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长在语文课堂的小组学习江苏省句容市黄梅中学史琴芳学校“动态分层、训练过关”课题组一行去句容市宝华中学观摩“小组交流”课堂教学模式,短暂,却仍让我们在课堂之外有了诸多较深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是样教学的好把式,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很多教师的课堂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环节,只是把这样的事做出成效与习惯的,宝华中学是一例。小组合作教学自己一直在探索中缓慢地行进,有苦涩更有疑惑,这次有机会见识宝华的风采,确为幸事,也因此得来一些思考与感悟。一、所见宝华中学课堂教
2、学中的小组学习、课堂教学中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听了宝华中学两位老师的课。其中一位老师执教明天不封阳台,小组活动有序推进,每一次探讨充分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这使得小组学习的科学性、实效性大大提升,它不再流于形式而忽略主体,学生的每一次讨论是确有需要而生成,目的是要解决具体的问题。教师充分发挥着学生的能动性,构建了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调控作用;明确了合作的目标和任务,小组学习习惯良好,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切实提高了小组合作效率。学生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形成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切身体验。这样的小组学习真切又具备实效性。、动起来的语文课堂。小组交流
3、,合作探究,无形中滋生出一种学习的热潮,这份热潮首先源于学生,他们愿意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争辩,老师的激情自是油然而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课堂具备生命的活力,带着一份暖流,在课堂久久流动。老师和学生能在课堂上“玩”起来,“闹”起来,这是多么生动的场面啊。真正理解刘校长说的“我鼓励课堂还要再乱一些。”诚然,动起来的课堂才灵动、鲜活、有滋味儿。二、所思小组学习中,文本探究与学生活动的和谐统一、小组学习中,整体有序地把握文本课堂的小组学习说到底是解决疑难的一种模式,疑难从何而来?绝不仅仅局限于一二个学生阅读时遇到的困惑和不解,教师引导学生在有效活动中整体有序把握文本、合理探究文本的能力显得尤为重
4、要。对文本的整体感知,细处把握,由文段的品读到主题的提拎,一步步、一环环的紧扣,能让课堂紧凑而充满归一感。两位老师对待文本的态度是严谨的,用大问题带动学生学习,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简洁。听完明天不封阳台,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要把“语言品析”孤单单拎出来作为一个探讨的环节呢?显得孤立,空洞也有一些。毕竟将学生生拉硬扯到另一个环节,学生很难对文章内容再有合理的融会贯通,须掌握时机合理自然进行赏析。其次,学生探讨后,没有关于问题核心点的一个详细的总结,如此,学生对问题很难形成深刻的理解。最后,是不是设计一个关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环节在小组学习里更好一些?小组学习时整体有序把握文本,总结学习的策略,使得小
5、组间的活动成为科学有效的活动,从而推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小组学习中学生的活动课堂的小组活动,在两个老师的教学中踏踏实实进行,有滋有味儿。我两次忍不住走进课堂参与其间。问题在参与中发现了:人小组里,真正走进探究活动的不过二三人,书上的标注和圈画可见。有个环节,老师让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评析其美感。学生们在书上的圈画多为一句,且品析角度单一,分析两句的极少。第二个老师的处理手段高明许多,让小组竞赛阅读,争着比着去品去读去说,如此参与进来的人就多出好些。课堂是个充满思考的场地,教师善于调动,学生便愿意参与。如何在小组活动中让每个人动起来,这是新近小组教学实施时探讨的热点。方法很多,各显神通。表格记
6、分制记录小组成员各自在课堂活动中的发言次数和被采纳次数,我觉得可以试试。、小组活动后学生的收获参与完学生的活动,滋生出这样的想法:小组活动后起来发言,代表的不一定就非得是小组的意见。有些同学在小组的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有了新发现,也是极好的。当然,这样的情况出现在优等生较多,中等生在探究后总结他们发言得出几点见解,也是一种收获。至于差一些的学生,他们能在这场讨论中获得一两个关键词终究也是让人欣喜的。在教学中,努力照顾到各层次学生的需要,组织起适合各层次学生的有效学习机制,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发展。这便是我校提出的“动态分层”的教学模式了。三、所为“动态分层”小组学习在我们课堂中的实践我们的
7、小组学习暂时未达科学有序的层次,更缺乏理论的支撑与理性的思辨。一次宝华行,积淀心间更多的是一种想去实践的冲动。“动态分层 训练过关”是我校已经开启的课堂教学研究课题,我提拎而言的“动态分层”,实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策略。是为了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的一种小组学习模式。小组学习中须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精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有效进行组织。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思考,鼓励解决具体问题,让他们在合作中实现有效的发展。把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目标。、“动态分层”的具体设置课堂上以小组合作学习呈现,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
8、6人不等,每小组涵盖不同层次的学生,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里的“分层”是一种隐性的分层,首先,教师要通过调查和观察,掌握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将学生按照心理特点分组,形成一个个学习群体。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和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形式,充分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励,为每个学生创造整体发展的机会。分层与分组不是一个概念,分层实施动态管理:一般实行弹性机制,分层不是固定的,一学期内要进行调整,层次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显著就可以上调,学习吃力则可以下调;进行分类训练和检测,对训练和测试内容重
9、在对当堂所学内容的过关检查(只要认真听就可达标),注意对学生新旧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的训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练习拟定出不同层次的习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各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较高层次的学生则侧重于思辨能力的培养。、“动态分层”在课堂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一直处在摸索阶段,自然无法详尽全面的罗列“动态分层”在课堂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就说以下四句表述这一阶段的实践感触:编组时注意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组内优劣互补。小组内,职责明确,分工到位。读书时让组员做到边读边画边标注,遇到疑难适时罗列,让小组交流真正为问题而生。小组汇报,尽量多给潜能生机会,安排他们先发言,中间可选择一位中等生,最后由组长总结。宝华行眼见,归来凝成思,激励下作为。他山之石,用以攻玉。成长在语文课堂的小组学习,一天天茁壮着我们的教学成效。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生源的学习差异较大。传统教育实施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评价导致优等生难以拔尖,学困生不断丧失信心。小组学习中,我们努力着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学生的个体差异下学习的收获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如意的结果。教育的一片晴空下,成长着我们这一批语文教师,我们也必将带着积淀于心的反思与总结携着日益成熟的小组学习助跑语文课堂教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