,到审贷会审批通过的流程,成功发放贷款250万元。李丽拿到五万元“感谢费”,就在她准备买车的时候,上级行的检查小组专程到县行找到了她。原来上级行在贷后检查中发现,李丽在两日内集中向50名客户发放了贷款,客户回访显露出诸多疑点。上级行立即派检查组到县行进行专项检查,经查所谓的“张姐”已不知去向,借款人也都找不到,并最终确认了李丽与中介“合作”发放贷款的事实。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案情发展结果

15、 李丽因利用职务便利,私自与中介合作,虚构贷款用途,骗取银行贷款,被检察院以挪用资金罪依法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审理当中。贷款审查审批人员未尽职。未能发现诸多客户疑点,被银行追究责任,支行领导被追究管理责任。点评 分析信贷员李丽之所以有现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违反银行规定与中介机构合作作为信贷员,李丽明知银行不许与中介合作,仍联合中介发放虚假贷款,且金额巨大,给银行造成严重损失。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2、法律、合规意识薄弱李丽的行为,包括主动联系中介,编造贷款用途,贷前调查严重失实,参与伪造调查报告及影像材料,严重违反了银行规章制度,更涉嫌造假诈骗。李丽盲目追求金钱利益,而不知道其行为已

16、经涉嫌触犯法律。3、收受贿赂李丽收受贿赂,违反了银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国家有关反商业贿赂的法规。李丽所在的银行不允许在小额个人贷款业务上擅自与中介机构合作,之所以这样规定,是考虑到一些不法中介机构或打着中介机构招牌的不法份子,会想方设法研究银行不需要抵质押物、通过保证方式担保的小额贷款业务的管理漏洞或找到银行法律意识淡薄、易受物质诱惑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行贿、吃请、提供财务、旅游等各种形式的好处,腐化银行工作人员。李丽仅想到了好处费,却没想到中介为什么给她这些好处费。中介之所以能够给予她这么多好处费,是因为中介必然要从中获益,中介获益的手段非法,获益后也必然逃之夭夭,逃避法律的追究。精准管理

17、全员行销职务之便不能用,伸手贷款必被捉 朱峰系某商业银行某支行信贷员,自2008年大学毕业后分至某商业银行,2009年从事小额贷款业务。朱峰聪明能干,不怕吃苦,很快掌握了信贷技术,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2009年10月份,支行长抽调其做一些额度较大的经营类贷款,也因此接触到一些他认为在社会上罩得开的人。朱峰工资待遇不错,家庭条件也优越,他心里始终有一步登天的想法,也因此产生了经商的想法。2009年末他在办理业务时认识了一个经营饭店的客户,朱峰很羡慕他的富有,该客户也认为朱峰有利用价值,二人便开始称兄道弟。朱峰觉得该客户所从事的连锁快餐店一定会赚钱,因此要求该客户帮助其谋划加盟一家快餐店。精准管

18、理 全员行销 但因为开加盟店至少要准备50万,朱峰想着自己手头钱不宽裕,就打起用他人之名贷款的念头。他也想过万一不能在还款日前赚到钱怎么办,但他的这位哥们承诺他一定能赚到钱,此时利欲熏心的他为了能够开业,便利用职务便利,以他人名义为自己放款22万元。由于没有经商经验,快餐店门庭冷落,造成了到期不能如期还款,东窗事发。至案发时,造成本金和利息损失合计24.25万元。对朱峰构成犯罪无异议。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点评 该案的发生暴漏了该行在开展信贷业务中未能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若朱峰身边的同事能够及时的发现其异常情况,可避免案件发生;信贷员从事信贷业务时间越长,其信贷技术越娴熟,越是人员道德风险的高

19、发期。因此,各级领导应经常性的开展警示教育,帮助信贷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应该严格执行“三查”制度,应该能够发现客户的资金非本人使用,并能够阻止该笔贷款的发放或及时收回贷款,此案也暴漏出该行信贷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缺陷。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迷失自我,悔恨终生 谷小明,1986年出生,河北省人,农民家庭出身,原东部A省J市D县信贷员。2009年大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某银行。谷小明为有这样一份工作二自豪,并暗自发誓要努力工作,为银行奉献青春。但工作后,谷小明感到不能适用工作环境,受到了客户的挤兑和同事的冷落,他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时,单位一位姓王的同事对他说,不要“死心眼”,要放

20、开自己。他听后感觉有道理,开始放松警惕,有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他也进行调查放款,并发现放出去的款也能按时归还,收入也多了,和同事也融洽了,谷小明渐渐的没了原则。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大哥,他说自己在当地吃得开,跟多家银行合作,他可以为谷小明介绍客户。两人气味相投,很快达成共识。之后经这位大哥介绍,谷小明先后受理了客户60余户,累计放款500万元,他只需在家或者单位等着,这位大哥就直接帮他打理帮办相应手续,如借款人影像资料、现场照片都由这位大哥提供齐备,签署合同时,这位大哥就直接领着过来。尽管谷小明也感觉写不妥,但末了自己还是默认了,放任自流。2010年6月,D县信贷已届

21、还本期,大面积逾期爆发,谷小明很害怕,想找那位大哥商量对策,却发现那位平日悉心关照自己的大哥早已不见踪影,J市分行发现D县的情况后,对D县进行集中检查,东窗事发。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案情发展结果 公诉机关以违法发放贷款罪对谷小明提起公诉、等待他的将是长达3至5年的牢狱之灾。点评 近些年,银行招录了很多刚毕业大学生。这些人年轻、有素质。愿意在银行战线上挥洒青春热血。但是,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容易受环境影响自己,一部分人忘记了曾经的拼搏,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渐渐消磨着美好时光。本案中的谷小明由于没及时调整自己,没有积极去适应工作环境,偏听偏信,急于求成,最终酿成惨剧。操作方面,其明知客户不符合规定,甚

22、至明知客户挪用贷款或集中用款,仍接受调查,给银行带来较高的信贷风险。在其发现贷款风险逐渐蔓延后,仍未选择有效措施予以制止。而是放任自流。其做法已经涉嫌犯罪,等待他的将是冰冷的铁窗和难以抹去的伤痕。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哥们义气铸大错,诈骗贷款终获刑 陈志系某地方性商业银行信贷员。年龄不到30的陈志平时对人比较仗义,好交好围朋友颇多,办事能力强。陈志开始工作时做储蓄柜员,但坐在柜台里很约束陈志,他很羡慕信贷员的工作,于是向负责人员调配的于主任提出请求。于主任工作多年,他深知信贷员岗位有风险,如若本质不好的人从事该岗,该人的道德风险不好防范,因此没答应他的请求。陈志多次请求未果后,只好继续做了两年储蓄

23、柜员。两年后由于干部交流,于主任调走,调来了一位姓屈的年轻主任。屈主任上任后搞业绩,提出对于揽储多的人有重奖。陈志提出自己可以揽储2000万,条件是做信贷员,屈主任表示同意。陈志揽储成功后,做上了心仪已久的信贷员工作。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就在从事信贷员一年多以后的一天,陈志的一个朋友祈某,在当初陈志揽储时给予很大帮助,祈某提出要申请贷款200万元用于经营周转,陈志满口答应。于是陈志以借给朋友验资为名,从该机构固定客户徐某处借得三张合计140万元的存单,并冒用徐某的名义用这三张存单办理了质押手续,贷款人民币140万元给祈某。却孰不知祈某沾染了吸毒赌博恶习,不久就将钱挥霍一空,根本就无力偿还贷款,

24、遂发案。此正是陈志法律意识淡薄铸大错,于主任作风严谨未受累,屈主任用人失察真叫屈。最终被陈志以诈骗罪定罪。而于主任由于其严谨的工作作风而免拖累,年轻的屈主任由于受到陈志案件的拖累被免除职务。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点评 该案中陈志讲究哥们义气,法律意识淡薄,利用工作关系私自帮助祈某骗取贷款,最终锒铛入狱。该机构也暴露出对从业人员警示教育程度不够,致使从业人员不能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导致案件发生;陈志骗得本机构合作客户徐某用其存单质押贷款也反映出该机构对客户在管理方面存在缺失,管理有漏洞,暴露出各级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该案件提醒各金融机构要严格用人,严格执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管理,开展法律

25、培训,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小企业贷款案例分析 姜言出生于1971年,干部子女,家境良好,金融专科学校毕业后,被本配到A县银行K支行成了“大权在握”的信贷员,30多岁就当上了支行行长,算得上年轻得志。姜言的仕途让人羡慕,但他并不满足,想快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抱着对金钱的渴望和对物质的追求,步入社会不久的姜言涉足股市,并利用信贷员身份,借口走访客户,频频出入大客户室。起初,炒股带给他的快速致富的感觉很爽,他很快开上了小轿车。然而,股市跌宕起伏,他的股票亏损严重,为了筹集资本,他把目标瞄向了自己所在支行客户存款账户上的大笔闲置资金。1997年6月,姜言利用担任K支行信贷员的职

26、务便利采用私刻公章的办法,两次将B单位在本支行的900万元存款挪用于个人炒股。一年之后他神不知鬼不觉的还上了款,将盈利装入腰包,深感这是条积累财富的捷径,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1998年7月,姜言又采取本票转账的方法,将D单位在本支行的500万元挪用于个人炒股。但是炒股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同年,经人介绍,姜言认识了澳门驻该市某国际公司老板桑某,在其安排下第一次走进澳门葡京赌场,赢了30万元,一个月后,又赢了50万元。他成了赌场的常客。2003年,新支行N支行成立,姜言从信贷员升至N支行行长。姜言利用手中权力又伺机作案。2003年年底,姜言找到其所在支行信贷员闫新,问他能不能借

27、个身份证办公司,闫新不知何原因,但刚工作不久,不敢多问,就按要求向其朋友丁某借了个身份证,办起了以丁某为法定代表人、姜言的几个朋友做股东的YD公司。公司在银行开了户,开始提出贷款申请,闫新在姜言安排下做了该笔业务的信贷员。闫新心中担心,便把每次姜言找他谈话的内容暗自录音。随后姜言找来担保单位,500万元贷款轻易落入他的口袋,姜言拿走了450万元。又给闫新50万元,告诫闫新不要将事情泄露。闫新对钱丝毫不敢动用。姜言将450万元里的300万元用于赌博输掉。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赌博输掉的“窟窿”越来越大,姜言再也无法用谎言来圆这个无底洞了。分行贷后管理人员在做贷后检查时发现,YD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丁某

28、于2003年底注册了这家公司,取走贷款500万元,却没有开展任何业务,500万元到户不久就被提走。联系到丁某后,其称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家公司,更不知道法人之说从何而来。贷后管理人员发现后,认为该笔贷款极不寻常,遂向上级领导请示后报警,至此,事情败露。银行行长诈骗银行,情节让人震惊。闫新和姜言也先后落入法网。案情发展结果 姜言因利用职务之便,骗取银行贷款,被检察院以贷款诈骗罪、滥用职权罪依法提起公诉,在审讯过程中,姜言自知无法逃离法网,便交代了所有的事情。闫新虽然不是此案的主谋,但由于其协同作案,没有及时阻止或揭发,造成贷款损失的事实,被控以第二被告进行审讯。等待他们的只有冰冷的铁窗和高立的哨岗

29、。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点评1、务必要落实贷后检查工作贷后检查是贷款能否安全收回的关键因素,认真落实好贷后检查、使贷后检查工作不流于形式,是防范信贷风险的重要保证。2、信贷员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事情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标准,如果越过界,即使有千万种理由,最后也难逃法网。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疏于履行审查存折真伪义务纠纷案 2005年6月13日,隗某到某银行某市下属的碧涢鲁储蓄所以自己的名字开立20万元的活期存款账户,并设置密码,隗某于该日同时取款1400元,该账户余额为198600元。2005年6月15日,隗某再次到储蓄网点要求取款时,柜员发现电脑系统显示其账户上存款余额仅剩19250元,与隗某所持

30、存折上余额198600元相差179350元,随即对该账户停止支付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经查,隗某的存款系犯罪嫌疑人利用变造、伪造的存折,原告姓名的身份证,盗取密码及存款信息,于2005年6月13日通过存款50元验证存款信息真实后,于2005年6月14日一天分5次在该银行其他储蓄网点办理取款、转账,合计冒领隗某存款179350元。隗某在与储蓄机构协商为果情形下,请求法院判令银行支付存款198600元及利息。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法院审理认为,原告隗某账户被人冒领存款179350元是由于他人利用伪造假存折领取的,作为存折发放人理应负有对取款人所持存折真伪以及是否被改动进行审查的义务,被告却未尽审查义务致

31、使原告隗某的存款被他人冒领,应该承担相应责任。被告某银行以客户存款密码等相关存款信息只有储户本人知道,推定被告隗某有泄漏密码的过错等相关而应自己承担责任为由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但由于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原告有泄漏存款信息的故意或过失,且被告某银行下属的储蓄机构安全防范设备不齐全。防范意识不强致使客户的存款信息被窃取,大额存款在一天之内数次被冒领及事后监控影像不清晰均使原告利益受损。据此,法院判决被告某银行于本判决生效后三日内支付原告隗某的存款本金198600元及利息。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评析 存单为表明储蓄机构与客户之间形成的储蓄存款合同权利义务的载体和债权凭证。因此存单不仅是户名、存款

32、凭证号码、开户局号等关键字段的信息载体,而且,存单也是储蓄存款合同的有效债权凭证。没有存单,储蓄机构需要通过其他严格的程序来确认客户的权利,如挂失制度。因此,审查存单的真伪对于储蓄机构来说很重要。第一,真实的存单是证明储蓄合同存款关系的合同凭证,除非储蓄机构提出相反证明表明存款关系并不存在,即客户并未交付存单记载的款项,否则,客户以存单主张权利,储蓄机构就得承担兑付义务。第二,储蓄机构作为存单发行人,有义务而且应当有能力审查存单的真伪。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储蓄机构完全具备验证存单真伪的能力。第三,真实的存单是证明储蓄机构履行存款合同义务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储蓄机构向真实存单持有人兑付存款,在不存

33、在其他过错因素的情况下,可以构成有效清偿,客户与储蓄机构的存款权利义务关系即不复存在。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但是,储蓄机构如果没有审查出伪造的存折即兑付存款,就不能认为是善意无过失的,显然存在过错,因而,不能消灭其与客户之间的存款合同法律关系,必须依照存单记载的款项履行兑付责任。第四,检验存单真伪也是储蓄业务基本准则。据了解,各银行对存单的检验非常重视,均列入必须遵循的业务操作规范。例如2003年1月发布的邮政储蓄全国异地储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143条都明确规定交易局柜员检验存单真伪的义务。不依照检验存单真伪,属于违规操作,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启示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的犯罪份子通过骗取、偷

34、窥客户存款信息、密码,使用伪造、变造存折,冒领客户存款的案件时有发生,有些已经进入民事诉讼程序。储蓄机构务必高度重视并加以防范:第一,账号以及其他部位有无涂改、挖补痕迹;第二,储蓄机构应当配备检验存单真伪的设备,并不断提高存单防伪的技术水平;第三,通过多种形式提示客户注意保管自己存款账户信息以及密码,因为账户信息以及密码的泄露可能导致存款的流失。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紧急挂失申请未被受理 导致存款被冒领纠纷案 2006年9月16日10时许,原告杨某在某市西湖村路段候车时,他人将原告杨某强行拉上一部汽车上,抢走其挎包内两本以原告杨某为开户姓名的存折和其本人、其丈夫的身份证等,并通过逼问获得存折密码后

35、将原告杨某推下汽车,随即离开现场。杨某立即拨打110报警,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当日10时39分证人吴某带原告杨某到被告某银行申请存折挂失。杨某向某银行柜员诉说其被他人抢走存折和身份证,请求某银行对这两本开户姓名为杨某的银行储蓄存折办理挂失手续。柜员查询后发现两本储蓄存折里的款项都还没有被取走,要求杨某提供其存折账号或身份证号码,但由于杨某只能提供开户名、储蓄种类、开户局、开户时间、账户密码以及账户大约余额,无法提供存折账户或身份证号码,被告某银行便没有为原告杨某立即办理存折挂失止付手续。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同日10时43分、44分,他人分二次冒充原告杨某从被告某银行所属储蓄专柜取走人民币115

36、00元。当原告杨某返回其住房取出户口本到离其住房较近的某银行储蓄专柜再次申请存折挂失时,柜员告知其存款已被他人取走了。于是,原告杨某于2006年10月8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某银行支付人民币11500元及利息。被告辩称,原告所诉与事实不符;被告未违反任何法定程序、不存在过错,故请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储蓄合同自储户将其所持有的货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将存折,存单或其他存款凭证交付储户时成立。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双方互负权利义务。保护储蓄存款的安全是储蓄机构的一种法定责任。2006年9月16日上午,原告杨某的存折、身份证一并被抢后在不能及时办理身份证明的特殊情况下,于当

37、日10时39分到被告某银行口头申请存折挂失。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被告某银行本应抱着对储户存款负责的态度办理挂失且必须立即停止支付该储蓄存款。然而,被告某银行却没有这样办理,导致同日10时43分、44分杨某的存款被相继冒领两笔共计11500元,均发生在原告杨某口头申请挂失之后。因原告明确告知被告其存折、身份证被抢的事实,且其本人到被告处以口头申请挂失的方式申请挂失,符合储蓄管理条例第31条“在特殊情况下,储户可以用口头或函电形式申请挂失”中的特定情况。同时,被告只需对原告的开户姓名、储蓄种类、开户局、开户时间、账户密码、账户余额及开户者的住址简单核对后便可依法立即停止支付该储蓄存款,在5天内等待

38、原告补办书面挂失申请手续。但由于被告的不作为,导致原告的存款在挂失申请未被办理的情况下被他人冒领。被告的行为违反储蓄管理条例的规定,构成对原告违约,其行为存在过错,应承担过错责任。据此判决如下:被告某银行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偿还原告杨某11500原及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费用由被告某银行负担。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被告某银行不服一审法院判决,遂向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请求撤销原判判决,改判驳回被上诉人杨某的全部诉讼请求,并由被上诉人承担一、二审案件受理费。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原审判决有事实及法律依据,应予维持。故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案二审案件受理

39、费由被告某银行负担。一审案件受理费按原审判决执行。本判决为终审判决。评析 客户与储蓄机构形成储蓄存款合同法律关系后,当客户的存款凭证丧失,如遗失,被抢盗,储蓄机构有义务为客户提供挂失服务,以防止他人不当支取款项。商业银行法第6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因而,储蓄机构办理挂失业务应遵循“宽冻严付”的原则。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申请挂失时,客户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所挂失的账户时,储蓄机构应当受理挂失申请;补领存款凭证或者支取款项时,必须以审慎的注意义务确保挂失办理人为存款凭证记载的账户所有人。储蓄机构应当按照储蓄管理条例第37条的规定,为客户提供正式挂失与临时挂

40、式服务,但有时客户并不具备办理正式挂失与临时挂失条件。如不知道账号、无法提供实名证件。因而,中国邮政储蓄业务制度设置紧急挂失制度。当客户不能提供账号或者卡号,也不能提供本人实名证件,只能提供该账户对应的实名证件信息和业务品种、账户余额、开户日期等信息时,可在网点或通过电话办理紧急挂失止付手续。实践中,对于紧急挂失必须正确理解、准确适用,以最大限度保护客户利益为出发点,而不可机械理解条文导致错误适用。对于办案来说,涉案储蓄机构已经应客户申请查询账户余额,客户又提供户名、业务品种、开户局、开户时间、账户密码以及账户大约余额,只是不能准确提供实名证件号码。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此时,储蓄机构应当也有可

41、能为客户办理挂失止付业务,但却未办理导致款项流失,因而属于违反商业银行法以及储蓄管理条例中保护客户存款安全的法定义务,构成过错行为,导致杨某存款被冒领,理应为其过错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启示 储蓄机构设置挂失业务流程,应充分考虑储蓄业务通存通兑以及卡、折合一交易的特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挂失服务,在客户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为所挂失的账户的情况下,应当受理挂失业务,而不得无故拒绝,以最大化保护客户的利益。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纠纷案 2005年11月14日,梁某在某银行开立了个人结算账户,开户存入人民币30000元,同日续存人民币30000元,当日银行支出60000元。次日,梁

42、某再次续存人民币20456.25元,当日银行支出20000元。11月14日、11月15日,梁某收到了银行提供的保险公司投保单和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回执单,并在保险单和回执单上签了字,购买保险80份,保险费共80000元。2007年2月初,梁某在收到保险公司寄来的保险合同状态报告等相关材料,遂以银行未经自己同意将80000元购买了保险为由,多次找到银行交涉退还本息及损失。双方协商无果,2007年3月3日,梁某将银行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令银行支付存款80000元,双倍支付银行利息,并赔偿经济损失8000元。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告虽然在被告处开户存入80456.25元,但原告在

43、被告提供的投保单和收到保险合同的回执单上签名,表明原告已认可投保80000元的保险业务。保险合同的客户须知上写明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10日内享有合同解除权,保险公司全额退还保费。原告在收到保险合同后,在犹豫期内没有提出解除合同也表明愿意购买上述保险。从原告提供的存折上可以看出,原告于2005年11月14日分了两次共存入60000元,当日银行支出20000元,余额仅为456.26元。原告作为存款人,在存入大额款项后,如果没有重新购买保险,看到余额仅有456.25元存款,必然会向被告提出异议,但原告直到2006年月6日取出458元存款时,都没有向被告提出异议,说明原告是同意购买保险的。据此,法院判

44、决驳回了梁某的诉讼请求。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评析 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是由银行作为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代理销售保险公司产品的行为。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促进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渠道,同时也给银行带来可观的代理费收入。但由于个别营销人员违背诚信义务,利用客户对保险业务产品的不熟悉,进行误导宣传,使客户的存款业务变为保险产品,以致发生类似本案的纷争不在少数,新闻媒体也多有披露。本案中法院虽然认定客户购买保险产品时,在投保单和收到保险合同的回执单上已经签名,表明客户已认可投保,并且在犹豫期内并未提出解除保险合同的请求,并据此驳回了客户的诉讼请求,但本案折射的问题却不容忽视。精准管理 全

45、员行销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法律关系中,银行作为保险人的代理人,向投保人营销保险产品。保险代理人应当忠实履行诚实信用义务,按照委托人即保险人的要求,报告委托事项的处理情况。同时,应当在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代保险人向投保人履行说明义务,如实说明保险条款的内容,特别是责任免除条款。我国保险法第131条明确规定:保险代理人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1)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2)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3)阻碍投保人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4)承诺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予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5)利

46、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在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有的保险营销人员将保险说成存款,或者“存款附带保险”,或者通过给赠品等手段,使客户违背真实意愿将本应办理存款业务的资金,转而购买保险产品。精准管理 全员行销 上述行为就属于我国保险法第131条所禁止的欺骗投保人,利用职业便利引诱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邮政储蓄银行在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中,应当严格遵守保险法以及关于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保监发【2006】70号)的规定,切实做到:第一,加强银行代理保险产品的宣传材料或者变更其内容;第二,宣传材料应当按照保险条款全面、准确地描述保险产品,要在醒目位置对经营主体、保险责任、退保费用、现金价值和费用扣除情况进行提示,不得夸大或变相夸大保险合同利益,不得承诺不确定收益或者误导性演示,不得有虚假、欺瞒或不正当竞争的表述,第三,销售人员在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应当客观公正地宣传代理保险产品,不得进行误导或不实宣传。对办理存款的客户营销保险产品,提示客户谨慎签字,如有异议可在犹豫期内办理退保手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金融保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领证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