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华瓷纹饰——蚯蚓走泥纹.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7768297 上传时间:2025-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瓷纹饰——蚯蚓走泥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华瓷纹饰——蚯蚓走泥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瓷纹饰——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简介: 官钧瓷釉的特征之一。因钧釉釉层颇厚,在窑变烧制过程中在较低温时,釉产生裂纹, 后经高温时粘度较低部分流入空隙填补裂纹,其形似雨后蚯蚓在泥上走过状,故名。 钧窑鼓钉三足洗 钧窑鼓钉三足洗款识   钧窑鼓钉三足洗,高9.4cm,口径23.5cm,足距9.5cm。   洗作鼓式,亦称鼓式洗。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其下承以三如意头足。洗内施天蓝色釉,外为玫瑰紫色釉。底刷黄褐色薄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钧窑瓷器相同,此类数目是同类制品从大到小的编号。   此件洗属最大尺寸者,器物完整无损。其玫瑰紫釉色及蚯蚓走泥纹为钧窑器之特征,是为传世官钧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洗底“瀛台静憩轩用”为清代官款。 钧窑玫瑰紫釉尊 钧窑玫瑰紫釉尊底数字   钧窑玫瑰紫釉尊,高18.4cm,口径20.1cm,足径12cm。   尊仿青铜器式样,口沿外撇,直颈,鼓腹,圈足。器内外通体施铜红窑变釉。口沿下至颈部以天蓝釉为主,晕散数道玫瑰紫红釉。腹部则主要施玫瑰紫红釉。器内兼施玫瑰紫与天蓝色釉。底刻“六”字款并有五孔。   此尊造型端庄规整,釉色如晚霞般柔和典雅。在蓝紫融汇、交织变化的釉色中,呈现蚯蚓走泥纹,使器物更增自然天成之美感。此尊应为宫中植花用的花盆,是宋代传世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底部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高14.7cm,口径23.3-18.6cm,足距8cm。   花盆托通体呈海棠式,敞口,折沿,腹上阔下敛,平底,四云头足,盆底有5个圆孔。底面刻有“重华宫”、“金昭玉翠用”八字楷书及“四”字。盆内壁施月白色釉,外壁施玫瑰紫色釉,釉层厚润,上有“蚯蚓走泥纹”。   此花盆托胎体厚重坚硬,造型美观实用,是典型的宫廷用器。其釉面莹润匀净,月白色幽柔典雅,玫瑰紫色绚美艳丽,此精美的花盆托是典型的宫廷用器。   钧窑玫瑰紫釉长方花盆,宋,高15cm,口纵20cm,口横16.5cm,足纵13.4cm,足横10cm。   花盆长方体。广口委角,折沿,斜直壁,平底,四云头足。通体施天青色和玫瑰紫色釉。釉面呈现“蚯蚓走泥纹”。底有5孔,外底施酱色釉,并刻有数目字“十”。   此花盆虽小,但胎体厚重,造型古朴大方,釉色典雅润泽,边角利用微曲的弧线作过渡,有柔和舒适的美感。   花盆为钧窑瓷器中的重要品种,是当时为满足皇宫需要按照宫廷出样设计和烧成的。 钧窑月白釉双耳三足炉 钧窑月白釉双耳三足炉底部   钧窑月白釉双耳三足炉,元,通高25.2cm,口径11.5cm,足距12cm。   炉方唇,短颈,长圆腹,圜(huán音环)底,底下有内凹的脐心,下承以三乳状足,足外撇。肩部对称置双耳。釉色青灰,饰紫红色斑,釉垂流现象及“蚯蚓走泥”纹均较明显,釉层中气泡爆裂较多。凸棱及釉薄处呈浅褐色。内壁釉层开片较多,玻璃质感较强。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